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点彩执壶点彩执壶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最初的造型由青铜器发展而来,作为一种酒具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日用生活器皿,执壶在唐宋元明清的各个窑口均有烧造,且极具时代特征。唐前期器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鼓腹,假圈足。唐中晚期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 蚌埠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唐代长沙窑点彩执壶(见图)。该壶口径5.5厘米,底径9厘米,高28...
建窑,亦称 “乌泥窑”。其窑址建在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因宋时属建州建安县,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安窑。建窑属于建州文化中的一部分,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 近日,杭州国尊有幸征集到一尊精美的建窑执壶,此执壶高26cm,呈撇口,短颈,鼓腹;圆底无圈足,造型沉稳,且腹上有八道瓜棱,并在中央镶嵌了一片脉络俱全的金黄色叶子,...
一名小女孩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长沙窑大执壶”资料图 笔者认为,南宋官窑博物馆馆藏的长沙窑执壶恰恰是长沙窑执壶的典型造型。有《中国陶瓷史》第220页“唐代典型器物示意图”为证。唐代执壶,不论长沙窑、越窑、岳州窑、寿州窑,其风格大同小异,但器型样式纷呈,它的尺寸、口径、圈足、颈项、腹部并无统一标准。这点同明清瓷器差异很大,明清特别是清三代官窑尺寸相当讲究,同种器型各部分尺寸基本一致。 ...
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在建工地日前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黑釉灯盏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 据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古墓距离地表两米多深,是一座南北方向的砖室墓,墓壁为单砖错缝平铺,墓砖为沟纹砖。墓室总长约6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室为穹隆顶,已经塌陷,但墓室内的摆设受影响不大。 据介绍,墓室东、西、北三个方向分别摆放棺床,北面...
仿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清乾隆,高25.5cm,口径4cm,足径10.3cm。 壶体呈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壶体两侧分置弯流、曲柄,颈、流间有云板相连。盖及柄各置一圆系,以便系绳相连。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开光内绘枇杷果,开光间饰缠枝花,近足处绘莲瓣纹,流、足墙饰忍冬纹,柄绘朵花纹。底白釉微泛青色,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执壶 长沙窑贴花舞蹈人物纹执壶。该壶造型为撇口、短颈、硕腹、平底假圈足。肩部有八棱短流。与流对应的另一侧有扁形曲柄。柄、流之间有双耳。腹部堆贴三处花纹、内容分别为单层方塔,在圆毯上跳舞的舞伎、侧立吹奏乐器的伴奏者,堆贴纹上均施褐色彩斑。器物造型大方、纹饰精美,是长沙、窑瓷器的精品,曾参加1992年全国文物精华展览。原件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件长沙窑褐绿彩花鸟纹瓜棱执壶,经鉴定系唐朝所制,侈口,粗直颈,筒形腹,腹部下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带黄。浅足,广平底。一侧的肩颈间有扁带形执把,另一侧为多棱形短流。流下绘花鸟图——一株花草及一只硕鸟,先用褐彩勾线,再用绿彩作渲染,绘出跳跃的小鸟,神态如生,意趣横溢,由此可见唐代民间花鸟的艺术风格。 此器造型完整浑厚,青釉下有褐、绿两色彩,图案线条流畅,很有唐代那种丰满旷丽,胖...
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一个名叫柯家村的山冲之间,它也有着与“哥窑”相同的故事。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这个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州,而史料中又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不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的老百姓却仍习惯...
这件执壶通体施酱釉、描金彩,纹饰精美。壶的腹部绘制着花繁叶茂的牡丹,一只孔雀立于枝头,回首眺望。壶底有青花书“富贵佳器”四字铭款。执壶出现于隋代,是一种酒器,又被称为注子、注壶。描金,始于宋代,它是将金粉与水溶合,再加入适量的橡胶水、铅粉混合,后描绘在瓷器上,经过低温焙烤,再用玛瑙等物抛光,使其发亮。这件执壶是明代景德镇仿照波斯铜壶烧造的,应为一件外销产品。
仿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清干隆,高25.5cm,口径4cm,足径10.3cm。 壶体呈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壶体两侧分置弯流、曲柄,颈、流间有云板相连。盖及柄各置一圆系,以便系绳相连。通体以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开光内绘枇杷果,开光间饰缠枝花,近足处绘莲瓣纹,流、足墙饰忍冬纹,柄绘朵花纹。底白釉微泛青色,署青花“大清干...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 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置长流,流与颈间连以横片。另一侧置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下饰回纹,颈部自上而下依次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部绘菊花纹和山茶花纹,近足处绘莲瓣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附盖,盖面绘缠枝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优美...
清 宜兴窑 连盖高10.3厘米 口径5.9厘米 腹径9.1厘米 流至柄长14.5厘米 紫砂质地。 壶身为圆角长方体,弯把,弯流,下附四饼形足。 饼形足系“陈鸣远”款紫砂壶的特征。 盖面鼓出,子口密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