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很高兴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欢聚一堂,参加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共同探讨西藏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如何紧密结合,实现更大的发展。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世界屋脊”之称。在这片神秘美丽的土地上,高山巍峨,山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自然风光雄浑壮美、奇异瑰丽,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孕育出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高原文化。从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美轮美奂的壁画、...
国庆假期市内哪里值得游?不妨来合肥非遗园看看。这里不仅邀请了数百位非遗传人现场秀技艺,还将为市民展出私人飞机,市民可低空飞行来过把瘾。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文广新局获悉,首届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将于10月5日至7日在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举行,来自安徽省、江西省的300多位非遗传承人将齐聚合肥,为市民带来精彩的技艺表演。 展会期间,手工艺技艺大赛、艺术设计大赛、风味小吃展、非遗文化大...
第七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南开区于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天津民俗文化博览园举办妇女手工编织“赶大集”暨妇女手工编织作品展示展卖活动,此次活动由区妇联主办,旨在展示妇女手工编织精致秀美的创意文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市妇联副主席周路,南开区副区长罗进飞出席活动。 此次展卖品涵盖钩织、串珠、丝网花、十字绣、布艺、创意环保作品等6大类1000余件。此次展卖活动紧扣“弘扬...
论坛现场 2014年9月18日下午,【雅昌圆桌】“保护与传承——象牙制品该何去何从”在798艺术区雅昌艺术中心举行。本期邀请的嘉宾有中拍国际瓷杂部经理田岩以及《艺术品投资》栏目总策划、收藏家方书华,由雅昌艺术网主编郑晓芬担任本期【雅昌圆桌】主持人。 雅昌圆桌:保护与传承——象牙制品该何去何从 时间:2014年9月18日14:30 嘉宾:中拍国际瓷杂部经理田岩 《艺术品投资》栏目总策划,收...
知名画家萧海春谈松江山水与海派书画 说起海上画派,一般都是从任伯年、吴昌硕谈起,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存世最早的晋墨——陆机《平复帖》,还是元明书画大师赵孟頫、董其昌都与上海松江有着极深的渊源。 沉潜于传统经典数十年的知名画家萧海春近日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建成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教学、交流等功能的大型工作室,他将之命名为“九峰三泖”。萧海春昨天在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命名为“九峰三...
主题为“收藏就是时尚”的2014(第十八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11月13日至16日在世贸商城(兴义路99号)隆重举行。 本届上海艺博会参展商——传承艺术中心,是一个成立于 1990 年的“画廊老将”,十五年来坚持走专业经纪路线,致力于推广中国老中青三代的优秀作品,在众多的画廊里独树一帜。 犹如他的名字——“传承”,传承艺术中心一手推广年轻现代艺术家,一手守住前辈的艺术资产,以双管齐下的策略...
展览的“重写”部分呈现的是以黄公望山水为名义的“再创作”。 分隔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2011年在台北故宫首次“合璧”展出,曾引起海峡两岸对于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关注。黄公望被尊为“元代四大家”之首,即便倪瓒也以“老师”称呼之,到如今,黄公望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660年了。 在黄公望的家乡,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承办,常熟美术馆和庞薰琴美术馆为参展...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在广东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这句俗语既生动道出了当地人重义敢先的精神,也给汕尾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汕尾一面临海,陆地与惠州、河源、梅州、揭阳接壤。千百年来,岭南文化的三大分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给汕尾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印记,也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的聚宝盆。 南方报业1+X采访组日前深入汕尾采风,走读汕尾...
亲子嘉年华、中外摄影海报展、复古体验、非遗展演……这些颇具时尚及文化气息的活动,即将出现在9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2014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成为诸多中华老字号延续传承的新探索。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组织者将联手老字号“宝大祥”共同组织亲子嘉年华活动,在展会现场开辟宝宝爬爬赛区、乐高DIY、魔术DIY、儿童摄影、魔术秀等活动区,将中华老字号文化向年轻一代传播。 博...
9月19日上午,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理事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由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等12名成员组成的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理事会,将成为福田非遗文化传承与推广的“主心骨”,为福田文化馆·非遗主题馆的发展“把脉”。 据介绍,“文化事业项目理事会制度改革试点”是2014年福田区委区政府改革试点项目之一,选取福田区图书馆、非遗、书画、舞蹈、戏剧等主题文化馆,全面...
渤海早报记者来到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佟守本恰好刚给几位学生上完课,于是在课堂里跟记者聊了起来。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从北京的民间小曲演变而来,在京、津、冀广为流传。据佟守本介绍,相传相声前辈恩培(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外祖父)进宫为慈禧太后表演,慈禧太后对他唱的小曲很欣赏,称他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贤良,颂扬的是国泰民安,于是赐名“太平歌词”,还御赐一对竹板用以伴奏,这对“御赐板...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周依俏)2014年9月7日,迎来北京图书节的最后一天,在有声文化遗产展台前,出现了一位老者,他就是北京地区的太平歌词的传承人,王双福先生。小编借此机会,倾听了非遗传承人对音像遗产保护的看法。 太平歌词起源于北京的民间曲艺,唱词明快生动,题材多描述京城市井文化,表演者多为街头艺人,后来这种曲艺形式被相声艺术所吸收,融为“说学逗唱”中的“唱”,更广为流传,传承至今。太平歌词...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传统戏剧的"脆弱性"变得尤显突出。事实上,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已经证明了任何一种元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戏剧保护和发展的契机和危机。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剧变得越来越脆弱,城乡人员流动带来的戏剧观演关系的失衡,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娱乐消费的取舍,城市商业中心的新旧更替带来戏曲演出环境的改变,城市文化建构中对于传统演剧生态的忽视和改变,这些因素都为传统戏剧的合理存在和有...
西藏林芝地区真巴村村民桑姆有一台老式木棱织机用来织藏族贡布材料氆氇,她织好的氆氇被送到附近的加工坊,由其他村民加工成半成品、成品,最后通过一家公司进入市场。 如今,真巴村的79名女性都有了和桑姆一样的工作,她们每人每月可获得3000元至4000元的收入,这种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探索,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更多思路。如今,林芝地区珞巴族的服饰与织布制作技艺、朗县金东乡的藏纸工坊与墨脱门巴...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共有省级非遗名录2项,市级非遗名录12项,县级名录39项。经调查摸底、乡镇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日前,全椒县公布了王玉昆等31人为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