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在亳州市涡北8号还原小区施工现场,工人们发现一古代墓葬群。经该市文物处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现场保护后,文物部门初步鉴定为宋代平民家族墓葬群,对研究当地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先发现的是工地的负责人周建华。随后派出所民警将现场封锁保护,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协调工程人员和工具,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从墓室结构上,初步推断为宋代墓葬群。
7月24日,新疆青河县三海子大型石构遗址群及鹿石考古挖掘工作在进行二期发掘的同时,考古专家们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边疆考古中心新疆考古队队员郭物说,这个研究成果是对2013年研究的梳理,主要围绕发现的鹿石展开。根据鹿石的风格和图案分析,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主体的时代范围可能是公元前8至前6世纪。 ...
记者7月20日获悉,尉氏警方近日经过努力侦破了一起盗掘古墓葬案,刑事拘留涉案犯罪嫌疑人3名,查获古代钱币6枚。 7月9日17时30分,尉氏县公安局朱曲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尉氏县朱曲镇米庄村双洎河河底发现有被盗掘的多处古墓葬。接到报警后,办案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经过现场勘查,办案民警发现被盗掘的墓葬共有7处,并在墓葬周边发现了墓砖和瓦等物品。办案民警立即展开侦破工作。 通过...
广州5座先秦墓葬被推毁 重庆5处古墓被损毁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20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文物、古建、遗迹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惨遭毁坏,有些甚至永远消失在城镇化的推土机下了,最后让人看到的却是“千城一面,万屋一貌”,有些地方“宁要假古董,不要真文物”,导致“假古董”遍地,有的地方甚至变成了“洋建筑”的试验场。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太多的城市失...
《塔县发现2500年前拜火教遗址》追踪 :继喀什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2500年前3女1男头骨后,近日,考古人员又在一座墓葬中首次出土代表拜火教核心文化内涵的鹰头墓葬,此次发现可证明之前发现的墓葬中头骨主人或为拜火教神职人员。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率领的考古队,在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什曼村东北的一个台地上发现一片吉尔赞喀勒墓地,在吉尔赞喀勒墓地A区标号...
7月10日,位于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的一座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墓葬正式开始挖掘。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文清介绍, 此墓葬出土了夹砂黑陶、打磨石器、骨器等随葬物品。刘所长说,此墓葬对研究龙山文化以及当时葬俗生活习俗有着重要意义。 据石井乡乡党委书记赵树成说,该乡现存大量龙山文化遗址,曾经出土过大量辽金时期文化遗存。 该乡在保护好现有文化遗迹的基础上,还自筹资金建造了文物展室...
近日,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发掘出土了一座位于古罗马港口附近的2700年前珍贵古墓。各种古代墓穴的发现反映了繁华城镇的多文化性质。考古遗址主管保拉·杰罗摩尼(PaolaGermoni)称奥斯蒂亚(Ostia)古镇是继斗兽场(Colosseum)和庞贝城(Pompeii)之后的意大利第三大著名景点,“长期以来一直富于开放性并充满活力”。图为在美国古罗马文化研究所(AmericanInstituteforR...
墓葬平面(南——北) 铜镜及铜钱出土状况 为配合204省道安吉良朋段道路拓宽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5月下旬起抢救性清理了一批西汉时期的竖穴土坑墓。7月18日清理的一座(D156M1),墓葬整体平面呈甲字形,墓坑为长方形,长3.9米、宽2.2—2.3米,墓向10°,墓坑北端正中有长4.7米、宽1.4米的斜坡墓道,墓底葬具痕迹显示原为一棺一椁,棺居于椁内西侧,随...
7月10日消息,考古人员在江西省靖安东周墓葬群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绿色晶体,系国内考古界首次发现这类晶体,为考古界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据悉,绿色晶体是考古人员在清理尸骨时发现的,其中最长的一块达8.5厘米。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亚蓉在清理第34号棺木的过程中,在保存相对完好的尸体膝盖骨、颅骨和牙齿根部附近,发现从中“长出”了多块以前从未见过的绿色结晶体。她介绍说,这些结晶体大多长1至3厘米...
资料图 中国文物网讯 近日,河南宝丰一起因盗墓引出的文物归属纠纷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1年4月,河南宝丰县郑氏兄弟曾祖父郑汝麒的墓被盗,盗墓者张某等人被警方当场抓获,随后经相关部门鉴定,张某等人盗掘的32件随葬品为清代文物,应被收归国有。但郑氏兄弟认为,陪葬品是从自己曾祖父的墓中盗出的,理应还给郑氏家族,因此将宝丰县公安局和文物局告上法庭。2012年10月10日,宝丰县人民法院审理后,...
蓟县峰景苑项目考古发掘墓葬分布 二号墓出土的疑似铜缕玉衣片 连日来,蓟县小毛庄村考古现场引起广泛关注。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日前对外宣布,天津蓟县小毛庄汉墓群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在发掘出的7座东汉墓葬中,二号墓被确认为天津地区发现的两汉时期最高级别的墓葬,也是目前已知全国唯一使用方形藏阁的列侯等级墓葬。 本次发掘的小毛庄汉墓群位于蓟县城关小毛庄村南,考古...
7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古代古墓的挖掘很多未取得很宝贵的结果,很多墓葬被破坏的很严重,考古学家在河北赞皇西高村2000米的岗坡上挖掘发现了一处西高墓群,据考察这个墓群是“北朝四大家族”之一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据悉,该墓群出土随葬品150余件,种类包括陶俑、青瓷器、陶器、铜器和墓志等。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组合清晰,纪年明确,可谓“北朝墓葬研究的标尺”。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墓葬中出现了一...
7月9日,由新疆考古研究所与阿勒泰市文物局联手进行的阿勒泰市乌拉斯特库区的古墓葬抢救性发掘结束,考古工作人员初步断定为距今2000多年前的游牧民族墓葬。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胡兴军说,此次发掘墓葬8座,出土文物有7件,初步推测这个墓葬大概是早期铁器时代到西汉,也就是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其中挖掘的编号M6的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在墓葬的北边殉葬有一匹马,墓室出土有陶器、铜器和金箔...
记者7月9日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近一个月的钻探与发掘,该所考古发掘队确认固原南塬一处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壁画墓,且规模较大。该墓葬形制为隋唐时期流行的等级较高的墓葬,据初步推断,该墓葬主人应具有较高身份和地位。 据了解,固原南塬墓位于固原市原州区西南开城镇王涝坝自然村与寇庄自然村交界处。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这里曾发现过汉代、北周、隋唐时期墓葬。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北周李贤墓、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