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即郑州西山、西安鱼化寨和灵宝西坡遗址出土人骨中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基本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δ15N值显示人们食物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肉类。同时,对相关区域的部分动物骨头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养动物的食性与人类食物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在C4类植物为人类主食区域中再次得到显示和证...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共识。但由于上古文献记载的简略与歧义以及史前物证的匮乏,使我们至今仍然难以将这个共识性的结论坐实,这对亿万炎黄子孙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鸟龙”彩陶盆的面世,则为我们解除了这个遗憾。 这个仰韶文化庙底沟期...
摘要: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即郑州西山、西安鱼化寨和灵宝西坡遗址出土人骨中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基本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δ15N值显示人们食物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肉类。同时,对相关区域的部分动物骨头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养动物的食性与人类食物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在C4类植物为人类主食区域中再次得到显示和证明。结合墓葬状况的分析表明,仰...
为了庆祝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渑池博物馆于5月18日在仰韶广场举办了仰韶文化专题展,展出版面20余幅,展线长达70余米。并用悬挂横幅、免费讲解、免费发放画册等形式,提高人们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受到了渑池县观众的热烈欢迎,使群众在闲暇之余陶冶情操,提高国民素质。参观完后,群众争相题词留念,领取画册。这次展览的举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创建世界城市,倾力打造文化育县战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河南...
【中文关键词】 西坡遗址; 仰韶文化; 玉器; 【英文关键词】 Xipo site; Yangshao culture; jade articles; 【摘要】 在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10件玉器,分为钺和环两类。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黄河中游地区用玉习俗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该地区的埋葬制度,甚至文明起源的特性、进程与动因。 【英文摘要】 The te...
记者今天(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在对西安蓝田新街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几件极为特别的陶器,初步判断这几件器物可能与“砖”类建筑材料有关。据研究人员介绍,“砖”类建材的发现与确定,为探寻我国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亚长介绍,新街遗址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和灞桥区燎原村,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2009年8...
文物考古人员在陕西省高陵县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一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为研究渭河流域的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冉万里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处遗址东西约450米,南北约400米。地处渭北黄土台原——奉正原北侧,其南约9公里处有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地势平坦,除遗址东北角外均为农田。因遗址局部暴露的断面不足1米,尚不足以判断文化层厚度。但从已暴露部分观察,文化层呈深灰...
新华网西安12月26日专电(记者冯国)文物考古人员在陕西省高陵县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前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为研究渭河流域的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冉万里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处遗址东西约450米,南北约400米,地处渭北黄土台原——奉正原北侧,其南约9公里处有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地势平坦,除遗址东北角外均为农田。因遗址局部暴露的断面不足1米...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文物保护房坍塌了一大半。廖谦/图 1963年就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青台村遗址,保护房坍塌了10年,一直没人管。昨日,市文物部门的专家赶到该文物保护现场时,被眼前的现状惊呆了。 昨日上午,记者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组长汪松枝赶到青台村遗址。 该遗址位于唐岗水库北岸台地,状如大礼堂的建筑物已塌下大半,掉下的木料和砖瓦把地基砸得面目全非,南侧的房墙也摇摇欲倒。建筑物大多数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日(10日)发布,河南省淅川县龙山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房址群,特别是三座大型分间式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十分罕见。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属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遗存丰富。20世纪60年代,河...
安特生眼中的仰韶村山谷景象。(历史照片) 瑞典地质学家发现了 一提到仰韶文化,每个中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人面鱼纹盆、小口尖底瓶以及彩陶盆、钵口沿上的原始文字符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仰韶文化以及其命名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1921年,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来到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安特生从小喜爱地下埋藏的宝藏,当时他担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一职,当年听说河南渑池县的...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得名。由于遗存中含有彩陶,也曾称彩陶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陕西省境内。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调查发现的遗址达千余处。 仰韶文化居民营建聚落多选在河谷阶地上。以从事锄耕农业为主,刀耕火种,种植粟、黍、白菜、芥菜等。用石斧砍林辟地,用石铲和石锄翻地松土,用长方形石刀和两侧带缺口陶刀收割作物,用石磨棒在石磨盘上滚...
“文物普查的前期田野调查任务已经结束,现在正在进行后期工作。普查中新增不可移动文物656处,使得廊坊市的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了1199处,数量翻了一番。其中,文安县孙氏乡太子务村发现了罕见的仰韶文化遗存,填补了廊坊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它将廊坊南部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千年左右。”昨日下午,廊坊市文物管理处长张兆祥告诉记者。 ■ 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1199...
近日,在廊坊的文物普查工作中,普查队发现了罕见的仰韶文化遗存。 该遗址位于文安县太子务村东南400米,北部略高于四周地表,南部为深约1米取土坑。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地表遗迹丰富,暴露遗物有红陶夹蚌、夹砂器物口沿、底,绳纹灰陶片,细泥红陶钵口沿,褐陶罐口沿,鹿角等。可辨器形有钵、罐等。遗址坑壁断面上地表10厘米以下为文化层,厚度约30厘米,包含物大多为红陶碎片、白灰状碎末等。经河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