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25日,观众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参观该馆获赠的日军献降刀。当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获赠1945年日本投降时驻台湾日军将领献降的两把军刀,并在馆内公开展示。这两把献降刀是日本战国时期武士刀中的名刀,由当年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工作及受降典礼参与者林文奎的儿子林中斌、林中明捐赠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抗战期间,林文奎曾担任美国援华航空队指挥官陈纳德的机要秘书及情报室主任。1945年9月16...
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等。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杨柳青年画和剪纸,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名震全国。乾隆六次下江南,每到杨柳青时,都要将杨柳青年画和剪纸放在龙船上,带到南方,久而久之,杨柳青年画和剪纸就在全国出名了...
高君维一家人在自贡馆现场雕刻 记者 叶卫东 摄 9月11日至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与此同时,非遗节自贡主题展馆亦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 在自贡主题展馆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氏手工微刻技艺”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传承人高君维老人,右眼带着特制放大镜,以刀代笔,小心翼翼地在寿山石上镌刻下小如芥粒的汉字。在自贡馆现场,高老先生一家带去了200余块大大小小的微...
5年前,城口县一老农种田时偶然挖到一把锈迹斑斑古代宝剑,他的处理方式是:将宝剑打磨锋利,用于切菜。直到最近,当地政府文化站人员到乡间收集文化遗产时,才偶然发现宝剑…… 昨日,有读者报料称,一把青龙剑被老农打磨用来切菜的段子在当地广为流传。“这个故事越吹越神,有人说宝剑本来值100多万元,但被老头一磨就是一把菜刀。”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经多方打探,最终联系到城口县高观镇政府文化站工作人员。对方介...
从8月18日起,一个名叫“不能忘却的记忆”的冷兵器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展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参观,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此次展出的120余件抗战时期的冷兵器的提供者,是杭州80后收藏家卞建华,这些大刀、刺刀、钢盔等,是他用了10年时间收集的,每一件都是见证那段历史的宝贵信物,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每一把刀都是一部血泪史 “从小学画画,现在...
许一兵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对藏品进行整理和研究。 辛亥革命纪念馆《为保卫大武汉而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藏品专题展,展出大量历史图片和300余件珍贵藏品,其中大部分是由民间收藏家许一兵提供。 前晚,他来到武汉大学和学生一起分享了他的抗战藏品和背后的故事。 51岁的许一兵是西安人,15年来收藏了近万件抗战文物,其中军刀最全,被网友称为“刀郎”。记者从他的刀光剑影中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昨天,“刀木烽烟——赵延年抗战时期木刻漫画文献特别展”在市博物馆序厅开展。 记者现场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木刻版画作品50件,其中有赵延年先生12件作品,均是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包括木刻、漫画作品,以及赵延年先生负责编创的《民教木刻》。另外还展出了曾在1946年上海举办《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的一些作品。这些展品全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和展示了...
从8月18日起,一个名叫“不能忘却的记忆”的冷兵器展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展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参观,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此次展出的120余件抗战时期的冷兵器的提供者,是杭州80后收藏家卞建华,这些大刀、刺刀、钢盔等,是他用了10年时间收集的,每一件都是见证那段历史的宝贵信物,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每一把刀都是一部血泪史 “从小学画画,现在是广告设计师...
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湖州博物馆特别联合赵延年艺术馆和湖州谢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于8月28日在湖州博物馆序厅推出“刀木烽烟——赵延年抗战时期木刻漫画文献特别展”。 展览把赵延年先生抗战时期的木刻、漫画及文献和对其产生影响的“抗战八年木刻展”、当年展览会场景图片组合在一起,让我们从一个年轻木刻作者和他的同行者的作品中看到当年抗战健儿以血肉之躯,在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中为民族立下的功绩,以...
出土青铜器最多的96号墓 8月24日,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四方塘遗址的古墓群又有重大发现,在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了12件青铜器,为目前发现青铜器最多的墓葬。 而在另一座墓葬中,他们发现了一件小巧的青铜削刀,考古人员分析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工匠们制作竹制矿篓的工具。 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片墓葬群,不仅葬有楚国(族)人,而且还有当地人。 古墓群有上百座古墓 铜绿山古铜矿遗...
由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举办的“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于8月18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抗战时期冷兵器精品121件,包括大刀、刺刀以及其他装备,如钢盔、水壶、面具、中正剑等。展览时间将持续至9月13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博物馆特别推出这个以抗战武器为主题的兵器装备展览,展示这一件件经历了血雨腥...
8月15日,2015“一河串百艺”第二届运河文化创新设计营——“智隆杯”王文瑛国大师设计营在杭州刀剪剑博物馆正式开营。 “一河串百艺”创新设计营活动是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会同区文广新局、浙江城市学院,联合新型文创企业,共同举办的一场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延续去年优秀创新精神,以运河文化为主题,以传统技艺为载体,结合智隆企业文化发展特色,号召年轻群体设计、体验传统手工技艺。 此次设计营活动邀请到了国...
何处是家(版画)江丰 青纱帐里(版画)古元 为抗日将士做军鞋(版画)焦心河 拿起我们自己的武器(版画)野夫 胡风是鲁迅先生晚年比较信任的弟子,受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艺术运动的影响,也积极推动木刻艺术发展。他不仅在主编的《七月》等杂志上经常刊登木刻作品,还于1937年10月从上海撤退到武汉之后开始筹备“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展览会于1938年1月8日开幕,作为抗战期间第一次全国性...
明天,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将推出“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展览一直持续到9月13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相对于枪炮这些火器来说,刀剑这些冷兵器也有很多人喜爱,感兴趣的市民不妨近距离去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
继上半年推出“中国剑文化展”之后,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又将推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冷兵器展。8月18日——9月13日,“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将再一次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此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展厅序厅回顾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正面战场,包括标志中日两国不宣而战,象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