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大典》二期待编纂超过10余万种民国文献将会得到有效保护。3月2日,为解决古籍文献纸张严重破损的问题,由广州市政府委托的《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项目在中山大学启动并展开全面研究工作。 为及时抢救和保护现有的广州珍贵历史文献资源,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于2005年组织开展《广州大典》编纂出版工作。经过10余年的发展,《广州大典》第一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已收录4064种...
民国时期的北方活跃着两个美术社团,它们是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前者由金城、陈师曾等创立于1920年5月,后者由金城之子金开藩及金门弟子创立于 1926年12月。在近30年的时间里,它们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招生授徒、举办展览,在当时的美术界有相当影响,现在人们多称其为“京派”。金城与这两个社团都有密切关系。 一、中国画学研究会的缘起和背景 作为民国期间北京...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千古流传的《望庐山瀑布》,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而我收藏的香炉却是一件文房雅物。 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三足香薰炉(见图),长12.1厘米,宽9.7厘米,高10.6厘米,与常见的金属或陶瓷香炉不同,这只香炉是用竹根精心雕刻而成,它的炉盖为镂空雕叶纹,一只瑞兽趴于盖顶,双目炯炯,体态丰臃,尽显祥和;香炉的两耳被巧妙地雕作兽头状,与炉盖的瑞兽及足部的三只兽头相...
13年前,随着最后一班客运列车停运,有着百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沉寂至今。近日,扬子晚报记者走访发现,这座国内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老站,开始搭起围挡进行文物修缮。下一步,周边3平方公里将以车站建筑为中心打造一座“民国风情特色小镇”,计划2020年建成。而文保专家在修缮中发现,车站附属建筑还是南京最早采用钢混结构的建筑之一,而车站大楼四周的走廊,也是南京最早一批采用进口热轧H型钢建造的。今天看似稀松平...
云南昆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修缮保护工程开工仪式今天举行。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位于官渡区处关上南路98号院内,建于1943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座内陆机场和抗战时期中国最重要航空基地、军事设施——巫家坝机场的重要设施之一,见证了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驼峰航线、中国空军抗战史实和中国民航发展史。 巫家坝机场旧址民国时期候机楼将在修缮后,设立“...
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民国老宅阿房,具有独特的文化保护价值(本报2016年10月25日第4版曾做过详细报道),阿房的实际管理者陈家麟一心想把它交给国家管理。昨天,陈家麟老人邀请鄞州区文管办工作人员到老宅进行具体协商,并移交了房屋的相关资料,这幢有80多年历史的老宅有望焕发新的生机。文保部门也希望通过尝试,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老宅管理者与文保部门协商让渡使用权 ...
紫金山的密林里,竟然藏着一口民国水井。近日,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在紫金山二道沟附近发现一口水井。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历史上并没有多少人居住,为何会突然出现一口水井呢? 1 山林里惊现一口水井 近日,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闻慧斌处长和南大文化遗产研究所的学者、南京文保志愿者一起巡查紫金山范围内的文物。在走到中山书院和叶恭绰墓之间的二道沟时,一行人在树林里惊奇地发现了一口...
民国瓷器是1911年至1949年这段时间内烧制的瓷器的总称。在这38年内,江西景德镇仍然是中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专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停办,为了生计,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到民间,在百业萧条、唯有古玩行业兴旺的背景下,为中国的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虽不足40年,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生产几乎遍及全国,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其中比较精致的有洪宪瓷、新粉彩瓷、仿古瓷以及一些...
1月18日,中国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学宫学海堂举行。 由王水衷收藏并捐赠的文物包括民国时期的印章4枚及铁皮印盒1只。4枚印章分别为:“崇明县政府印”篆文黄铜印章,重952克,章面6.5×6.5厘米,正方形,厚1.8厘米,背面右侧阴刻“崇明县政府印”,左侧阴刻“印铸局造”,印柄圆柱形,长8.6厘米,直径2.3厘米;“崇明县政府”木质印章,朱文楷书,竖...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接受了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的捐赠。这些文物原系台湾地区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收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漂泊,重回崇明,入藏崇明博物馆,弥补了基本陈列“崇明岛史与古船”相关部分展品的缺失,而且为崇明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入藏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
《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专题印(部分) 陈尧廷(1903—1968),一署尧亭,号琴痴,斋号十二古琴人家。陈尧廷世居旧府学之侧,即今碑林之西府学巷。陈家累世经商,至陈尧廷时,家财已然丰裕,其父在西安经营洋表行。陈尧廷自幼习书法、篆刻,弱冠之后复攻绘画、诗词;精音律,喜收藏,因家藏上好古琴十二床,故自号“十二古琴人家”。所藏历代文物佛像、碑刻、古砚、唐三彩、善本书、旧拓碑帖等,多为稀世珍品...
苏州城中最繁华的观前地区,人民路上一年四季总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乐桥西堍有一座静谧的小楼,初冬里走进小院,扑面而来一阵暗香,庭中的腊梅已经盛放。寒风中翠竹摇曳,见证着时光的流逝。在过云楼北面,一巷之隔的是顾氏的私家园林——怡园。光绪元年(1875年),著名收藏家顾文彬(1811—1889)从宁波任上辞官归来,小楼刚刚落成,怡园也正在营造,顾文彬自撰一联:“一枝粗稳,三径初成;商略遗编,且题醉墨。...
这是一张民国时期圣诞节广告纸(见图),长11厘米,宽10厘米;上端是醒目的加粗美术字“金蝶饭店”,下方有“新型音乐食府”、“恭祝圣诞”的字样。最能体现圣诞节日气氛的当属左上角的圣诞老人头像,他头戴圣诞帽,银须飘飘,眯缝着双眼,笑容可掬;与之对应的是右下角的花卉与烛光,灯光摇曳,富含节日的浪漫情调。纵观广告文字,均从右至左排列,具有鲜明的民国特色。虽然均为繁体印刷,但是字体工整美观,大小适宜,排列整...
民国的身份证具有防伪功能 身份证对每个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可是,您见过民国时期的居民身份证吗?近日,汝阳县公安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内藏有两张民国时期完整的居民身份证,采用指纹“防伪”技术。据介绍,该馆也是河南公安系统首家县级公安博物馆。 经过一年多筹建,近日汝阳公安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汝阳县公安局办公楼11楼东端,馆内展出190多幅(件)图片、地图和实物,反映了汝阳县公安局...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7个中国记者节。其实记者节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只是时间为9月1日。1933年1月,江苏镇江《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惨遭杀害,群情激愤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于9月1日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新闻界为之纪念,设立9月1日为记者节。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2000年正式确定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枚民国时期的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