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坪子墓地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6月13日,昭化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昭化大坪子汉墓考古发掘详细情况向外界通报。历时半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昭化区的大坪子墓地主要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截止目前,已发现墓葬79座,其中以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土坑木椁墓为主,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各类随葬品1100余件(套)。 2013年12月初,昭化古城一工地施工现场(昭化镇城关村大坪...
挖掘出的古墓 墓主人穿的布鞋 12日中午,湖口火车站对面一处建筑工地内,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一座四连棺古墓。13日下午,经过九江与湖口两地考古人员现场对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初步判断其为一座明末清初墓葬,并带有显著的南北方墓葬风格的特点。 工地上发现一处四连棺古墓 13日14时许,记者一行赶到湖口火车站对面一处施工工地,只见工地上一辆正在工作的挖掘机附近,聚集了不少围观居民,现场已经拉起了...
墓葬群发掘现场俯瞰图 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发布了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一组大坪子,一个在建工地发现的大规模秦汉时期墓葬群的初步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已发现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随葬品1100余件(套)。这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迄今发掘的秦汉时期最为重要的墓葬群之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认为,墓葬群的发现,说明昭化古城或为中原文化入川的起始地、秦汉时期川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6月1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墓室进行发掘清理。 这是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的文物(6月12日摄)。 这是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的墓志(6月12日摄)。 近日,两座古墓在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南一建筑工地被发现,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两座古墓中,一座为明代天启五年骠骑将军辽东副总兵祁公墓,另一座为大明万历三十年九月神枢营右副将署都督佥事宣府山西副总兵祁允楼墓。 出土有墓志、绸带...
记者13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12月于广元市昭化古城发现的大坪子墓地,经研究论证为迄今川内发掘的最为重要的汉墓群之一,其土坑木椁墓及出土文物印证了秦灭巴蜀以后,大量移民入川时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融合。 “此次考古发掘,我们主要采用了布方与整体揭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截至目前,已发现墓葬79座,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随葬品1100余件(套),以陶器、青铜器居多,另有少量金器、银器、瓷器、...
6月12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墓室进行发掘清理。近日,两座古墓在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南一建筑工地被发现,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座古墓中,一座为明代天启五年骠骑将军辽东副总兵祁公墓,另一座为大明万历三十年九月神枢营右副将署都督佥事宣府山西副总兵祁允楼墓。出土有墓志、绸带銙、陶器、瓷器、铜器、丝织品等文物30余件。两座古墓的发现,对研究蔚县明代晚期兵备制度以及北方社会、军事、文化等领域有重要研...
6月11日上午,在南靖县靖城镇古湖村石质山上,又有三块古墓主高静吾墓葬石构件和墓前矗立的一根断残石狮柱被发现。石构件长296厘米,宽36厘米;断残石狮柱高100厘米,断残狮高46厘米。 在原墓址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块漳州到目前为止最长的半截墓碑,长5.6米。残碑上镌刻着:“吾高公 慈懿蔡氏 茔。会魁翰林院检;主考孝子克正,湖游戎转漳州;士授通判朝彩等营造,举人授广东惠州府同知分试官曾孙维桧、维桢等...
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受省文物局的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合葬为主,另发现有一座四人合葬墓,较为...
今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大同将举办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公众可参观60多座古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触摸古代文明,了解大同文化历史。 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时间为6月14日、15日每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3时至6时。据介绍,开放的60多座古墓葬中28座为北魏墓葬,这60多座古墓葬都是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今年4月开始发掘的。
福山区青龙山挖出的西汉早期墓葬,墓穴长3.3米、宽1.5米。 陶罐制作精美 山东烟台福山区青龙山文化公园是福山区倾力打造的区域性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正在施工中的王懿荣广场位于青龙山文化公园南侧,新文化广场施工中,“抠”出汉代墓葬:在5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16件陶壶、陶罐、陶盘、铜镜、铜钱、铜带扣、古剑等文物,其中2000年前的“熏香炉”亮相。 施工:不到一平米挖出3个陶罐 10日早8点半...
今年6月14日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切实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同市将于6月14至15日举办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届时,广大市民可参观60多座古墓葬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触摸古代文明,了解大同文化历史。 此次活动由市文物局主办,市考古研究所承办,市文物监察大队协办,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旨在向公众展示该市近期重要考古发现及收获,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
7日下午,成都市新都区新桥村一村民在挖沟渠的时候发现用青砖砌成的“方盒”,盒内还有一些疑似人骨化成的白色粉末。这让附近的村民不知如何是好,赶紧给当地文物管理所打了电话。当晚,工作人员对挖掘物品进行抢救性清理。 昨日,记者在现场仍能看到部分石砖和白色粉末。据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称,这其实是一个属于宋代的墓葬,墓顶早期已经被破坏,墓内死者应该属于普通平民。此类相似墓葬在成都平原内已挖掘出上千个。...
洪起畏的墓地在将军山南麓,坐北朝南,地势开阔。 今天讲这则新闻之前,我们先来讲一首诗和一个人。 “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即现在的镇江)。北骑若来,有死不走。” 读过南宋史的人估计对这首诗都不陌生,这是南宋镇江知府洪起畏,在元军大举入侵前写的。这首诗当时大书特书,到处榜贴。 时过不久,元军真的来了。写诗时慷慨激昂的洪起畏,却不战而逃。所以后来有人把诗的最后一句改为“不降则走”,来讽刺这位弃...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甘孜石渠县获悉,“科考石渠·重走唐蕃古道”专题研讨会7日在石渠县举行,与会专家交流和探讨了石渠县吐蕃石刻的挖掘与保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正式宣布在石渠县已发现疑似吐蕃墓葬,目前还在再次考证中,此项发现可能将成为全国首例吐蕃墓葬发现。 据介绍,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部唐蕃古道走向,对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再次进行考证,2014年5月底,陕甘青川藏五省份考古院组织了“唐...
万某为牟取不义之财,将目光盯在了古墓文物上,伙同他人盗掘位于杞县内的古墓葬,结果“淘宝”未成,却被杞县人民检察院以盗掘古墓葬罪提起公诉。 今年1月初,得知杞县境内有古墓葬后,万某便产生了盗掘古墓葬卖文物发财的念头。3月15日22时许,万某等人携带铁锨、绳子、手电筒、袋子等工具来到事先踩好点的杞县老汶村,趁夜深人静之际,对该处古墓葬进行盗掘。谁料3月16日1时许,当这群盗墓贼正实施盗挖时,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