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雍正黄地绿彩婴戏图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此品种碗创烧于明嘉靖朝(参见《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 · 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104,图85),清康熙朝延续烧造(参见上引书,页109,图90),风格粗犷。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皇帝要求下,制作日益精细,而使此类器物成为黄地绿彩品种之上品,而有“黄八子”之美称。 釉面明净,釉光莹润。碗内施黄釉,外壁...
清朝的雍正皇帝名叫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做皇帝之前被封为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庙号“世宗”。对于雍正皇帝其人,史学界评论纷纭,争议很大。不过,人们关注更多的是雍正皇帝在政治上的功过,对于他的艺术修养和造诣成就,很少有人进行评论。其实,雍正皇帝的个人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在清朝的帝王中是很了不起的,这体...
封建社会中,皇帝的个人喜好往往可以影响整个朝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倾向。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仅仅沉湎于自我欣赏,而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则可以贯穿到所有的宫廷艺术品的制作中。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御用颜色釉情有独钟,“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御窑场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唯一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批胎土细腻,体现宫廷艺术雅、秀、精、巧的高贵气质的颜色釉瓷器。...
资料图 1721年45岁的胤禛继皇位,改年号雍正。雍正皇帝也酷爱珐琅彩瓷器,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宫中档案有不少关于雍正皇帝责令烧造珐琅彩瓷的记载 。雍正在亲自过问的情况下,又命其弟怡亲王统管造办处。怡亲王允祥是康熙诸子中少数几个没有政治野心而醉心于艺术的皇子。在允祥的直接领导下,造办处珐琅作的生产达到鼎盛期,其中自炼珐琅...
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时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这与目前所发现的清宫遗存实物是相吻合的。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 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台...
以4150万港元创下了清朝瓷器拍卖最高价纪录的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昨天由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博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永久收藏展出。 本报曾率先报道了这一文物回归盛事。 这尊宝瓶究竟珍贵在哪里?记者今天上午采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教授。他的回答十分专业:作为20年来上海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大的单项赠品,这件粉彩瓶代表了清代粉彩制作的最高水平。粉彩也叫“软彩...
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康熙晚期受珐琅彩瓷影响和启发而出现的釉上彩瓷新品种,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雍正粉彩瓷的市场行情一直居高不下。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拍卖市场上,共有23件雍正官窑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品种有粉彩、黄地青花、霁蓝釉、炉钧釉、青花、天蓝釉等,其中以粉彩瓷的数量最多。 雍正时期...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藏瓷网)
粉彩牡丹纹盘口瓶,清雍正,高27.5cm,口径6.3cm,足径8.6cm。 瓶盘口,细长颈,长圆腹,近足处外撇,圈足。瓶身以粉红、桔红、翠绿、草绿及褐色彩料描绘牡丹纹。外底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瓶形体各部分比例协调,轮廓线条过渡柔和,画面构图疏朗有致,色彩淡雅宜人,每枚花瓣和叶片都描绘精细,质感逼真,堪称雍正粉彩瓷器中的佳作。(藏瓷网)
雍正帝的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 嘉德在线专家顾问:胡智勇 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第四位的皇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君主,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四十五岁登基,廟号世宗,年号雍正。 雍正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洒洒不下数十万言的手书硃批,体现了其赏罚分明、严厉刚猛又至情至性的率直。雍正帝曾自评功业:“朕反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
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清雍正,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 盒呈扁圆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花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盒造型秀巧,装饰新颖,堪称雍正官窑瓷器中的珍品。(藏瓷网)
窑变菊瓣式扁壶,清雍正,高8.2cm,口径7cm,足径7cm。 壶扁形,通体菊瓣式,圈足,壶身一侧有短流,另一侧为半环形曲柄。通体施钧釉,外底有八处支钉烧痕,底印阴文“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 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以铜红釉为主,还含有其它多种金属元素,经过氧化还原,呈现出美丽的月白、蓝、紫、绿、酱、青、褐等色彩,与红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千变万化的流荡的条丝和斑片,...
雍正斗彩福寿纹盘 斗彩瓷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斗彩”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中期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在明代彩瓷中,以成化斗彩成就最为辉煌。明中期后斗彩瓷工艺日渐式微,逐渐衰落,直到清代康熙时期又获得了新生。清代斗彩工艺一改成化斗彩的“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风格,绘画更为精细,图案性也较强。康、雍、乾的官窑有不少精品...
核雕版《十二美人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一套清宫旧藏十二美人图彻底火了,从书签到台历,甚至还有《十二美人图》动画——“雍正的女神们动起来啦”,这些姿态端庄,面容娟秀的美人们“动”起来之后,一切画面的元素也更清晰了。“山花奖”得主、苏州核雕工艺家陆小琴颇为智慧地把《十二美人图》刻到了核雕上,让原本只是平面“美人”们瞬间立体起来,这些低眉颔首的古代宫廷“女神”们在方寸之间更见风情。 佳人刻“佳人...
近年来,随着清代宫廷戏和“清穿”网络小说、电视剧的盛行,让一向神秘莫测的清朝皇帝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清世宗雍正帝更是时下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小说里的热门人物。只要打开电视,你总会在某个频道上不经意看到“四爷”的影子。围绕着雍正帝,人们似乎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传奇,拥护追捧者有之,挞伐批评者亦不乏,网络上“四爷党”与“八爷党”的交锋也丝毫不比历史上的惊心动魄有何逊色。这种热闹场景,恐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