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11月29日上午,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用“石破天惊”来形容良渚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新发现。 对于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的这片相当于约400个足球场大小,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
连日来,在龙口芦头镇的东晋古墓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又挖掘出一座西晋时期的残墓和一处汉代的陶窑遗址。其中,在一座东晋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完整的东晋墓葬随葬白陶器九件组合。 记者在西晋残墓前看到,整个墓体呈椭圆形。龙口市博物馆馆长蒋惠民介绍,古墓里面出土的砖上写着:泰康七年九月十一日,这一年是公元286年,属于西晋时期,而以往在胶东地区把这种类型的古墓都看做是汉代墓。在东晋时期,胶东半岛是十六国...
电影《加勒比海盗》 潜水员在查看沉睡海底近300年的火炮 刻有吃水线的船艉板打捞出水 巨大的海盗船船锚静静地躺在水底 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疯疯癫癫、絮絮叨叨,抹着浓厚眼影的那双眼飘忽不定,一身脏兮兮的衣服,还有迷人的金牙,伸手就是兰花指,抬脚就是醉拳步,完全颠覆了海盗船长形象。这位杰克虽未见诸史册,但这样的形象绝不仅仅是艺术造型,他和他的旗舰都是有历...
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地区是杭州市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分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半山镇刘文村东部约1.5公里处的显宁寺就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显宁寺所在的皋亭山北麓山坞内将进行浙江省环保辐射监测基地工程建设,为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时调查发现地下文物遗迹,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从2007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对显宁寺附近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 经过调查和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局部的发掘,杭...
上个月底,2007年度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启动仪式在舟山市举行,水下考古队员驻扎在舟山册子岛乡进行水下考古。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等明年春暖后继续开始。那么,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如何?他们是如何进行水下考古的?昨天,本报记者跟随水下考古队出海,探源深藏海底的海上丝绸之路。 两船并进,前往探测区 经过前期调查,这次水下考古的范围主要划分为三大区...
中国西沙考古工作队近日结束了对西沙群岛远海古沉船“华光礁1号”的发掘清理工作。记者8日在此间召开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远海考古发掘出水青白瓷、珠光青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此次发掘从3月15日开始,历时55天,总潜水时间约30万分钟。出水文物近万件,绝大部分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产的陶、瓷器。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2000年,考古部门对“南海一号”正式展开调查。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
日前,从省文物局传来消息,在刚刚揭晓的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评选中,山西省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基址和曲沃北赵晋侯墓地两项发掘分别获得田野考古三等奖。 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为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评选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它被称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不仅要求参选项目本身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要求整个发掘过程必须科学严谨,所发掘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具有阶段性研究成果。因评选严格,自开评以来,只有陕西秦...
考古专家在对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对比研究时发现,两者在器物材质、形态以及祭祀遗存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在族属上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连续性。 金沙遗址是四川继三星堆遗址后的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到目前,金沙遗址已经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数千件。 成都市文物考古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在对金沙遗址新一轮大规模挖掘中,考古专家有信心找出更多能论证两者文化一脉相承的学术论据。 据王毅介绍,早...
今由6人组成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海口市丘海大道水头村丘浚墓园,开展为期40天的考古发掘工作,这将为丘浚墓园日后的维修保护和修复开发打下基础。 担任发掘领队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告诉记者:本次发掘工作的重点是了解墓园的平面布局、范围、形制和结构。在1986年对丘浚墓的第一次修复中,已经对墓室进行修护,所以本次发掘工作不对墓室进行发掘。他还说:丘浚墓园中有一处水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考古...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在对重庆市合川区草树土汉代遗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汉、唐房址以及汉至六朝时期的灰坑等遗迹。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朱寒冰介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工作队于6月下旬至9月对草树土遗址实施了考古勘探、发掘,勘探面积4000余平方米,发掘面积725平方米。考古人员发现并清理汉代房址两座、唐代房址1座、汉至六朝时期灰坑1座、唐代灰沟1条、明清时期灰沟3条。房址、灰坑中出土的遗物有金银器、...
昨天,记者从三门峡市文化局获悉,该市考古部门首次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焦国坟墓,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该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开发区,清理发现了12座西周时期的方坑竖穴墓,出土文物40余件,其中陶器32件,铜器5件。 据记载,三门峡在西周时期分封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神农氏之后的焦国,一个是文王胞弟的虢国。公元前755年,焦国为虢国所灭,故本次发现的这12座墓很可能是焦国的墓葬,这也是考古学界继上世纪50年代...
青白釉六棱执壶 青白釉叶脉纹芒口碗 “南海I号”现场作业人员在焊制保泥板接口。图中两船间是“南海I号”沉没点 睹“南海I号”真容或需等5年 “南海I号”打捞出水需一周风平浪静专家称沉箱出水后或五年内不能打开否则会散架 昨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和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前往“南海...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对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干线及支线的考古调查中发现15处不同时期的遗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朱寒冰介绍,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考古调查工作近日结束,在对该工程干线及支线的文物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文物点15处,包括商周、汉代、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遗址,其中有明清窑址一处和清代、明代墓地各一处。 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
2006-2007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11月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总结了两年来全国考古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今后一段时期考古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和安排。 单霁翔局长在讲话中着重对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第三次文物普查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