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藏品投资网2017-10-12 讯 瓷话 · 2017何炳钦陶瓷艺术作品展 举办单位: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景德镇陶瓷大学 承办单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舘 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江西省陶瓷协会 协办单位:景德镇美术家协会 上海何炳钦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 策展人: 秦锡麟 执行策展人:吕品昌 ...
大约在七八年前,朋友从日本拍回来一只清康熙釉里红橄榄瓶(见图)。此瓶通高41.5厘米,口径8.5厘米,腹径18.5厘米,足径10厘米。整瓶器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纯正。 现时大家认识的橄榄瓶,是雍正时期定形的撇口长颈、肩颈内收、腹部鼓凸、瓶底外撇的清代流行器型。然而此瓶与雍正时期定形的橄榄瓶有所不同,口沿微撇,似有撇了又收的感觉,颈部略短,鼓凸偏上,重心略向上移,器型似有梅瓶、花觚、观音尊、...
这件乾隆青花釉里红喜鹊登梅纹大盘(见图),口径27.7厘米;盘面上画有四只喜鹊和几枝梅花,构图疏朗,喜鹊体形浑圆俊俏,各具姿态;梅干枝条笔直干脆,浓淡相间,梅花勾笔描线用笔勾勒,花心内点染釉里红;梅枝为一笔点染画法,线条恣意纵横。整体绘图给人以清雅素淡之感,表现出民窑瓷器纹样装饰用笔敢于恣肆的特点,而这也是官窑瓷所不具备的。美中不足的是,此盘有两处开裂,由锔钉修补痕迹。 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
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碗。高9.2cm口径22.4cm足径9.1cm该碗胎釉细腻,釉里红呈色鲜艳,碗外壁绘三尾釉里红鳜鱼。底足内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是雍正官窑器中的精品。现藏上海博物馆。 粉彩莲花纹盖碗。通高9.6cm口径11.5cm足径4.6cm该碗将整个器形装饰成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纹细腻规整,色泽娇艳柔美,口沿、纽等部位装金,碗底有“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是道光官窑瓷...
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钧窑、磁州窑、霍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在前代的基础上,仍继续生产传统品种。而且因为外销瓷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制胎原料的进步,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变形,因而能烧造出颇有气势的大型器物。再者是高温颜色釉瓷的烧造成熟,结束了元...
罐高21厘米。釉里红为瓷器高温釉下彩品种之一,元代创烧,系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于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由于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呈现红色,因此,釉里红器的烧制,对窑室气氛的要求十分严格,容易走色或烧飞。元代釉里红多数没能烧好,颜色不纯,有的是浅红色,有的呈黑红色和黑灰色,而且很不均匀,成功的只是极少数。1974年在江西景德镇市出土的(后)至元四年(13...
釉里红瓷器有三种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纹,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条件比较严格,往往会产生飞红的现象,所以用细线条描绘图案花纹的釉里红器烧成比较困难。二是釉里红拔白,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图案花纹部位,或在该部位上刻划出图案花纹,用铜红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烧成后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之中以胎釉的本色显现出来。三是釉里红涂绘,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
釉里红瓷器,是在宋代钧窑窑变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上)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在高温中烧制使其呈现出娇妍而沉着的红色。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二是釉里红拔白,三是釉里红涂绘。涂绘釉里红,是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用铜原料涂绘出图案花纹。在瓷胎上绘制的图案,要远比刻画、堆塑随意得多,表现也更具...
贵族釉里红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
仿元釉里红开光花鸟罐 历来元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倾倒,这主要取决于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以钴、铜着色剂为釉下彩绘瓷器的先河。但是,我们在喜好元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同时,要以平常心态去正确认知它,否则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最近几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多次元代彩瓷研讨会和藏品鉴定,看后的确令人担心,有的藏家收藏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用几卡车也难以拉下,并声称:“我的...
图中所示是一只清中期青花釉里红瓷盘,直径23厘米,敞口圈足,砂底无釉,器型周正,胎体坚实,釉质紧密,盘子内的图案以写意手法绘就,全图生动简洁,富有情趣。一株老梅树下,为一块坚硬的岩石,树石上下,分别是四只喜鹊,其中两只栖息在山石上,一只栖息于梅树底部,另一只喜鹊盘旋在枝干间飞翔,从喜鹊的嘴型观察,它们似乎还在亢奋啼叫。看其画意,能知表现的是“喜鹊登梅”情景。 喜鹊登梅是传统艺人乐意表现的吉祥...
有一句俗语:大器难成。即缘自“釉里红”器皿的加工。古人喜好之朱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红很不同,色泽清雅而略偏橘红色,若是用了大红,就俗了。 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也许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陶瓷市场有很多赝品,还需自己懂得鉴赏。 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
釉里红的工艺方法和青花完全相同,都是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区别在于青花用钴料为呈色剂,而釉里红用铜料为呈色剂。 里目前发现的元代釉里红,大体可以归出这些特征:胎骨一般比同期青花粗,前期龙纹白胎为多,元末有白胎。器物见明显的旋削痕和接胎痕。釉层早期的淡青白色或灰白色属影青釉,透明度高,有玻璃质感。元末见卵白釉浅红油状青白釉,不见同期大型青花瓷上的透明白釉。呈色不稳、浅红、红和深...
清代釉里红的烧制,经康熙、雍正、干隆三朝的高度发展,至嘉庆朝已经趋向停滞保守的状态,烧造数量明显减少。嘉庆初期,因乾隆皇帝为太上皇,故一切因循旧制,包括瓷器的生产,且有些瓷器还署乾隆款,故其制作方式与前朝无大的差别。随着清朝步入中期,一方面嘉庆皇帝崇尚节俭。另一方面,清王朝在各方面也不如以前。官窑瓷器方面,随着唐英的离去,御窑厂取消督陶官的制度,改由地方监管,故瓷器烧造不仅花色品种减少,而且烧造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