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莫高窟经历了近代长期无人值守的沉寂之后,这处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古老石窟随着国际化进程,日渐成为海内外民众心向往之的“朝圣之地”。 “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国际合作尤为重视。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至今留存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
由故宫出版社、世界手工协会主办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支持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故宫藏美】 故宫典藏书画作品展,于11月2日至3日在洛杉矶比佛利山庄市政厅举行。 11月2日,在UCLA东亚图片馆举办主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故宫藏美”书画展,就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了热烈的交流。11月3日,在世界著名文化影城比费利山庄市政厅举办开活动闭幕式及展览。 ...
11月5日,2018“传世芳华 魅力凤凰”首届非遗文化节落下帷幕。本次非遗文化节通过举办非遗项目展览、河阳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公开课、“谁是山歌王”PK赛、河阳山歌艺术团走港城(基层)巡演、非遗专题研讨会、非遗专线游以及赴外交流演出等活动,推动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特别是,此次非遗文化节期间,体验式传承成为最大亮点。凤凰在镇文化中心专门设立了非遗传习室,特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非遗传...
“贯彻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广西红色文艺轻骑兵系列惠民演出活动走进广西省贺州市 11月5日,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贯彻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广西红色文艺轻骑兵系列惠民演出活动走进贺州市,为市民带来文艺大餐。 木偶剧戏歌片段《楼台会》 壮族人偶舞蹈《唱山歌》 木偶书法技艺表演《太白醉书》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资料图)翟羽佳摄 河北省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省共有258人入选。至此,河北已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7人。 此次入选的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十大类别,年龄最大的为现年81岁的廊坊霸州市火神信仰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王志计,年龄最小的...
图为纸笺展品。夏莹摄 “这个要轻点放。”在第十二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上,“纸笺加工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靖正细致地摆着每一件纸笺作品,而在21年前,正是他用耐心“唤醒”了沉睡百年的粉蜡笺工艺。 粉蜡笺诞生于唐朝,在文房用品中有着“圣纸”之称,将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蜡”相融合,纸质平滑,较多应用于皇宫中,由于制作技艺一直密不外传,到了近代,粉蜡笺的制作技艺也就失传了。 对于刘...
一张白纸在指尖翻转,几分钟,就变成了飞机、小船、青蛙……这是中国不少“80后”“90后”的儿时记忆。如今,山西省太原市民董现坤将它发扬光大,他发明了五彩折纸,不仅申报了国家专利,还编写了教材。 “20世纪90年代编写了初级教材,今年刚把中级教材弄完,现在开始编写高级教材。”64岁的董现坤说。 折纸是一种用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民间技艺。早期的折纸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有扇子、雨...
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江山圣石(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暨2018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艺术(公益)展”近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举办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把“传承与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推动传统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合作、实现共赢,...
10月18日电 (记者 罗云鹏)记者18日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获悉,该省确定13家单位为青海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其中涉及藏文化方面10家。 资料图为青海玉树传统藏族服饰。罗云鹏 摄 目前,青海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73项,青海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53项;中国国家级传承人88名,青海省级传承人209名。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遗处相关负...
历时近4年修缮的百年清代甘肃贡院于近日“开门迎客”,新建的甘肃科举博物馆、新出版的《清代甘肃贡院》也首次问世,传承和讲述中国千年封建科举制度的变迁历史。 光绪元年(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主持修建甘肃贡院,贡院的中心建筑“至公堂”的牌匾由他亲自题写。 清末中国17家贡院之一的甘肃贡院,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内。10月中旬,经过修葺一新的甘肃贡院内至公堂、观成堂焕...
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传承专委会和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2018泉州窑工艺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10月12日在泉州召开。5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教授、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热心中国古陶瓷传承事业人士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推进泉州窑和中国各古陶瓷产区的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与会者认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国家高度...
最近几天,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老人朱洪春都在家中饶有兴致地拾掇着自己收藏多年的“斗蟋蟀器具”,他准备将它们捐赠给当地新建成的非遗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斗蛐蛐的悠久历史。 朱洪春 张敏 摄 近日,记者来到朱洪春的家中,一个八仙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放了各色斗蛐蛐的器具。一见到记者前来,朱洪春戴上老花眼镜,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这些收藏多年的“宝贝”。 “我们先从抓蟋蟀的器具开始说起,这...
9月26日晚,在钱塘江畔的六和塔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六和潮文化之夜》拉开了杭州“唱响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的序幕。《六和潮文化之夜》以“潮”为中心,通过潮流艺术形式阐释艺术和遗产的完美结合,同时彰显“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展示浙江优秀文化的风采。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唱响文化遗产”着眼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是一次创...
图为王禹和妻子花费了18天功夫编织的草狮。周潇男摄 十一国庆长假,广西柳州市在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内举办国际水上狂欢节工业文化交流汇,一头形态逼真的草狮引起市民的驻足观看,成为活动一大亮点。 这头大约四长米的草狮是72岁的侗族老人王禹和妻子在国庆前夕,花费整整18天时间编织出来的,旨在让更多市民了解侗族的草龙,让后辈们别忘了侗族的文化。 图为王禹携糯禾杆草编织的“草龙”亮相广西...
9月26日,甘肃定西市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行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张婧摄 26日,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政府副县长王海妮表示,该县采取“校地合作”的方式,探索出“文创公益,精准扶贫”的模式和“文创+产业”、“文创+扶贫”的思路,延伸马家窑文化的产业链条。 当日,定西市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行第二届马家窑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节会以“世界马家窑、创意马家窑”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