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郑午昌《万壑松风》(1941年作) 如果用民国海上画坛大佬给郑午昌(1894—1952)定位,似乎不太准确,因为在民国时期,郑午昌是一位才气横溢、叱咤风云的书画艺术家、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诗人,也是首创整套汉文正楷字模,并行销国内外,文坛泰斗蔡元培称之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他涉足领域之多、艺坛人脉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
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内,同步举行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吸引着各国来宾和媒体驻足流连。展厅内采用静态展品环抱互动体验区的格局,展示了15项富有上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每天轮流驻场进行非遗制作和展示的传承人也成了全场的焦点。11月4日和5日,在展厅内打头阵的是一对父女档——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人李守白和他的女儿李诗忆,他们用熊猫进宝造型的剪纸征服了所有人的心。 这并非李守白与女儿第一次搭...
8月28日,由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共同协办的“海派巨擘——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在辽博举行。 展览分为“艺术成就”“师承起源”“游历交友”“后世影响”四个部分,共展出任伯年及其相关艺术家的绘画精品98件(组),全面展示了任伯年的艺术人生。 据悉,此次展览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举办的任伯年作品...
展览现场,海派旗袍精品集中亮相。 由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的旗袍被誉为海派文化的代表。近日,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将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和相关饰品慷慨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就文博界一段佳话。昨天,文物捐赠仪式在沪举行,馆方从中精选出70余件举办 “衷藏雅尚·海上流晖——王水衷捐赠服饰展”。 “这些旗袍和饰品是我花费近30年时间收集到的,别人问我会不会舍不得,今天早上看到展览后,我觉得我最...
“衷藏雅尚·海上流晖——王水衷捐赠服饰展”开幕式暨文物捐赠仪式9日在上海举行,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将其珍藏的338件海派旗袍等服饰和相关饰品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简称“上历博”)。 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海派旗袍,是极具上海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服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当越来越多中国女性走出传统家庭、投身社会活动,旗袍以其简洁的设计、体贴的裁剪,恰到好处衬托出东方女性的风情,获得...
陶冷月 池塘芦雁图 (2012年嘉德575万元成交) 海上画派简称“海派”,是近代中国画坛上崛起的一个风格流派。泛指一批力图摆脱旧格,冲破传统蕃篱的海上画人,借鉴吸收外来的艺术,标新立异,开拓了海派新画风。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中后叶。那时,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点。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上海成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人称“十里洋场”。于是,全国各地画坛高手...
溪畔浣纱图(国画) 曹华 翁泽文 曹华为近代海派画家,擅画人物、花鸟。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对他的记载仅有寥寥数语:“曹华(1847—1913),字蟠根,上海人。善画。钱慧安弟子。谨守师法,未能变通,与陆子万二人,优劣在师商之间。卒年六十七。”实际上,他是钱慧安弟子当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晋唐时期,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类型。但唐代以后,随着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相继崛起,人物画逐...
“漂浮”在水面上的的广富林博物馆。张亨伟摄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张亨伟)26日,历经十年打磨,能“揽尽上海数千年历史”的广富林文化遗址终于揭开神秘面纱,项目一期正式投入试运营,对外开放了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陈子龙纪念馆、朵云书院等十余个展馆。 广富林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北部,距离市区西南30公里处,占地850亩,保存有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遗址。 博物馆内真实再现了发掘...
“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 7月11日下午,“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中共宝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懿,宝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筱洁出席开幕活动并启动展览。 “水+墨”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年的一项长期的学术品牌展览。每年,展览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今年的“水+墨”展览以“新...
6月30日,第二届“上海:党的诞生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该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历史学会联合主办,以一年一个主题的方式拓展建党史研究,着力探讨中共建党史上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今年的主题是“近代人物与中共建党”。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上海市党史研究会会长忻平,旅英学者、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丹阳,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图说:展览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昨天(2月1日)浦东机场艺术馆2018年首展《海天春瑞——中华艺术宫馆藏作品展》开幕。浦东机场艺术馆坐落于浦东机场T1航站楼国内出发候机厅北端,每一位乘坐国内航班离开上海的旅客,都能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虚谷、贺天健等海派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散发着中国画这门传统艺术特有的诗情画意,也体现了画家的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浦东机场艺术馆占地100余平方米,是国内首个拥有...
文化修养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书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和短板。12月27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修养之旅·上海书法家诗书画印作品展正是试图“拨乱反正”的展览。展览由诗文书法、书法国画、书法篆刻三个单元组成,这种混搭和跨界的形式,也让人觉得颇有新意。 “修养之旅”展览是一次书法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这个形式在全国省市级书协中不多见,在上海书坛也是首次举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介绍,展览经过...
继任伯年之后,晚清海上画坛升起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的画风引领画坛时尚,风靡大江南北,甚至隔海的日本也深受影响,他就是吴昌硕。吴昌硕对诗书画篆均有精深的造诣, 其中绘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特别是他的阔笔大写意的技法与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对近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二十世纪文人绘画推向了新的高峰。齐白石曾赞曰“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评价之高,...
文化格局 整体构建 从中华艺术宫到世博会博物馆,重大文化设施年年扩容 从2013年起,上海几乎每年都有一处重大文化设施落成,如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占地2平方公里的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重大文化设施也即将开工建设。 以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上海...
5月4日,由嘉兴博物馆主办的“海上风•鸳湖魂——馆藏嘉兴籍海派书画家精品展”在二楼禾韵展厅揭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1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88幅海派书画作品,以“海派前期”、“海派中期”、“海派后期”为三个部分呈现,来窥探嘉兴籍书画家在海派书画发展中的轨迹和所起的重要作用。画家涵盖了海派先驱之张熊、“沪上三熊”之朱熊、“海派四杰”之蒲华、 “三吴一冯”之吴待秋以及周闲、朱偁、沈曾植、吴榖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