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釉瓷器型多样、釉色独特,时而展现恬淡娇嫩之美感,时而变换温润淡雅之风韵。《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一直以来,黄釉都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而黄釉瓷器则成为明清皇室的独享瓷器。近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藏家眼中,黄釉瓷器越发娇艳润泽,亮丽可人。或许,在市场的不断发掘下,它的价格终将与其等级相匹配。 黄釉一般分为“浇黄”和“柠檬黄”两种。明清时期...
明式家具质朴简洁、豪放规整,清代家具工艺精湛、雍容典雅。 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极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黄花梨木家具,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明末清初由于黄花梨木匮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制作。紫檀木家具大件甚少,木材宽一般不过八寸,木材材质好,雕刻的较少,不做镶嵌。据行家介绍,紫檀木木种就有十几种,根据不同的材质,其价格差别较大,最昂贵的为金星紫檀。 清中期...
中国明清家具被现代人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人艾克就迷上了中国明式家具,并于1944年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此书引起海外人士对中国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潮。1985年,我国著名古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编撰了《明式家具珍赏》,此书经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后,立刻在香港引起轰动。1991年,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家具收藏组织——中国古董家具研究会。1993年6月,上海收藏欣赏联...
明清五彩瓷是景德镇窑在宋、辽低温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五种彩料为主,按照花纹的需要施彩,在700℃——800℃的炉中二次焙烧而成。 明代五彩多以色彩浓艳取胜,纹饰豪放,线条粗犷、繁密,填彩太满不很准确,颜色常常溢漫出廓,使纹饰显得模糊,透视感较差。 清代五彩以柔和为贵,透视感强,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一扫明代嘉靖、万历之重色彩而不细究形貌的粗率画风,施彩大...
明朝瓷器输出主要是沿着元代以来开拓的贸易航线。特别是郑和八次远洋航行的路线。不仅海路输出,从陆路输出也不少,沈德符的《野获编》生动地记载了中国瓷器从陆路输出的情况,其特殊的包装方法,表明了陆路输出瓷器的艰辛和贩瓷商人的智慧。他说:“鞑靼、女真诸部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以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余初怪其轻脆,何以陆行万里。即细叩之,则初买时,每一器物纳沙土及豆麦少许,选数个辄牢缚成一片,...
黄釉瓷器型多样、釉色独特,时而展现恬淡娇嫩之美感,时而变换温润淡雅之风韵。《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一直以来,黄釉都是明清时期皇家的严控釉色,而黄釉瓷器则成为明清皇室的独享瓷器。近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藏家眼中,黄釉瓷器越发娇艳润泽,亮丽可人。或许,在市场的不断发掘下,它的价格终将与其等级相匹配。 黄釉一般分为“浇黄”和“柠檬黄”两种。明清时...
广彩爱尔兰纹章盘(雍正) 大航海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双方及其商贸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瓷器贸易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 瓷器、丝绸、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常见的中国外销商品。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推算,18世纪流入欧...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文物世界》2016年3期刊发的《深圳博物馆藏明清买地券考释》一文中两方买地券的释文进行了校补,并指出黄氏、曾文氏买地券中反映的停柩不葬是明代较为普遍的现象,纠正了作者提出的停枢时间长是二次葬的观点。 关键词:买地券 停枢不葬 二次葬 作者单位: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00
10月18日,安吉生态博物馆与天一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金石遗音——明清刻石珍拓展”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展品六十一件,以天一阁所藏明清刻石的拓片为载体,将碑帖的收藏、文化传播、历史传承及本身制作工艺相结合,综合展示碑帖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展览持续至12月18日。 碑帖,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自宋以来,金石碑帖成为学人雅士的重要收藏。其对中国传...
10月16日,包括清《随园菜谱》、民国《烹饪实习目录》等在内的5017册老菜谱,在河北省保定市开幕的京津冀餐饮高峰论坛集中亮相,吸引众多专家和餐饮大佬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已经发黄或破损的不同装订和版本的老菜谱,整齐摆放在近20米长的展台上,其中不乏历代烹饪名家的手抄本。 据该批老菜谱收藏者、中国首家非遗菜品传承人、保定市直隶官府菜研究会会长梁连起介绍,1985年,师父曾送给他一...
五彩瓷的五彩,是黄、青、白、红和黑色,也是多彩的意思。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 五彩斗绚在明清 经历了漫长的时光,釉质晶莹剔透、色彩丰富自然的五彩瓷器诞生了,从原始瓷器到青瓷,从青瓷到白瓷,从白瓷到彩瓷,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走了近2000年的历程。 从青瓷到白...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
明明视金榜题名为毕生最大抱负,后来偶然闯入医生行业却无以自拔。在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涂丰恩看来,这是300多年前明清时代众多医生的心理与从业轨迹。《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中,涂丰恩以明代吴楚和孙一奎两位医生的从医案例记载为主线,融汇诸多文字史料,试图为读者还原明清时代的医患关系。 生活在十七世纪的吴楚,一次“临时抱佛脚”,仅凭一个晚上翻阅医书,便治愈了染上重病的七十四岁老祖母,由...
明初期,再续青瓷辉煌 古文献记载,龙泉窑“烧造地点在处州(即现丽水市)龙泉县一带,开创于三国两晋,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南宋至元属鼎盛时期,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 宋元为龙泉窑鼎盛时期已属共识,无论中外博物馆还是浙江龙泉当地的古窑址都有丰富的藏品、标本。1991年9月,在四川遂宁市全鱼村发现以龙泉窑青瓷为大宗的南宋窖藏近千件瓷器;1976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