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文物局获悉,江苏省的梁王城遗址、扬州城南门遗址考古入围“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邳州梁王城遗址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江苏段涉及的一处遗址,4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迄今为止,发掘揭示了一片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龙...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日前在北京结束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上,参评的51个考古发掘项目有24项入围,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邙山墓群项目榜上有名,最终评审结果将于今年4月揭晓。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由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举办,参与初评的发掘项目都是评选活动小组对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的重要...
据洛阳晚报报道:市文物局昨日透露,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4个入围项目日前揭晓,“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项目进入决赛圈。 “邙山陵墓群”保护区面积756平方公里,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摸清邙山陵墓群的“家底”,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由我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承担了对邙山...
记者昨日从文物部门获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陕西省有2个项目列入其中,即西安张家堡汉墓群和淳化枣树沟脑遗址的考古发掘。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3月9日在京召开。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负责人以及中国文物报社的相关人员,对2007年度参与初评的51个项目进行评议,最终确定24项考古发掘项目入围。...
为摸清全省长城家底,从去年开始,甘肃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测绘局对我省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体调查。在经过一年调查后,调查组新发现了多处长城遗迹,并基本调查清了一直以来认为线路复杂的古浪县明长城的走向问题。 2007年,该调查组完成了近1000公里长城的调查,其中,调查战国秦长城约80公里,汉长城约35公里,明长城800多公里,明长城已逾全省明长城总长度的63%。调查组通过航测资料和寻访当地村委会、...
3月13日上午,从北京传来喜讯,怀宁县孙家城遗址入围“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共同组织在京召开,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参评项目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以及对学术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贡献,突出“新”...
图为石窟内精美的浮雕造像 安塞县大佛寺新发现的佛教洞窟,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清理后证实,两座石窟和原有的四座洞窟保存有大量珍贵北朝佛教雕像,大多为西魏时期,也有个别为隋唐及稍后时期的,保存基本完好,为陕西石窟中少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7年7月,安塞县大佛寺在拆除周边窑洞时,新发现的两座洞窟与原有的四座构成石窟群。石窟从北向南依次排列,每个石窟有各类佛教浮雕造像一百余尊,雕像线条...
明代木结构古建筑由于受到人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宁波市大市范围内,明代建筑也已保存不多。近日,随着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普查人员相继在宁海县前童村、东钱湖旅游渡假区的高钱村,新发现了两处建筑特色明显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 宁海县前童村新发现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为一处三合院民居。该民居整体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梁架、柱础、门窗都反映出明代的建筑特色,经市文保专家认定,确定其为一处明代...
这张2月14日由美国“主题探索组织”发布的图片显示的是名为“Kryptops palaios”的肉食恐龙的全身画像。 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者保罗·塞雷诺于2000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发现了两种食肉恐龙的化石,一种被命名为“Kryptops palaios”,鼻骨很短,习性似鬣狗;另一种被命名为“Eo...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北...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北魏窑炉、唐青花瓷器和唐三彩马俑。 这次发掘的重大收获是发现了唐代青花瓷片,有碗、枕等实物。其中,葵口碗胎白,胎质细腻,烧结度高,绘画折技花卉纹饰。专家称,这些大量青瓷,与洛阳汉魏故城内出土的北魏青瓷造型完全一致,为北魏皇室使用青瓷找到了产地,而出土的唐代青花瓷也证实了其发源地就在河南巩义窑址。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汉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
济南又新发现了52处文物。记者29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已经完成,在对69个村庄的调查中,新发现了52处文物,其中不少文物的价值都比较高。 据介绍,今年1月8日,济南市启动了文物普查试点,对历城区王舍人镇和郭店镇开展了野外文物普查。普查人员共走访了69个村庄,其中王舍人镇38个村,郭店镇31个村,总共调查文物点59处,其中复查大辛庄遗址、流海村飞虹桥、山头村宏济桥等7处,沙...
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河南博爱县西金城村新发现一座龙山文化城址,并首次发现了大量小麦遗存。 发掘领队山东大学王青教授说,这是河南境内龙山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小麦遗存,对研究小麦在我国的出现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西金城城址是目前河南省发现的第11座龙山文化城址,也是豫西北发现的第3座同期城址,它与不久前新发现的温县徐堡龙山城南北相距仅7.5公里。 王青教授说,龙山文化处于夏...
200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大渡河畔史前居民的家园——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其中。 麦坪遗址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地处大渡河中游南岸的二、三级台地上,现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6年至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约2500平方米。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新石器时代,发掘揭露出一处史前大型聚落,共发现房址34座、灰坑1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