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侗锦图案的民族风格鲜明,色彩亮丽和谐,品质高雅凝重,编织工艺非常独特。”在湖南通道县雄关侗锦坊内,头裹灰色锦帕、年过5旬的侗族妇女粟田梅,向游客介绍“国宝”侗锦。 侗锦古称“纶织”,系侗族女性世代相传的纯手工织物,至今有逾2000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织锦之一。侗锦图案大多取材动植物、器皿等造型,反映侗族的审美情趣及追求天地和谐共存的文化心理。 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湖南通...
“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跨年大展于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2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展览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中国的文字、文字的记录、文字的传播、文字与艺术、文字与生活、文字的传承与未来,集中展示了文字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特别是从与中国文字相关的非遗项目中挖掘出文字的内涵与魅力。展览共展出文献、传承人作品等实物300余件,还邀请了24个非遗...
广东省国家非遗项目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梁东兴,再过一个多月就年满70岁,但在时下寒风料峭的冬夜,高州市金山街道米粮村的乡亲们依然能看到他行色匆匆,往来于四邻演出。 梁东兴1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高州木偶戏是一门“国家非遗”文化艺术,把它传承下去是其使命。 高州木偶戏又称傀仔戏,是从明朝万历年由福建传入的布袋戏发展而成,后因“琢木成偶”而得名,在民间中流传几百年,经久不衰,在...
“南京现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45项名录,但这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仅仅是一个数字,大家并不了解这些遗产是什么,是什么样的技艺或者实物。”18日,在正在召开的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张莅坤等5人提出,“非遗”的申报过度泛化,急功近利、各自为战。他们建议,应强化“非遗”的活态化继承。 据张莅坤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28位,重点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生...
情绪热烈欢快的民间鼓乐合奏声,惟妙惟肖地表演着“画竹”“变脸”“喷火”等绝活的辽西木偶艺人,柔媚洒脱、韵味醇厚的韩派评剧唱腔……16日下午,在沈阳老北市剧场,这些传承了百年的民间艺术,登上了百姓舞台,为北市社区的居民送上一场原汁原味的“非遗”盛宴。 一曲高亢、欢快的鼓乐和鸣,在10位辽宁鼓乐艺人的演绎下,让台下观众欣赏到这原本在民间婚丧仪式中才能看到的演奏。辽宁鼓乐,广泛流传于辽宁城乡的一...
许多“80后”在北京逛南锣鼓巷或是798艺术区时,恐怕总要在卖老玩具的小店里流连许久,铁皮青蛙、双面不倒翁娃娃……二三十年前的那些老玩具虽不如今天各种智能化的玩具高端,但它们却伴随着一代人走过了许多难忘而快乐的日子。在河南郑州有这样一位老人,默默地做了30多年的“老玩具”——猴加官,寂寞并快乐着。老人叫魏义民,他是唯一系统掌握猴加官这一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今年已87岁高龄。 “是来找我的不...
一江碧水,两岸橘香——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古称“忠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石宝寨、白公祠、汉阙、巴蔓子将军等人文景点和历史人物闻名遐迩。 日前,市领导到忠县调研时强调,要尊重历史、尊重人文,既重“物”也重“文”,切实保护好库区珍贵文化遗产,把文物保护与生态恢复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留住三峡历史文脉。 “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
编者按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发出的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度重视文物工作的新的动员令,是指导文化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济宁历史源远流长,文物资源非常丰厚。如何扎实地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首要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总...
“玉”这一名词,无论是在古人还是现代人的心目中,都对其充满了无比的崇敬与好奇。中国人爱玉赏玉的习惯由来已久,从远古的石器时代至今,据目前考古认定已有八千余年的历史,许多古书与文献都做了记载与详细的描述。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薄壁”。以上为各等级所执之信物,谓“六瑞”,见玉如见人。又有“壁、琮、圭、璋、琥、璜”为六器,其用途为礼器,即苍...
在召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2014-09-16 中国文明网) 笔者认为,乡贤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28个民族人口不超过30万人,最少的珞巴族仅有2900多人。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社会的变革、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对外联系的扩大,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种因素,出现了民族文化的弱化、变异、趋同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许多历史遗存遗物大量流失、濒临消亡。 为此,本次学术会议就较少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于水秀)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在古代,雕漆工艺与皇室密切相关,是有着典型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品,雕漆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又呈现出不同,每个朝代的雕漆都有每个朝代的特色,最终形成了今天绚烂多彩的雕漆文化。但是和其他的工艺品相比,雕漆工艺在前些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且随着机械化的生产,对于雕漆技艺的传承有很大的影响。近些年,雕漆工艺开始焕发生机,假货又开始鱼目混...
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西青将举办运河非遗周活动,做好运河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工作。为详细了解活动的情况,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区人大代表、区文广局局长赵文月。 赵文月向记者介绍说,去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继续发挥运河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西青将于今年6月份开展运河非遗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活态传承运河非遗文化,彰显深厚民族文化精...
日前,加拿大卑诗省已通过内部决议,将于6月开始落实一项工程师行业守则,要求在建筑规划中保护本省华裔先侨遗址,规避遗址被地产发展项目破坏的情况。 “这是我多年来努力取得的一次胜利。”长期致力于华裔先侨遗址保护工作,加籍华裔朱伟光是这项守则最终得以顺利通过的推动者。 以史为鉴,百余年来拼搏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因骨子里那份与祖国血浓于水的感情,为保护先侨文物、传承华族文化奔走着、努力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推进中。我省根据全国普查要求,按照普查范围和内容,深入细致开展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一批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价值,并非仅仅因为承载着时光的积淀,其特殊的经历或者背后隐藏的丰富故事,能让人倾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更能让人感悟到文化的价值和文脉的传承。青岛市市南区普查办郭静介绍说,当地在这次文物普查中,收藏于青岛观象台的天图式赤道仪、童第周用过的显微镜、最古老的电话机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