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西汉夫妇合葬墓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出现汉代女性用品。在头厢除了发现漆器金箔贴片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在汉代称为漆奁的化妆盒和一个连体的男女木俑。考古人员称,从连体的男女木俑来看,这对夫妻生前两情甚笃。 昨天下午,在主墓室的东北角,考古人员在泥水中依次发现木俑、漆器、陶器等物件。记者看到,一块包有金箔的块状漆器被发现,该金箔颜色呈现鲜亮的金色,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考古人员介绍,西汉时...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武邵高速公路5月底已开工建设,目前,对该路段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报告也已整理完成,全线91公里共有文化遗存17处,其中13处为距今3500年的商周时期遗址。 据介绍,武邵高速起于武夷山市兴田镇,经建阳市麻沙镇、邵武市郊,终于邵武市和平镇,连接了武夷山、邵武市肖家坊镇的小武夷、和平古镇、泰宁金湖等名胜风景区和景点,计划于2010年建成通车。 在武邵高速公路沿线发现的17...
23日下午,库车新发现的古墓群正式开始发掘。 23日库车有轻微沙尘,新疆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达库车后,画定了保护线,部署了保护工作,指定了发掘人员。开始对第一座发现的古墓进行清理、发掘。 第一座古墓造型奇特,23日发掘了长16米,宽4米,深2米。古墓呈对称形状,为典型的中原建筑风格。这个面东座西的古墓不但有两个墓室,还有两个墓道,是新疆发掘的古墓葬中非常罕见的形制。这两个墓道一个位于东部,在墓室...
图片说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大猩猩的牙齿化石(左下图上部)与现代大猩猩的牙齿(左下图下部)非常相似。右上图为发掘地点(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170公里处)。 日本科学家近日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距今大约1000万年前的大猩猩(定名为Chororapithecus abyssinicus)的牙齿化石,从而有望将人类与大猩猩的进化分歧时间至少提前200万年。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23日的《自然》杂志上。 该项...
随着配合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高速公路工程文物保护考古勘探工作,近日,天津文物部门在天津市武清区北运河两岸、旧县城关附近、高村兰城发现了多处汉魏、金元、明清时期遗址和墓地。 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高速公路两项工程均经过天津市武清区,走向大致与京杭大运河重要部分——北运河相平行。经过考古勘探,在上述两项工程征地范围内发现了达村、南辛庄、富村、白古屯、黄辛庄、八里庄等十余处金元时期遗址以及东岗子等明清墓群。...
古墓附近发现的清代铜钱 记者昨日获悉,该处古墓已被初步确定为西汉时期的竖穴墓,经省级部门批准,我市考古部门已从昨日下午开始,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在现场附近发现的大量铜钱已确定与该墓葬无关。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土山寺村南侧的施工现场,看到古墓的周围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其中有不少考古爱好者看到报道后专程赶到现场查看。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决定向省级部门报批,申请对该座西汉竖穴墓进行发掘。一位...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发掘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挖掘出高精丝织物、我国最早的竹扇、兼具越文化和楚文化特点的青铜器等。经专家论证,这些出土的文物将刷新中国纺织织造史、填补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空白、丰富中国青铜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记者从昨天结束的“靖安东周墓葬考察论证会”上获悉:自7月1日正式发掘以来,已清理出棺木22具。其中,纺织品文物有重大进...
根据意大利考古学家最新考古发现的证据,沿着球道扔石球可能在古埃及相当受欢迎。他们距埃及首都开罗以南90公里的斐尤姆地区的纳尔默特奥斯发现一处古代建筑遗址,其中保留着一条室内保龄球道。球道长约4米,宽20厘米,深10厘米,球道中央有一个直径10厘米的正方形凹坑。在凹坑下面发现了一个装满细沙的大陶制花瓶。考古学家还注意到,两个石球直径不同,一个适于正方形凹坑,另一个则能沿着球道平稳滑行。 据介绍,这...
蓬莱城内出土 清朝著名古桥 近日,蓬莱市文物局接到报告,在原驻军木器厂十字路口处的工地上,发现蓬莱城内的著名古桥——草桥。 据蓬莱市文物考古人员现场勘查,古桥位于地下1米处,南北走向,长6.4米、宽4.6米、高2.1米,单拱横跨密汾河故道,发现时保存完好,东部中间券石上刻有“草桥”二字。另外,在桥头券石上还刻有“光绪丙申草桥宋宫保捐修”文字。 ...
“这是一次惊人的重大发现,这些骨头就是第四纪动物化石!”7月1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上山遗址文物考古队队长蒋乐平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穴试掘现场,拿着一枚原始动物化石激动地告诉笔者。 一个凉爽的洞穴 当日,笔者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口附近看到有民工把一担担石块挑到中余溪清洗。询问后,才得知是在辨认这些石块中是否存在原始石器。笔者在下毛洞穴的试掘现场发现,...
曾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南京卡子门工地“近十座六朝墓被毁”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经过5天考古勘探,确认该地区没有六朝家族墓地,已知的两处遗迹,分别为六朝和清代晚期之后墓葬。 据主持考古勘探的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介绍,施工现场只有3000平方米的山坡是地层土,可能有古墓。但根据考古经验,此处存在六朝墓群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古代一般选择山的东面或南面下葬,取通风朝阳之势...
新华网东京7月13日电(记者钱铮)日本考古人员最近在福井县胜山市北谷町一处约1.2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从形状推断,这是大型食草恐龙前脚上的一部分。 据日本媒体日前报道,化石是在一块直径约2米的岩石表面发现的,目前还未完全从岩石中挖掘出来。根据露在岩石外面的化石推断,这块前脚骨整体长约90厘米,宽约25厘米。 考古学家推测,此次发现的恐龙有可能属于蜥脚类。蜥脚类恐龙是一种身躯庞大...
七月三日,河南新发现的白垩纪恐龙化石模型受到关注。当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国最近在河南境内新发现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动物群和栾川以小型兽脚类恐龙为主的动物群,其中发现十种以上恐龙,多数为新属种。 记者从今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最近在河南境内新发现了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动物群和栾川以小型兽脚类恐龙...
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23日说,考古学家在帝王谷发现了一个阿蒙神大祭司的木乃伊,具有3000年的历史。 哈瓦斯告诉埃及中东通讯社,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支考古队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发现了这具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大祭司木乃伊。 帝王谷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考古地点之一。这具木乃伊被发现于帝王谷第99号墓坑。大祭司被认为是古代埃及王朝中地位仅次于法老的人,可以执行行政职责、主持宗教仪式...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 古墓中出土的玉戈 继去年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和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的玉猪龙相继出土,为研究周代及“芮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专家们惊叹,韩城周代高等级贵族墓,堪称一座珍宝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