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的文物 近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师宗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云南省师宗县新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青铜器数十件,从铸工、纹饰来看,具有很高的、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新村墓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师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遗存。今年1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工作队局部钻探,结合墓地四周剖面以及...
“和硕县红山古墓群的葬式一般是多人多次葬,地面上有比较明显的石围,就是用石块、卵石围成的像马镫形、熨斗形、马蹄形状的一圈。石围内部有椭圆形的墓室,墓室里是用石头盖的地下石室。石室里面分为多人多次葬,不是一次利用完就完毕的,而是在里面重复多次利用,葬多个人。我们在墓地中发现最多的一个墓葬葬了二十多个,随葬品一般是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的铜器和铁器。”10月19日,正在从事考古挖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在湖北枣阳出土的青铜器曾伯陭钺,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稀世之宝曾伯陭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21日在武汉园博园举行的“曾国墓地文物特展”上,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说。 此次展出的曾候详伯青铜戈、龙纹青铜匜(音同“仪”)、瑟、建鼓等乐器以及彩漆木雕编钟、编磬簨虡(音同“笋据”,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木架)等千余件文物,均出自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2002年与2014年两次发掘...
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的小南山遗址于今年7月正式考古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期文物。考古专家说,出土的大量珍贵玉器表明邻近我国东端国境线的小南山早在8000年前曾是东北亚地区“用玉”中心之一。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位于中俄界江乌苏里江左岸,今年7月底,小南山遗址首次获国家文物部门批准正式进行考古发掘,这处由渔猎文化孕育的古代文明将被进一步被揭示出来。 此次正式发掘区位于小南山遗址东坡中部的一...
上月末,密歇根的两位农夫在麦田里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冰河时代的猛犸象骨架,它可能是被一个古代人所杀。对骨头的分析显示,它很有可能来自一头悲催的成年雄猛犸。研究人员认为这里曾存在人类,他们可能对猛犸进行了屠杀并且将肉存放在池塘里,以便之后返回取食。一旦他们得以追溯这些骨头的时期,那么便可以帮助鉴别出早期人类何时居住于此。 9月28日,农场主James Bristle和他的邻居Trent Satte...
10月15日,大悟县河口镇老农机排灌站,雕刻精美的杨氏牌坊被完整取出,该牌坊距今有200多年历史。 杨家是当地开当铺的大户人家,杨氏家族妇女坚守贞洁、文明经商、救弱济贫,在当地传为佳话。牌坊是为表彰杨家媳妇而立,因历史原因被拆,一部分埋在河口原老农机排灌站,另一部分埋在当地一超市楼下。此次挖出的三块石雕像分别是牌坊下的大象座、狮子座和横梁。横梁上雕有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 该镇下一步将利用项...
元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因其存世少,更加备受人们关注。安徽博物院现收藏有四件元青花完整器,其中有两件是1977 年安徽省安庆市一处窖藏出土的,这处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另外五件瓷器,也堪称精品。 窖藏及七件瓷器出土概况 1977 年春,安徽省安庆市反修路89 号清理旧房基时发现一个土窖穴,窖穴里的一个大陶罐内盛放有8 件瓷器。据1986 年第6 期《文物》 胡悦谦《安庆市出土的几件瓷器》,除...
【摘要】采用INAA(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小双桥和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34枚原始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INAA测定结果进行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元素组成特征有异于吴城遗址产品,这其中,包括一枚烧胀的原始瓷器物。由此可推测,小双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并非来源于吴城地区,应系本地烧造,我国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应具有多元性。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原始瓷;INAA;产地分...
【摘要】多年来,人们以为宁乡出土青铜器的历史是从四羊方尊开始的,实际上宁乡出土青铜器历史至少可早至康熙九年(1670)。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有十五件,其中晚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六件,除1938年黄材出土的四羊方尊外,还有道光十六年(1836)朱石桥出土的三件铜钟、道光二十四年(1844)沩山出土的周觚棱壶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毛公桥出土的“父乙”窝纹罍。 更多还原 【关键词】宁乡...
【摘要】楚族起源与早期楚文化的发展是目前楚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自从20世纪30年代出现楚族起源的专门研究开始,形成了“东来说”、“西来说”、“土著说”、“北来说”四种观点。学者们各有支持,但楚族起源的问题一直没有形成定论。随着新蔡葛陵楚简、清华简《楚居》等新材料不断出土,学者们开始利用最新的出土文字资料,找出楚族起源的新证据。结合传世文献、古文字和考古学等方面的材料判断,楚族起源的"北来说"相比其...
战国中山国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史书记载只言片语,简略零散,战国中山国成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中山灵寿古城遗址、中山王陵以及百余座平民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铁器、玉器、骨器、石器、金器等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战国中山国的雄风得以再现于世。 在战国中山国出土的两万余件文物中,近千件...
河南省文物部门14日消息称,目前已基本探明了位于该省东部的柘城故城遗址的范围、故城区的主要街道;还发现有汉代建筑夯土台基、战国和汉代及明代的古井;初步证明柘城故城的城墙为战国时期筑成。 柘城故城遗址,具体位于现柘城县城关镇春水路以北古城区内。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份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钻探队,对柘城故城进行文物考古钻探调查,目前野外阶段已结束。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