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日从长治市文物部门传来消息:该市早期木结构古建筑调查工作正式结束,在新发现的1449处文物单位中,初步认定了135座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目前,加上已经公布为国保单位的,长治市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单体数量162座,居全国同等城市之首。 我省是木结构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早期建筑数量居全国之首,晋东南地区(长治市、晋城市)尤甚。早在2006年,当国家“山西南部地区元代以前早期木构建筑保护和...
昨天,记者从延庆长城踏查小组获悉,踏查小组近日在永宁至四海地区的踏查实测中,新发现了十座烽火台。从2005年至今,延庆长城踏查小组一共新发现80余座烽火台。 延庆长城踏查小组负责人范先生介绍,这些烽火台在明代历史上都有记载,由于当时记载的地名与现在地名不同,所以在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这些烽火台并没有被发现。此次工作人员就是沿着历史记录原地搜寻这些烽火台是否存在。此次在永宁至四海地区新...
甘泉县文物旅游局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前期摸底工作中,新发现两处唐代、宋代佛教石窟。 唐代石窟位于洛河南岸临河的一处悬崖峭壁上,西距著名的秦直道方家河遗址仅有500米。该石窟为单体窟,窟门呈竖长方形,高约1米,两侧雕刻有力士造像,力士身体健硕,肌肉突兀,头戴宝冠,身着长裙,手持法器,怒目而立。由于该石窟开凿于崖壁中部,下距河床、上距崖顶各约近20米.,因而无法进入,窟内的情况不明。但从洛河对岸望去...
华北史前村庄的背影 ■在北福地遗址2号房址内,一张完整的陶制面具就像刚刚梳妆过的女人面庞,鲜鲜亮亮地跃入我们的眼帘。我们惊奇地与她对视,相隔8000年的对视中,我们试图探寻:躲在她背后的那张面孔是谁? ■在北福地祭祀场遗址上,一件长46厘米,通体光滑无比的“石耜”引人注目。这样一件石耜,究竟是史前村落人们的精制农具,还是他们祈求丰收用来祭祀的祭品,或是被祭祀的对象呢? ...
陕西省甘泉县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前期摸底中,新发现两处唐代、宋代佛教石窟。 唐代石窟位于洛河南岸临河的悬崖峭壁上,西距著名的秦直道方家河遗址约500米。石窟为单体窟,窟门呈竖长方形,高约1米,两侧雕刻有力士造像。力士身体健硕,肌肉突显,头戴宝冠,身着裙袍,手持法器,怒目而立。该石窟开凿于崖壁中部,下距河床、上距崖顶各约20米,因而无法进入,窟内情况不明。但从洛河对岸望去,隐约可见窟内有石刻佛像。...
记者从镇江市文化局获悉,日前考古人员在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发现了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用码头、道路等遗迹。 码头遗迹位于镇江云台山下北侧近百米处,被深埋在地下2至6米,南北长约9米,东西宽约7米,通高4米,清代康熙年间始筑。码头早期为石木结构,上部为石叠坡台,北端砌石台基,两侧夹以木桩板墙;中部残存木桩平台;下部为石铺踏步。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于江淤上涨,曾增筑左、右护坡。 据了解,清代京口救生...
吉林省九台市文物管理部门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时新发现了七处遗址,包括两处青铜器时代遗址和两处山城遗址。专家说,这几处遗址将为人们了解东北地区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古代军事情况提供珍贵的材料,对研究该地区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两处青铜器时代遗址位于九台市上河湾镇,距今大约3000年,分别占地5万和25万平方米,后者是目前长春地区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青铜器时代遗址。文物工作者在浅层地表采集到大...
发掘前的双墩1号墓 墓底整体形状 历时19个月发掘的蚌埠双墩1号古墓,现已发掘到底,该墓葬发掘发现了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不管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迹上都是我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正如专家们所说:该墓葬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施工、精心装饰”的重要遗迹,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发现1:五色颗粒混合土 考...
今天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金沙文化遗存重要分布区成都市黄忠村金沙朗寓工地,经过一年多发掘,取得重大成果。编号为F160和F161两座商周时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的发现,使金沙遗址大型宫殿遗址区得到确认。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教授、北京大学孙华教授、四川大学林向教授等国内知名考古专家进行讨论和初步评估后认为:金沙朗寓地点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是金沙遗址继2001年祭祀区发现以...
陈元甫老师在指导普查人员做登记 裸露的石室结构 日前,上虞市文物普查队在省普查办业务指导陈元甫老师的指导下在东关街道金鸡山村新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石室土墩墓。 鸡山位于我市东关街道的东南面,海拔150米。据《越绝书》记载,“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也,鸡山在锡山南,去县五十里。”鸡山石室土墩墓位于鸡山山脊上,现地表...
近日,昌都地区贡觉县文化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摸底调查工作中,发现多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 贡觉县文化局在莫洛镇然木村附近发现查穷卡遗址和查穷卡玛尼堆石刻群,在哈加乡曲卡村发现贡觉宗遗址,在哈加乡仁达村发现仁达摩岩石刻群和多达拉康遗址,在哈加乡边巴村尼夏寺内发现重要古代壁画,在哈加乡多坝村发现扎果寺庙遗址等。经调查,哈加乡边巴村内的古代壁画,保存面积达180平方米,壁画较为完整...
近日,我县文物普查队在横村镇后岭村陈相岭自然村进行调查时,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普查人员在种植果树的石家前山一山凹处的地面上发现了磨石、红陶鼎足、黑陶碎片等器物,还有发现一些烧结土。据村民讲述,六、七年代在上山耕作时经常发现有石箭头之类的石器。这次调查还从村民手中征集了他们保存的石刀、石锛。 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穿横村镇而过,石家前山位于分水江的北面,与分水江南岸的县级文保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大麦凸遥...
余杭区文物普查队在塘栖镇普查时发现一处近现代重要工业遗产——大纶丝厂旧址。 大纶丝厂旧址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里仁路2号(里仁桥西北)的运河边上,距运河东北岸仅3米。由庞元济、丁丙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办、开设,是当时浙江省三个工业企业之一。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湖州南浔人,出身于丝业世家,祖上均营丝业。丁丙(1832-1899),字嘉鱼,号松生,清末著名藏书家,杭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