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我国的陶瓷历史中,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局面。"南青北白"代表了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北白"的代表窑口就是当时著名的邢窑。邢窑位于今河北省内丘、临城县一带,它始烧于南北朝时期,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唐代中期,是邢窑白瓷工艺和技术的鼎盛期,成为风靡一时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对于邢窑白瓷也有"类银、似雪"的赞美。邢窑白瓷的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河北省沧县郭村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物品为研究唐代沧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墓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座墓葬是当地一名村民在开挖地基时发现的,位于郭村西南方的一处台地上。文物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查推断,这是一座唐代圆形砖室墓。 墓葬内出土青石墓志一方,白釉执壶、黄釉钵(已残)、塔式罐底座(已残)各一件。墓志长38厘米、宽36厘米、厚10厘米。铭文记载这座墓葬为“唐义昌军长...
日前,铜陵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报告,证实我市新发现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葬的发现,对进一步探究铜陵地区宋代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 据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2月9日上午,接市亚星焦化厂汪学军报告,在亚星焦化厂新址工地B110通廊附近发现了古代墓葬,并立即停止施工,等待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到来。闻讯后,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奔赴现场察看,并随即进行清理发掘。该墓呈东西朝向,距地表深4米左右,墓残...
出自北宋定窑的白釉执壶,外撇杯口,壶把捏塑绳纹,极为少见;腹部浅浮雕三层莲瓣纹,刻划凝炼大方,是典型的定窑装饰风格;通体银装素裹,透明釉略闪微黄,行内俗称“象牙白”,饶有意趣。 这种执壶的造型、纹饰与当时的银制执壶如出一辙,曾广为官宦之家乃至宫廷所使用。靖康国难,大批皇室珍宝被劫掠到北国寒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种定窑执壶在当年的金国重镇黄龙县偶有出土,可惜大都破损残...
5月12日,在市三中操场和铜官山区后冲社区第一村民组一齐姓居民房屋旁,发现古代墓葬。经市博物馆有关人员现场发掘清理,两座墓葬共出土了执壶、碗碟、油灯盏等陪葬物品共13件,经市考古人员初步鉴定,这两座墓葬的年代为宋代,距今约有1000年左右。 5月11日,市博物馆接到村民报告,称位于铜官山区扫把沟街道后冲社区第一居民组的一户住宅旁发现了古墓,该馆便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勘测。该墓位于一片小山坡上,紧挨...
【名称】 明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 【类别】 瓷器 【年代】 明代宣德年间 【文物原属】 宫廷御用瓷器 【文物现状】 现藏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27.5cm,口径6.2cm,足径10cm。 壶体为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一侧有弯形长柄,柄上有小系,另一侧附长流,流与颈间有云板相连。流、柄、口高低相若。壶盖扣合于壶口,盖面拱起,上饰宝珠钮,可与柄上的小系用绳相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