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雍正 粉彩牡丹纹碗 直径:11.3公分 花事是古代文人雅士重要的怡情活动之一,对各式花材的品评、选择均有严格的标准,雍正皇帝对此非常精通,讲究组合之美,追求自然清新之唯美境界。因此雍正一朝宫廷诸项工艺品中,凡有花卉题材者,均是工笔写真,形神俱佳,气韵清雅脱俗。特别是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清雅怡人,历来为藏家所珍视,正如《陶雅》中所说:“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
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时期是金属胎珐琅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来看,雍正朝烧制的金属胎珐琅器中,只有掐丝珐琅和画珐琅两种,这与目前所发现的清宫遗存实物是相吻合的。 一、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 目前落雍正款的掐丝珐琅器,仅台...
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通高10.4cm,口径5cm,足径5.4cm. 罐直口,丰肩,瘦底,圈足。罐身主题纹饰分上下两行各四团花,交错排列。团花上半为一蝴蝶,下半托菊花2朵及枝叶。团花之间绘折枝莲纹。肩及足际分别绘青花海水纹一周,其上绘各色花8朵。盖面中央绘一团花,立墙饰折枝莲花4朵。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瓷器上用团花纹始见于隋代,宋临汝窑青瓷刻、印团花较多,明宣...
清代雍正一朝,为时仅十三年,但是由于雍正皇帝特别喜爱瓷器,使制造瓷器的工艺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雍正四年,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兼任景德镇御窑厂总理,史称“年窑”。年窑烧造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仿古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有粉彩、珐琅彩、墨彩、颜色釉等品种,史书上有记载的就达五十七种之多。 年窑烧制的瓷器是非常精美的,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有“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的描述。年窑的釉色也丰富多彩,达到极高的...
瓷器藏品经典之作 雍正款珐琅彩珊瑚红地花鸟象耳尊 一双巧手,携一抔净土,经揉泥做坯到开窑检验打磨,十多个步骤才得一件精美瓷器。世人都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但是在中国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谈得上是瓷器经典之作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瓷器的发展,自商代开始,宋代为鼎盛时期。但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却是中国最具收藏价值的瓷器。按照瓷器造型上的价值来看,陈设器是最具价值;装饰价值上又是彩饰为最高。此次上...
近期,深圳御宝轩艺术品公司征集到此对粉彩福寿三多纹碗系大清雍正年制,此对藏品规格分别为高5.5cm,口径14.2cm,底径5cm/高6cm, 口径14cm, 底径4.8cm,外底“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清晰可见。此器的纹饰画法具有典型的雍正瓷器风格。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施白釉为底色,并施加粉彩,绚烂花色跃入其中,红绿黄相互映衬,贵气十足;外壁施祭红釉,简洁大方,十分美观。 祭红...
清雍正黄釉莲瓣纹盘 封建时代曾以全黄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宫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黄之色。明代黄釉瓷器产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到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种黄釉以铅为溶剂,以铁为着色剂,在低温下烧成。由于黄色娇嫩欲滴,亦称“娇黄”。浙江省博物馆编《徐龙珍藏历代名瓷》收录一件“明宣德黄釉盘”,极为珍贵。 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使用从西洋引进的锑黄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
尺寸:高:44.5CM 口径:18.5CM 底径:17.3CM 在中国的制瓷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清代。清代在继承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开创了绚丽多彩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一色釉。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工艺上可以得到验证,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艺达到鼎盛,出现了众多造型独特、风格鲜明的精美瓷器,珐琅彩双耳尊就是其中的一种。 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
珐琅彩,亦称瓷胎画,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胎骨密坚,瓷质细腻,画法精湛,画面色泽艳丽,画工逼真写实,富有质感。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种装饰工艺。 珐琅彩瓷器一直以来在收藏界价格很高,它的美无与伦比,早已被收藏家们认知。珐琅彩瓷中使用最多的是“佳丽”句首印,有美好之意;与之搭配的主要有“金成...
雍正一朝虽历时仅短暂的13年(1723-1735年),但瓷器造型却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雍正瓷器素以雅致精细著称于世。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雅"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隽永的风格。如果说康熙青花富有阳刚之气,那么雍正青花则更具有阴柔之美。所谓阴柔之美,即雍正青花的造型构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形态。这种优美的风格表现在:雍正青花一般比较小巧。...
14日在惠州市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暨“深莞惠三地收藏文化交流展”上,展出了包括清代康熙青花大盘、元代青花龙纹罐、清代雍正斗彩盘在内的共200多件文物,其中有14件历史珍品首次亮相,当中最受关注的是价值数千万元、从海外“回归”而来的清代雍正缠枝莲大盘。 据悉,这件清代雍正缠枝莲大盘,是10多年前由深圳一名文物爱好者从英国拍卖会上带回中国的,如今价值已达千万元人民币。 ...
人类对历史的痴迷与杜撰从来都是热情激昂,从现今电视频道播出的各路历史剧、宫廷剧、穿越剧就可见一斑,历史本身就是一部部充满传奇的故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经历了历史前进的重要阶段,同时,大清王朝的皇帝也成为后代了解清王朝最重要的佐证。近现代对于雍正皇帝的兴趣逐渐增加,围绕密谋篡权,杀兄、密谋建储、严猛治国等记载的追踪,研究的范围开始越来越大。雍正为清代入关后第三个皇帝,出生于康熙十...
清雍正仿钧釉瓷器,创烧于其在位第七年(1729年),为唐英榷陶御窑厂后恢复的仿古色釉。为求此釉复烧成功,是年三月唐英不惜派厂署幕友吴尧圃亲赴河南禹县探求古配方,谓之“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罍关国宝。”(见《陶人心语》卷一《春暮送吴尧圃之钧州》)。可见雍正帝对仿钧釉瓷器的重视和喜爱。此后乾隆帝亦有仿烧,在清宫档案记载中,就曾有用来自钧州原产地的“均釉磁面渣子”做仿钧釉瓷胎骨的记录。雍正仿钧主要有三类...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泓盛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19-21日在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举行。本场拍卖汇集中国书画、明清近现代书法专场、现当代瓷艺、宫廷精品器物、瓷器工艺品、当代艺术/油画雕塑、艺术与生活等九大专场,将为各位藏家呈现一场珍藏盛宴。 胜上春台-宫廷精品器物专场 泓盛2013秋「胜上春台-宫廷精品器物」专场将延续春拍定位,致力于为广大赏藏家甄选买得起的宫廷精品。纵观本场拍...
史说 □武宝生 根据冯伯群先生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宫档案的研究,雍正帝为节约粮食费尽心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和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先后专门下了两道圣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大概绝无仅有。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下圣旨说:“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