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21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我国北方的中幡是体育与娱乐、力量与技巧结合的传统体育项目。该项目流传久远,备受回族、满族和蒙古族群众的喜爱。 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据史料记载,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叫“大执式”...
遗产编号 ⅲ-25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邹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邹平县 申报日期 2006 民间传统杂耍技艺:芯子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 它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后来也出现了多人扮演,用车拉着走)。 单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两人平抬,比较简单。 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
遗产编号 ⅲ-26 所属地区 山东·东营·利津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利津县 申报日期 2006 据传虎斗牛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该表演的第四代传人、今年已经70多岁的李积柱老人一说起这项民间表演的历史便来了兴致,和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个虎斗牛是从清朝末年兴起的,他的创始人王继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据李积柱老人介绍,原来他们这个大北街...
遗产编号 ⅲ-27 所属地区 山东·菏泽·东明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菏泽市东明县 申报日期 2006 撅老四舞,据考证是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老四那是明朝的一名清官,他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经常带着他的妻子,也就是他的老婆下乡,体察民情,访贫问苦,与群众同欢同乐。在这个访贫问苦过程中间,他自创了一套舞蹈。 由于“老四”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他的舞蹈...
遗产编号 ⅲ-28 所属地区 山东·菏泽·鄄城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菏泽市甄城县 申报日期 2005底 民间表演艺术“担经”:担经在鄄城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佛教音乐与本地民歌、戏曲等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表演者身穿彩衣,担着经挑,边唱边舞,十分好看。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鄄城县流传较广,一般在庙会上表演,在本县的沙土庙会、郭北口庙会和信义...
遗产编号 ⅲ-29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历城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历城区港沟镇 申报日期 2006 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 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娶妻柳爱云,生有四个女儿。张文宾不但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而且爱读诗书,喜好民间俚语小调,经常在当地扮玩时...
遗产编号 ⅲ-30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平阴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平阴县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加古通”是流传于济南市平阴县境内宋柳沟村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历史久远,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源于古时祈雨祭祀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了―种春节扮玩的民间艺术形式,跳起此舞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加古通》以打击乐“二二...
遗产编号 ⅲ-31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济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济阳县仁风镇 申报日期 2006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鼓子秧歌,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十...
遗产编号 ⅲ-8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溧水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溧水县 申报日期 2006 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江苏省溧水县和凤镇骆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当地百姓依赖石臼湖为生,新年来临时,则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风调雨顺、人口平安。长此以往,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舞龙的时间一般从腊月...
遗产编号 ⅲ-9 所属地区 江苏·镇江·句容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 申报日期 2006 中华传统吉祥语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二龙戏珠(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龙的传说――龙珠: 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江苏·常州·金坛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 申报日期 2006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 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豪劣绅之反动力量负隅顽抗,经浴血激战死...
遗产编号 ⅲ-14 所属地区 江苏·南通·海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江边海滩,风光无限,无限的风光里更有一番风光,那就是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陕西·安康·石泉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安康市石泉县 申报日期 2006 狮舞这一民间表演形式,流传于山东及全国各地,甚为普遍,受到群众的欢迎。狮舞是吉祥的象征,能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及幸福向往,并寓意着除害消灾的寄托,因此,有着悠久的历史,火狮子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火狮子”因狮毛由点燃的火捻组成,演出时通身窜火星而得名。它...
5月2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文化中心,北文中心非遗交易平台启动仪式即将举行。 北文中心非遗交易平台的挂牌成立,平台将打通产业链、交易链、价值链。北京中晟典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北文中心非遗交易平台的运营商将在平台的整合功能的作用下,致力于改变现有非遗艺术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大幅度地推进非遗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融合发展;为非遗资源或是非遗艺术品价值发现构建新的平台,为非遗资源及其产品价值链的建构打...
近日,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教室里热闹非凡。应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肖宁遥老师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陈黎晖走进了大学课堂,向学生们介绍布袋木偶戏的文化、行业状况等,并指挥学生们体验专业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指法,同学们大呼过瘾。陈黎晖还现场表演布袋木偶戏,激起了同学们阵阵惊呼声,最后,同学们还编排了一出精彩的木偶戏短剧。 据了解,陈黎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