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网8月9日序木槌一槌一槌,一声撞击一声呐喊,悠扬古朴……老手艺在现代科技时代中渐行渐远,慢慢淡出现代人的视线,却深深烙印在现代人的心中,越烙越深……云南省罗平县香逸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依鲁菜籽油,受消费者追捧成为餐饮界超级明星。 依鲁菜籽油长期以来主要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点超市、商场、酒店销售,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在依鲁品牌塑造和产品质量提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强势出...
渠天凰老师传授昆曲表演技巧。 本报记者 高莹辉摄 昨天下午,当记者来到河西区文化中心三楼的舞蹈排练室时,昆曲非遗传承人渠天凰老师正在为原本每周日上课的昆曲培训班的学员们加课。为了让10月举行的汇报演出更加精彩,渠天凰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一板一眼地学。 河西区文化中心这个昆曲培训班在两年前成立,从最开始的几名学员,到现有的30多名学生,昆曲的魅力和渠天凰老师的名气,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到...
路桥横街镇的陈安宝故居、黄岩澄江街道的喻长霖故居、温岭箬横古街、三门横渡道地、仙居淡竹石窗……台州在推进整治过程中,严把规划引领关,因地制宜,立足各乡镇街道的自然禀赋和历史人文,在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历史传承、风土人情等方面深入挖掘,突出城镇特色,让众多历史古迹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 “台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街巷格局完整,传统民居留存丰富,建筑风貌相对完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物质空间环...
8月8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之际,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主办的“传承奥运 展望2022”——奥运文化主题展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启幕。展览包括冬奥展、奥运教育展、奥运文化展等五大主题展和由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精心策划的“体育场馆的过去与未来”展,以文字、图片、新媒体动画、剪纸艺术和高科技互动体验等形式,为观众清晰勾勒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历史,展现了当年北京奥运会的盛...
我国文物修复事业跨越新旧两个社会。在旧社会,文物修复师是民间艺匠,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专为古玩商修复古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物修复师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走向文博岗位,为国家修复国宝,带徒传艺,将他们精湛技艺传给新中国第二代的文物修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批师徒新老两代人开创了我国文物修复事业。 目前,第一代文物修复者已作古;第二代仍有部分健在,安度晚年;第三代也将面临...
昨天刚刚落幕的ChinaJoy中,动漫游戏和中国传统历史IP的合作是今年的亮点之一。 在腾讯互动游戏展台(BTOC),动漫游戏迷们可以看到多个腾讯与中国传统历史IP合作的游戏项目展示区,如故宫、敦煌和长城等。其中《王者荣耀》推出的“保护长城计划”依据长城为IP,创造了一批如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花木兰、重获新生守护家园的铠、信守承诺的百里兄弟和忠贞爱国的苏烈等IP英雄;他们热爱祖国,通过战斗保护家园...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题:人大代表谈“非遗”:有传承、冀创新 中新社记者 陈林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 谈传承:从“传男不传女”到收“洋学生” 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作为蔚县剪纸第三代传人,自幼酷爱剪纸的周淑英代表从小就常常私下学刻剪纸...
朱云华在根据图纸挑选竹材。杨涛摄 中新网纳溪8月3日电 (邹立杨 杨涛)“我不是什么大师,就是一只竹‘虫’,依竹而生,靠竹而存。”日前,记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陶家大院,见到了竹雕工艺大师朱云华,经过30年沉淀,朱云华游刃翠竹间,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佳作留存世间。 1984年,朱云华拜宜宾民间竹雕工艺大师廖修全为师,开始学习竹雕。“他不仅是我师傅,也是我姐夫。”亲人悉心授艺,朱云华潜...
对珍贵的紫砂壶,你了解多少?在爱茶人眼中,它是能留住好茶原味的宠儿;在收藏界看来,由于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也备受青睐。而对紫砂壶艺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倪顺生来说,制作紫砂壶,却是相伴一生的事业。从他正式学艺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光阴。 倪顺生的得意之作“甜椒套壶”。上官云 摄 紫砂世家走出的小学徒 1938年,倪顺生出生在宜兴一个紫砂壶陶艺世家。其母邵宝琴为清代名...
寿山石雕是“福州三宝”之一,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5月,寿山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寿山石雕亦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而今,许多年轻一代加入了石雕艺人的行列,令这项传统工艺再次焕发生机活力。 选手张雪慧正在创作她的花鸟主题石雕作品。吴林 摄 7月27至30日,2018年首届“闽匠杯”(寿山石雕)职业技能竞赛在福州市晋安区中国寿...
隆林壮族三角刺绣拼布被面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云南文山州苗族拼花背被 记者 郭凯倩 摄 天然颜料染成的土布,用贴布、贴花、刺绣等工艺缝制成纹样,经由巧手制成……一块块工序繁复、色彩明丽、工艺精美的拼布,既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勤劳智慧,也传递了浓浓的民族信仰和文化情怀。 近日,由广西民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密歇根州立大学博物馆、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美国国...
左为清代红色缂丝,右为剧中人物手拿的乌木雕花柄缂丝团扇。 近日,一部历史清宫题材网剧《延禧攻略》在各种悬疑、偶像、奇幻剧的激烈竞逐中杀出重围,迅速蹿红微信朋友圈,并引发网友对剧情、人物造型等方面的热议。记者注意到,该剧人物造型中出现的刺绣工艺品、缂丝团扇等道具吸引了不少关注,而剧中配合情节发展所展示出的昆曲、打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在呈现出一个素雅精致的历史图景的同时,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了...
巴鲁在检查制作毕秀的木料 【绝活看点】巴鲁:西藏毕秀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20多年从事制作、研究和推广濒临失传的毕秀制作技艺,推动响箭竞技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在巴鲁的店铺里,摆满各式各样的毕秀,有许多是他的收藏。选料、切削、挖槽、打孔、黏合……这些都是毕秀制作的关键工序,即使做了20多年,巴鲁对每道工序依旧认真如初。 将一方木块雕琢成箭头,箭在飞行途中会发出悦耳的响声,这就是西...
中新网福州7月30日电 (吴林)寿山石雕是“福州三宝”之一,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5月,寿山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寿山石雕亦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而今,许多年轻一代加入了石雕艺人的行列,令这项传统工艺再次焕发生机活力。 选手张雪慧正在创作她的花鸟主题石雕作品。吴林 摄 7月27至30日,2018年首届“闽匠杯”(寿山石雕)职业...
28日,中国山西“版画·家风”大赛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以“融入·传承”为主题,共展出作品492幅。刘宇葑摄 中新网太原7月28日电 (李庭耀 刘宇葑)28日,中国山西“版画·家风”大赛作品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作为主题性版画艺术展览的创新尝试,此次展览以“融入·传承”为主题,共展出作品492幅,希望把“注重家庭、注重家敎、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传播出去,把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家训、传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