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一个划时代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让人惊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元釉里红的存世量稀少。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而有自身的装饰特色。由此而言,不少资深的收藏界人士都认为,元釉里红的价值是可以与元青花的价值相媲美的。 何满光先生珍藏的此罐为典型的元代卵白釉,釉色滋润,白中微泛卵壳青...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而元代的统治者尚白,只有汉民族才尚红。为什么它会出现在元代?这是笔者学习研究历代瓷器的演变过程才弄明白的一个问题。元代作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上面已经提到。关键是元代的历任君主没有听说和记载过有那一位对瓷器情由独中,这与他们的民俗和个人文化修养有关。因此,元代无官窑不是没有道理。从五代的周世宗开始有官窑“柴窑”到宋代的赵佶的“北宋官窑”以及到后来的明清时期在景德镇设立官窑都与皇帝的喜...
随着中国民间元青花瓷器藏品的探索研究不断深入,中国民间收藏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的课题也引起重视与关注。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是比元青花更为稀少珍贵的元瓷品种,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该品种藏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而中国民间收藏者却通过种种辛勤的努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釉里红(红釉)瓷器,但绝大多数得不到社会承认,需要我们作进一步鉴别、确认及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笔者认为,这...
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在工艺流程上和青花瓷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用铜作呈色剂,青花用钴作呈色剂。从装饰方法和绘画纹样看,釉里红和青花也几乎完全相同,可以说两者是共生的。 元代中后期,在青花瓷渐渐成熟的同时,釉里红工艺也有了进步,已能烧出纯正的红色。由于釉里红对烧制温度和窑中气氛要求严格,大多数元代釉里红偏黑灰,红艳欲滴者很少,这样就限...
元代制瓷业是宋,金制瓷业的继续和发展。元瓷夹在宋和明清两个制瓷业高峰之间,过渡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宋、金时期的一些名窑,如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的传统产品仍在继续烧造,特别是龙泉,青白系诸窑,由于外销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另一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镇又正式烧出了青花,釉里红,钴蓝釉,铜红釉,卵白釉等新品种,为它日后成为瓷都奠定了基础。钧窑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
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氛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胎釉特征与同期青花器物的胎釉特征一致,但器型较少。由于釉下红彩烧成难度很大,图案常有晕散现象,因此釉里红器物的纹饰也比较简单。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 在国内外传世的元...
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转折点。这个时候传统窑址的生产并没有完全停顿,但产品质量较粗犷。这时候比较重要的是景德镇的崛起。景德镇这时候烧制成功新的品种的瓷器、青花,成为后来明清的主要瓷器品种。因而完全改变了中国瓷器的生产面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候由于外销需求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更加成熟。首先我们来了解传统瓷窑在元代的发展、生产情况 ...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钴为着色剂,罩透明釉高温烧成便呈美丽的蓝色。而釉里红也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铜为呈色剂,装饰和烧成工艺和青花一样。这种将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便称为青花釉里红。 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不是一件容易的...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均窑的紫红斑釉。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它可单独装饰,也可把青、红色料结合使用。釉里红呈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釉里红瓷和青花瓷一样,是景德镇元代陶工的杰出创造。它们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制作、装饰题材与画风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可谓一对惹人喜爱的孪生姐妹。然而,由于釉里红有严格的煅烧条...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碗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碗。高9.2cm口径22.4cm足径9.1cm该碗胎釉细腻,釉里红呈色鲜艳,碗外壁绘三尾釉里红鳜鱼。底足内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是雍正官窑器中的精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元 青花釉里红鸳鸯砚滴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钴为着色剂,罩透明釉高温烧成便呈美丽的蓝色。而釉里红也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铜为呈色剂,装饰和烧成工艺和青花一样。这种将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便称为青花釉里红。 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历来被人们称为瓷中瑰宝,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艳红征服了所有的人。“釉里红”创烧于宋,发展于元,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釉里红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的烧制难度极高,古代瓷工在制作釉里红瓷器时,要先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色后,再进窑在1300°C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由于釉里红...
宣德一朝在位时间仅为十年,但却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瓷器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可观的,后人对于宣德朝的青花、釉里红、红釉、甜白釉和仿官、仿哥瓷器,都是推崇备至。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宣德釉上彩瓷更加引人瞩目。 此件高足杯是宣德时期著名的釉里红品种,其敞口、弧腹,下接高足。平砂底,杯身外以釉里红装饰,釉里红色泽明亮艳丽,所绘三尾鳜鱼,头圆而尾大,皆采取了涂抹的绘画...
釉里红鱼盘 邮电部1991年发行过一组(六枚)中国瓷器邮票(T166),其中第五枚为现代“青花釉里红”鱼盘。这种鱼盘市场上较为多见,由于存世物品甚多,市场少见仿品,但精品、妙品也少有。 笔者收藏的这件“青花釉里红鱼盘”,口径为26厘米,圈足“鱼背露胎”,内外施釉,釉洁而莹润,盘内绘青花釉里红水藻鱼纹,青红互映,栩栩如生。此盘虽为晚清至民国民窑烧制,但青红两色均发色纯正、鲜艳,较为难...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口,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藏瓷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