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的竹雕作品,品种以笔筒、香简及人物陈设品为主。由于竹制品不易保存,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以考古发掘的残器、残片居多。下面我们来说说明清竹雕笔筒如何鉴定? 竹雕笔筒 现存古代竹雕作品以明、清两代制品居多。这一时期,竹雕制品从日常生活用具,逐渐发展为兼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工艺品,其中还确一些为纯艺术性的陈设品。 明代笔筒构图简净、饱满,线条道劲,技扶上以探浮雕和透雕为主,刀工淳厚老到,整...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身前·身后——嘉兴博物馆馆藏明清考古出土文物展”当天在该馆三楼禾缘展厅开幕,并将持续至6月21日。今年是嘉兴博物馆建馆60周年。此次展览旨在展示嘉兴博物馆抢救性保护明清墓葬的成果,并拉开建馆6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 本次展览从嘉兴博物馆抢救性清理的16座明代墓葬和5座清代墓葬中挑选120件(套)出土文物予以展示,分“事死如生”、“舒服奢华”、“慎终思远”三部分...
2018年,嘉兴博物馆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六十年间,嘉兴博物馆一直执著地追求着,一直努力地前进着,践行着博物馆的责任和使命。 六十年间,嘉兴博物馆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主动融入到省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配合经济建设积极开展抢救性考古工作,尤其是独立开展明清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然明清墓葬发掘之脏之臭之累,不可言喻,但...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走进今天的嘉兴博物馆,一场身前·身后——嘉兴博物馆馆藏明清考古出土文物展正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180余件文物,分为三个单元:“事死如生”单元展出碗、木筷子、木枕头、照面用的铜镜、铜钱等生活用具来折射出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的社会面貌;“舒服奢华”单元展出衣着配饰,明代服装的特点回归汉制,端庄、严谨、大方,特别是丝织品门...
元代造型大多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餐具、茶具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釉黑红大碗有的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黑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至4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常见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
清末青花杂耍人物将军罐 清康熙青花冰梅罐 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釉品种丰富多彩,“其彩色,则霁红、矾红、霁青、粉青、冬青、紫绿、金、银、漆黑、杂彩,随意而施”(朱琰:《陶说》)。 明代瓷器发展的高峰在永乐至宣德这33年中。以青花瓷为例,首先是改变了元代青花瓷形大、体重、胎厚的风格,变得薄厚...
华艺国际2018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0-23日在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将为藏家朋友们呈现多个门类逾1300件精彩拍品。5月21日预展现场,华艺国际有幸邀请到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女士为我们带来一场“明清书画名家作品赏析”专题讲座,欢迎广大藏家与艺术爱好者届时参与。 专题讲座:明清名家书画作品赏析 明清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从明初雄健恣...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颇为频繁,保留下来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土地契约文书。目前,在安徽、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数量巨大,内容涉及土地占有、土地赋税、土地权利移转、租佃关系等,充分展示了明清土地交易的历史图景,为深入了解明清契约的履行和经济社会运行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珍贵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规范三重保障...
元朝时,制墨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和宋代相比并没有太多的艺术创新。徽州仍是传统的制墨中心。随着油烟墨产量的快速增长,松烟墨开始渐渐被油烟墨取代。在制墨工艺上,工匠们除了追求精湛的墨艺之外,也更注重墨的艺术性。元代陆友所著《墨史》是研究制墨史的一本重要著作。 明代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制墨作坊,制墨产业规模化、正规化,墨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品种较前代有很大的提升,也促进了制墨品牌的形成。当时开墨...
唐代墓室局部出土器物 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考古有了新发现。北京市文物局透露,该区域新探明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内发现大量烧制完成且摆放整齐的青砖,直观地展现了汉代砖窑的形制、烧制手法及烧砖用途。 338座墓葬跨越汉代至明清 通州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的北部,占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距离201...
瑞安市邮电北路施工现场最近挖出两个青石雕件,根据石马石虎的花纹、雕刻工艺、形制等特征,初步判断石马制工年代为清朝,石虎制工年代为明朝。 石马(立马),青石质,残高0.9米、长1.1米、宽0.4米,石马颈部至头部及左半边马尻已缺失,马鞍及马镫基本完好,汗垫如意垂带,雁衔芦图纹,四周置回纹;石虎(蹲虎),青石质,高0.8米、长0.5米、宽0.4米,前肢及底座前部已缺失,石虎呈半蹲姿势,五官、胡须...
近日,通州区潞城镇棚改工程中发现的汉代马蹄形窑址,烧制完成的青砖整齐排列在窑床上。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通州区考古又有新发现。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考古人员最近发现多座汉代至明清墓葬,其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较为罕见,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完成考古勘探面积还仅占整个地块面积的一半,考古队员...
“乡贤柯国宏已经确定认领,目前我们正在商讨具体细节。”4月12日,龙游县塔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晓斌欣喜相告,自塔石镇发出乡贤认领认养古建筑倡议书之后,已有不少乡贤表达了自己想要认养古建筑的意愿。 出生于塔石镇柯泉的柯国宏,目前是浙江凯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那些粉墙黛瓦马头墙、青苔小巷里承载了他儿时的记忆。 塔石镇泽随村地处龙游北麓,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名村。7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