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营造2019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激发市民共同的家园情怀,传承中华文脉,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动组织了“绍兴有戏——2019年春节元宵系列活动”。 2月1日,绍兴市非遗馆内,10000余盏灯笼共同点亮,新春的气息也随之而来。本次花灯迎春展览以年味为主题、以场景的形式展示绍兴“春节·元宵”...
“打春牛”活动崔梦琪摄 “打春牛”,又称为“鞭春”,是农耕时代迎春的传统名俗活动。1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保永村,乡亲们便以一场热闹的传统习俗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场年味浓厚。 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打春牛”自西周时期便兴起。立春前一天,各地官吏们都要沐浴着素服,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抽打,这土牛便被称为“春牛”。 “...
胡同新气象,文化暖人心 ——第五届93号院博物馆迎新庙会隆重开幕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小年”。从这一日开始,全国人民就开始为春节做准备,年味儿越来越浓。新的一年,位于首都传统文化核心区大栅栏琉璃厂地区的93号院博物馆在改造升级后,选择在小年这一天重新开启大门,迎接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同时,第五届93号院博物馆迎新庙会也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庙会由93号院博物馆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大栅...
第六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系列文化旅游活动28日在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拉开帷幕,新疆14个地(州、市)同步举行该活动。 据悉,从当日起至元宵节,新疆将开展281项传统文化展示体验活动,包括剪纸、刺绣、绳结、年画、京剧、斗鸡、叼羊等,通过集中展示与传统年俗有关、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化旅游项目,让各族民众感受浓浓年味,共庆传统佳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吴华...
1月23日上午,长沙简牍博物馆“迎新春、送春联”文化惠民活动在该馆南向广场举行,王友智、杨建五、唐安国、张志、黄庭晖等省会书法名家受邀为广大市民免费书写春联。 免费送春联活动吸引了数百名市民聚集到简牍博物馆南向广场。市民们自觉地排好队伍,根据自己的需求请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一副副春联在书法家笔下熠熠生辉,有雄健遒劲的正楷、矫若惊龙的草书、形如流水的行书和方圆相济的隶书,春联寄托了对...
1月22日上午,泗洪县半城镇文化艺术中心刻纸工作室内,宿迁非遗项目《刻纸门花》的代表性传承人苏立功(右)和张仁高(左)早早地就忙碌了起来,他们正在创作以当地民俗为主题的刻纸作品。 在半城镇,刻纸门花,俗称门吊子,刻纸作品在大红大绿之中反映出民间大富大贵、喜庆吉祥的风格。 苏立功和张仁高是一对师徒。2010年,张仁高对《刻纸门花》技艺产生了兴趣,于是拜当地的刻纸门花传承人苏立功为...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同时在广西贵港市(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3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1月15日至3月15日)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月20日至3月20日)博物馆举办“戌狗亥猪——中国古代生肖文化文物精品展”,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次两区三馆引进的“戌狗亥猪”展,是2017年“申猴酉鸡”展的升级版,除展品丰富和精美度与知识趣味性加强外,还有三大亮点:一是观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
近日,记者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得到消息,春节期间,该馆将举办多项展览迎新春。 1月29日至3月3日,该馆将举办“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猪贺岁”。展览从家猪的驯化讲起,用200余件展品将中国数千年家猪饲养历史及衍生文化展示给观众。观众可以在展览中慢慢品味新石器时代猪骨遗存、汉代陶猪、晋代玉猪、清代滑石猪、玛瑙猪、圆雕猪等带来的厚重历史,感受票据、宣传画、小人书、邮票、商标、肉票、动画片等带给我们的...
1月16日上午,浙江省文物局举办了离退休老干部迎新茶话会。柳河局长、郑建华副局长等出席会议,与老干部欢聚一堂,喜迎新春。 会上,柳河首先代表省文物局向老干部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祝愿,向老干部们一直以来对浙江文物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向老同志们通报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浙江省文物局机关有关情况和良渚遗址申遗、传统村落保护、“四条文化带”建设、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区建设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以...
图为瓦片泥胚。林波摄 青砖小瓦马头墙,诉说着一个家族的荣耀;回廊挂落花格窗,镌刻着一段岁月的传奇。如今,行走在各个古镇巷口,一座座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中。在“仿古”热潮下,行将消失的烧瓦匠人又迎来新生曙光。 今年55岁的周利光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周村制作仿古砖瓦窑厂的窑主,同时也是宁波为数不多烧制砖瓦的匠人之一。 自16岁从学校毕业后,周利光就开始跟着祖...
2019年1月1日,演员在展演活动上进行舞龙舞狮等非遗传统文化表演(无人机拍摄)。 2019年元旦,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举办新年“非遗文化艺术节”活动,濮院镇下属多个乡村的传统美食制作、手工艺品、非遗文化表演等乡村特色非遗项目在濮院镇中心广场进行集中展示展演。 2019年1月1日在展演活动上拍摄的草编竹编。 2019年1月1日,居民在展演活动上制作传统糯米松糕。 ...
图为学生们端详金属丝编,回忆童年。张玮摄 1月2日,1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与学校师生共同用中国传统技艺过新年、迎新春。 图为齐天仓为学生讲解蒙古包摆件制作技艺。张玮 摄 活动当日,12个非遗及手工艺传承人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园,和学校师生共同体验剪纸、布贴画、金属丝编、手工刺绣、烙画等中国传统手工艺,以这样特别的方...
12月24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族织锦基地,工人在制作织锦产品。 新年临近,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土家族织锦企业加紧制作手提包、服饰、家居装饰品等织锦产品,供应节日市场。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扶持土家族织锦产品向规模化、精品化发展。目前,武陵源区开发的织锦产品已有100余种。
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项灵芝制作剪纸。乌娅娜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2日电 (乌娅娜)制作萨其马、书写满语春联、跳起太平鼓舞……2日晚间,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200余位满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据公开资料显示,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源于汉族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满族春节的节前要做传统糕点萨其...
意大利观众参观留念 2018年新春期间,安阳博物馆联合意大利中意青年会、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都灵中文学校于2月12日至2月2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办了《十二生肖迎新春图片展》。 此次展览由意大利都灵市政厅和安阳市政府合作,在都灵官方组织的“都灵迎中国新年”系列活动中成功展出,受到了意大利观众的欢迎。据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统计,展出期间,短短六天内共有3000多人次参观。300多位在意大利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