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让收藏在各种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兵器以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和研究会全体骨干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古代冷兵器研究会第一届古代冷兵器展”已于11月...
凛凛寒冬已至,你的保暖措施是否已经到位?除了宅居在家减少外出,网易云音乐还为各位《终结者2:审判日》游戏高手准备了另类的“取暖补贴”。从11月17日起至30日,玩家只要参与话题活动,就有机会获得特别订制的过冬装备与游戏奖励礼包。此外《终结者2:审判日》更有全新内容即将上线,趣味冷兵器、战狼套装、头盔外装助战玩家开黑,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燃烧热血,把寒冷杜绝在外吧! 《终结者2:...
昨天,“冷兵热血”2017首届中华冷兵器文化交流展在工美馆二楼临展厅(小河路334号)开展。展品涵盖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多个门类,几乎实现十八般兵器的全覆盖。全面反映了古中国兵器发展的悠长历史纵线,多角度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史。 本次展览由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与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浙江青铜冷兵器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江南锡器博物馆承办,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刀剑收藏家的藏...
在古老的中国,从史前时期至清朝末年,涌现了各种冷兵器,如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耙、戈等“十八般兵器”,其中戈是中国古代车兵作战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1980年10月14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市物资回收公司拣选出了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戈,这把至今仍泛着幽幽青光的兵器将人们一下带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春秋乱世中。 古代不可缺少的作战装备 ...
从荆州博物馆获悉,《利兵谁何——荆州出土楚国兵器展》将于下月在博物馆正式开展,届时将有370件(套)兵器在临时展厅亮相。 楚人尚武,重兵器之创造与发展,其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工艺之精,世所罕见。从“土不过同”的蕞尔小国,发展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泱泱大国,楚国历史书写着楚国兵器发展史。 据了解,荆州出土的楚国兵器,包括近战型(刽、戈、矛、戟、铍、殳等)、...
《黑龙江省非遗仿古刀剑锻造技艺展》在省博物馆举行。 为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馆际间交流,7月26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市啓兵坊刀剑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北疆艺宝匠心传世——黑龙江省非遗仿古刀剑锻造技艺展》捐赠仪式、开幕式及非遗传承人展演在省博物馆隆重举行,在展览展出期间将举办多次与展览相关的知识讲座。本次展览分为:“精工细琢、古刀寒锋、长剑如虹”三个部分,共展出100件精美展...
在巩义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西周时期的冷兵器铜戈,这件铜戈设计的脊厚刃薄,外轮廓平滑流畅,做工精致,重量分布均匀。看上去坚硬且冷峻,刃部锋利,想来在古代的战争中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戈可以用于横击、钩杀和啄击,戈的刃部叫援,尖端称锋,转折而下的部位叫胡,纳泌的部位叫内,援末胡上的孔叫穿,用于系绳(如图)。后来戈援上增加了一条中脊,当戈刺入人的身体,血就会顺着中脊流出,增强了戈的杀伤力。据《考工记》...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8日——9月13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举办“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百件冷兵器的收藏者卞建华希望,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大众,让英雄的赞歌被久远传唱。 本次展览共设五个展区,包括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及日军装备等约100件展品。展览中还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共19场战役的相关史料。 此次展览地...
由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举办的“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于8月18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抗战时期冷兵器精品121件,包括大刀、刺刀以及其他装备,如钢盔、水壶、面具、中正剑等。展览时间将持续至9月13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博物馆特别推出这个以抗战武器为主题的兵器装备展览,展示这一件件经历了血雨腥...
明天,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将推出“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展览一直持续到9月13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相对于枪炮这些火器来说,刀剑这些冷兵器也有很多人喜爱,感兴趣的市民不妨近距离去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
继上半年推出“中国剑文化展”之后,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又将推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冷兵器展。8月18日——9月13日,“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将再一次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此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展厅序厅回顾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正面战场,包括标志中日两国不宣而战,象征...
在古老的中国,从史前时期至清朝末年,涌现了各种冷兵器,如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耙、戈等“十八般兵器”,其中戈是中国古代车兵作战时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格斗兵器。1980年10月14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市物资回收公司拣选出了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戈,这把至今仍泛着幽幽青光的兵器将人们一下带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春秋乱世中。 古代不可缺少的作战装备 “...
看惯了现在的飞机大炮,火箭升天,不妨看看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打仗的。作为中国帝国的开创者,秦始皇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 最近,编号为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的陪葬坑正在进行试挖掘。而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帝陵一座大型的“军备库”。 制作一件石甲 需花费一年时间 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分东西长130米,...
图1 图2 剑是一种单尖两刃的手持格斗兵器。西汉训古学专着《释名·释兵》解释:“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剑,首先是一种防范意外——如刺客或猛兽的个人自卫兵器,不一定适用于正面战场;但必须携带方便,取用快捷。青铜剑是人类首先接触到的金属剑。现以东周青铜剑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实心圆茎剑为例,将中国青铜剑各部位逐一介绍如下:剑的使用部分——有锋有刃的那一部分就是剑...
如今,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但冷兵器的神话却依旧延续着,人们不仅可以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领略它们的风采,而且在各大拍卖会上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虽说以刀剑为首的冷兵器相比瓷器、书画、现当代艺术品在收藏市场上显得有些落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