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7日,一位市民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当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纪念日,不少游客趁着双休日的时间来到宁夏博物馆参观宁夏抗战史料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7日,游客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7月7日,一位游客在宁夏博物馆内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为纪念“7·7卢沟桥事变”75周年,独山县人武部和文化部门联合在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集中公开展示了一批“抗战文物”。 7月7日,独山县人武部和文化部门联合在被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的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集中公开展示了一批“抗战文物”,这些炮弹、钢盔、刀枪等文物都是近年来在独山、荔波、都匀等地散落...
抗战馆工作人员整理获赠的抗战文物。记者 范继文 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7月5日,20余件抗战捐赠文物正式入藏抗战馆。包括秘鲁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公函、日军为1940年在广东澄海县战死者制作的雕像等。这些文物中既有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见证,也有日本侵略中国的有力物证。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抗战馆于2012年6月举办了主题为“不能忘却的记忆R...
7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李宗远做客人民网,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围绕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正确的对日观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宗远强调,展示抗战历史文物不等于号召反日,应本着一个尊重历史、求真的态度来看待历史。 李宗远:其实日本方面攻击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由来已久。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被西方国家一般称为民族主义教育,日本人攻击为反日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攻击为反日...
图为写有“支那事变纪念”的日军纪念酒杯。中新社发 刘震 摄 7月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抗战文物捐赠仪式,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的杨耀红和李义军将多年珍藏的抗战文物捐赠给抗战馆,此次捐赠的文物多达20余件,成为反映当年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近日,四川省遂宁市档案馆在民国第十二区专署档案中发现大量抗战时期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材料,证实了二战时期日军侵略中国、进犯遂宁铁的事实,这些材料也客观反映了遂宁军民参加抗战的历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教材。 据悉,此次遂宁市在馆藏民国档案中发现的大量抗战史料主要内容有: 一是抗日的各种宣传资料,包括成立各类宣传组织、召开宣传会议、拟定宣传大纲、印发的传单和《为宣传从军保国告同胞书》等材料;...
“日本兵是强盗,杀我们同胞,烧我们的房子,我们要把他们打倒。”27日,许一兵先生向记者展示一本“抗战课本”,以简洁的文字揭露了日军侵华罪行,表达了国人同仇敌忾打鬼子的决心。 记者见到的这本特殊课本,为油印16开线装小册子,纸质粗糙已泛黄。课本封面写有“初小常识课本”字样,共分“四十课”,包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等。每一课内容仅寥寥数十个字,非常简洁。 其中,最后三课都与抗战相关,...
最近,记者在温岭市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意外地发现一份抗战时黄岩编辑出版的《小国民》周刊,从内容看,是向当时的中小学生宣传抗战的报纸,经初步调查,这份报纸可能在黄岩也存世不多,至少在记者接触到的一些相关的书籍中,都没有提及,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A:趣味性较强的宣传抗战儿童读物 这份叫《小国民》的周刊,是当时的黄岩县政府第三科出版的,编辑者标注为:主编郭人全,总编辑张友鉴,编辑仇重、尤伯翔、卢竹均。...
6月17日上午,《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在抗战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首都博物馆等单位领导和大学生代表及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 开幕式上,抗战馆馆长沈强同志致辞,国家文物局近现代文物鉴定小组专家阮家新发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做了重要讲话。八路军老战士李振华之女李自英还现场向抗战馆捐赠了抗战七周年纪念章和美军军...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将领使用过的武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观众们在中国远征军使用过的军用吉普车前驻足观看。 设计美观、造型各异的各类抗战时期的徽章深受观众喜爱。本报记者 饶强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亮出700余件“压箱宝”,分领袖著作、抗战期刊、抗战记录、抗战日记等13个单元,以丰富的历史实物从不同角度反映全民...
导语:2012年6月17日上午,“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馆藏文物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本次展出文物数量之多,共精选馆藏文物7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展览展出至7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刘超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领导 中共北京市委...
导语:“文化遗产产业化是否应该产业化”作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一直以来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2012年6月9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中国文物网邀请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张少鲲馆长为网友介绍红色文化遗产——抗战文物的保护及探讨“文化遗产产业化”等问题。 中国文物网:张馆长您好,今年6月9日是第七个文化遗产日,请问今年八路军...
图为合订本封面。 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刊物《新长城》月刊合订本近日亮相唐山。这本合订本集纳了1937年(民国二十八年)下半年至1938年期间的《新长城》月刊,共631页,是珍贵的红色文物。 《新长城》月刊早期是当时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领导下出版的政治理论半月刊,抗战爆发后改为综合月刊。据史料记载,月刊当年发行仅几百册,合订本更为罕见。本书为铅印本,书页有多处“抗敌报社参考室”...
画卷《与子同仇》记录中国抗战岁月 本报讯(记者 黄丹彤 通讯员 王小迎)全神贯注监视远方的父子持枪严阵以待守候密林,这幅题为《与子同仇》记录中国抗战岁月的画卷昨天上午在广东省博物馆与梁政均、张素真伉俪合作举办的“薪火相传——梁又铭·梁政均书画展”上,一经亮相就引起格外关注,这也是梁又铭反映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此画曾于1941年送往莫斯科展览。为期一个月的画展将持续到6月15日。 ...
峡防局旧址和红楼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峡防局旧址和红楼保护利用都是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确定抢救维修的120处重要抗战遗址保护项目之一;在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的《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峡防局旧址和红楼原址保护为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及展示利用的重点项目。 经过一年多时间精心准备,红楼(北碚区图书馆)和峡防局旧址(卢作孚纪念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