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39件罗丹博物馆馆藏的罗丹作品,不仅让“思想者”重返京城,也囊括了《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巴尔扎克》等几乎全部罗丹经典的作品。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让我们有了再度亲近罗丹的机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舍维约称可以预见该展还能重现21年前在中国美术馆罗丹展出时的盛况,而“此次罗丹回顾展能为中国公众重新认识、了解罗丹的艺术注...
“两岸艺术交流展暨第三届两岸艺术新天地论坛”日前在上海黄浦江畔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来自两岸的20余位艺术家汇聚一堂,探讨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和融合等话题。 据了解,“两岸艺术新天地”论坛,是由两岸艺术界共同搭建的交流平台。2012年,首届论坛曾在上海大剧院画廊举办,来自大陆与台湾的艺术家们首次在论坛中面对面进行交流,开始探讨两岸油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轨迹,以及发展趋势的异同。 而...
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艺术境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刘奇葆强调,广...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莫过于儒、释、道,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和”之“静”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的“和”与“静”,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应该说,中国茶文化吸收了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华:儒家从中发现了兴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观、社会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观点贯彻其中。甚至,墨子思想也...
甘泉文化节?这跟吃喝没关系哦。据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广东重要的历史人物湛若水,弘扬其传统文化而专门设立的文化节。据介绍,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甘泉,是岭南心学的集大成者。 记者昨日从首届甘泉文化节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广州将于11月16日举行首届甘泉文化节,将举行包括文艺晚会、学术研讨会、书画展等10项以湛甘泉命名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另据了解,近期在清远、花都均发现了保存了...
“一蓑烟雨半残翁,长啸回头万事空。天教馀年司笔砚,狂来尤爱惹罡风。” 一首自写诗,正如一幅自画像,道出平生坎坷,寄语笔墨情怀。岭南有韩川野老蔡瑜,其人、其语、其画,皆磊磊落落,不落窠臼,不随流俗。所谓“法由象生,象因心异”,蔡瑜心中无藩篱,笔笔无定法,却笔笔有出处,不虚妄、不捏造,盖蔡瑜自称“拿来主义”,画不崇宗只尚贤,博取众长,厚积薄发。 蔡瑜丹青题材不拘一格,寒梅、淡菊、紫藤、葡萄、...
内容提要 蔡尚思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名学者。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针对当时朝野一片尊孔浪潮,陆续撰写了一批批判孔教及其现代流变的文章,并于1950年以《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为名结集出版。蔡尚思在《自序》中说,“中国的传统思想几乎就是封建思想,封建思想几乎就是儒家思想”,儒家已成为“中国大多数人民精神上最重的刑具,思想上最大的毒品”。这部著作名为“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实际上即是对儒家及...
【作者简介】方宝璋,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书画;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苏轼仕途坎坷,历任朝廷与地方职官,关心民生疾苦,多惠政,敢于针砭时弊。其著述中涉及的一些经济管理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兹择其主要者阐...
中国古代玉器历史讲究天人合一的大同思想!随着儒家思想对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影响不断加深,其学说中关于玉的政治理解也随之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共识。玉器系统也在这一时期日臻完善,形成“六瑞”“六器”职能分工各有不同的体系。“六器”出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作为天子进行对天地四极进行祭祀,祈祷国家安定...
近几年来,国内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热令有着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几近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收藏品种。而随着中国书画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投资者追捧,书画除了它所具有的欣赏价值之外,大家更多地是把它看作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 寒冰表示,作为收藏者,既要会收,也要会藏。收的是民族艺术的精华,藏的是永恒不朽的审美价值。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而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精品,如应酬之作、败...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原战乱不止。士大夫们对于神仙境界的追求颇感失望,倒是十望能在现实生活中多多享乐于是长生不老成为他们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记起了天地鬼神飨玉的“古训”加上他们的歪曲联想,创造了‘活人食玉可以长生”的思想。这一个阶段,可称为求长生冬玉阶段。 《抱朴子》说当时有一部叫《玉经》的书,专门指导人们食玉,说“服玉者寿如玉”,不过见效慢,吃一二百斤才可显出效力。具体服法“以鸟米酒及地榆酒...
楚式镜经历了兴起、发展到繁荣的过程,大约兴起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延续于秦和西汉初期。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楚式镜型是春秋晚期素地镜类中的全素镜和单圈凸弧纹镜,战国早期出现圆形透雕龙纹镜。战国中期楚镜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一路高歌,引领时尚。这一时期原有镜型继续铸制,新的镜型层出不穷,如纯羽状纹镜,以羽状纹为地的叶纹镜、多式四山纹镜等。战国中晚期之际,羽状纹地菱形纹镜、云雷纹地菱形龙纹镜以...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在其个人爱好的背后,康熙帝的书法活动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统治艺术。 从小喜好书法 康熙帝从小喜好书法,但真正开始练习时已是20多岁。康熙十年(1671年)开经筵日讲(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编者注)以来,讲官熊赐履、傅达礼等按照“帝王之学”的要求安排讲授内容,只注重《四书》讲章中的治道蕴意,而不赞成皇帝将精...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 是清人梁巘对清以前五个时代书法艺术不同时尚的概括。考其所本,大概来源于董其昌,董氏有“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之说,可见其文集《容台集》。笔者不认为,梁氏此语,是对前五代书法倾向所作的准确的科学界定;但如果说此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笔者以为当不为过。 宋代书法,与唐代相比,风气一变,史实昭然。概之为“宋...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的一脉清泉,源远流长,清净明澈,在今天,仍然极富教育意义,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中国政研会副会长李洪峰从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人物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进行了梳理。本刊从本期始,特开设《李洪峰谈古代廉政思想》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廉政,在国家层面,是一种政治文明形态;对官员个人则是一种从政品质和风范。廉政的思想观念,伴随公权的产生而产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