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前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一行来我县考察古戏台、古建筑等。张老对我县丰富多彩的古文物资源十分着迷,对于我县的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就今后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图为张忠培等正在实地考察梅林街道岙胡村古戏台。
经过阿房宫考古队5年多的艰苦工作,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勘探与部分试掘工作已基本完成,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没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确定了未建成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存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即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未建成的阿房宫。 自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成立阿房宫考古队以来,考古人员首先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与部分发掘工作,发现这...
“东山白塘澳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的重大发现,对于‘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课题,以及闽台史前关系的渊源研究非常重要”,“要科学地保护和利用东山宝贵的文物资源”……十二月七日至十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巴尔约瑟夫先生首次专程来到福建东山,开展文物调查和指导正在进行中...
近日发掘的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墓庐山古墓群104号墓,是考古人员在我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战国圆形墓葬。墓主人是何身份,为何采用这样的墓葬形式,给考古人员留下了千古之谜。 墓庐山104号战国中晚期墓葬整体呈上小下大的圆形构造,上口直径1.6米,底部直径2米,残高1.2米,原墓穴深度应在3米左右。该墓与附近其他战国墓有着明显不同:其他墓葬均为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夯筑层十分明显,而104号战国墓却是圆形土...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70余年来,在良渚、瓶窑约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已经发现各类遗址达135处。良渚古城的发掘,在考古史上占据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严文明(以下简称严):我为这座规模宏大古城的发现而兴奋着,作为一名考古学者,衷心感谢省市区各级政府、考古工作者以及当地居民对良渚文化遗址不遗余力地保护。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已经发掘的古城墙遗址不少,但上规模的只有两个,一个是...
孟加拉国考古学家最近在孟西北部博格拉县的巴苏·比哈尔考古遗址挖掘出18个古代泥印。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8日报道,考古小组成员纳希德说,其中一个泥印上刻着佛祖的“达摩”启示。 由7名成员组成的考古小组于11月20日开始挖掘工作。纳希德说这次挖掘出的大多数泥印估计有千年历史。 除泥印外,他们还挖掘出一些铜器和两个古代的砖制建筑。纳希德说,他们目前尚无法断定这...
考古已进行到第二十天,现场发现了用碎石和碎瓷片铺设的通道 12月6日,丘浚墓考古已进行到第二十天,记者从丘浚墓考古现场了解到,全面神道考古发掘工作已展开,继日前祭拜遗址被发现后,6日上午又挖出几块残碑,其中一块半截石匾上刻有文字。另外在神道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用碎石、碎瓷片铺设的地面,怀疑此地段是丘浚墓神道原道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紧靠丘浚墓东面围墙墙壁处的一堆乱石下,几块刚出土的古石...
在昌江信冲洞挖掘出土的巨猿右下第一臼化石 在昌江红林三队采石场挖掘出土的熊猫犬齿 记者昨天从海南省博物馆获悉,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巨猿、熊猫、猩猩、鬣狗、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为距今40万至60万年前,洞穴内堆积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这一重大考古发...
大明湖畔 记者昨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为配合大明湖综合整治工程,经济南市文物局同意,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工程今日将正式启动,昨天,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已经入驻大明湖东南部,对发掘区域进行先期调查。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告诉记者,这次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具体区域在大明湖东南部,先期将对一至两千平方米的一块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这一区域是我市六大地下文物保护区中最重要的一处。此次抢救性考古发...
专家们展示的这些动物及旧石器化石刷新海南人类历史 考古工作者在信冲洞找到了旧石器遗址 昨天上午,参加昌江考古发掘工作的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教授黄万波在观察研究出土的文物 记者今天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去年6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发现的动物化石,今年11月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系距今40万年至6...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西汉时,阿房宫遗址被划入上林苑范围内进行宫苑建筑。因其东、北、西三面有厚重的宫墙,史称“阿城...
考古现场 带文字的墓砖 昨日,南安市丰州镇皇冠山,考古工作者继续清理前日未发掘完的古墓,并在古墓里发现了带文字的古墓砖石。考古工作者已经破译出部分墓砖上的文字,其中一块砖上的“元兴”二字为东晋安帝时的年号。 据了解,到昨日为止,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七座古墓,目前已经发掘三座。 工人正在挖掘 昨天上午,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省考古队与泉州市博物馆考古...
考古队员挖掘一个新石器时期的墓葬区 发现大量的瓷片、贝壳、鹿骨等文物 12月1日,中美考古专家先后在东山岛康美镇城安村旗尾山、尖公山西北侧发现新石器时期贝丘遗址(人类集居地)等文物。美国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焦天龙高兴地说,这是在原有已发掘的大帽山贝丘遗址的基础上,东山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为“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
12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乌兰察布市明长城进行长城资源调查时,新发现两段明长城。 这两段明长城一段位于兴和县,长8.64公里,另一段位于丰镇市,长30公里。在此次长城资源调查中,考古人员共调查长城约320多公里,烽火台106座,相关遗存3处,记载长城具体兴筑时间的石刻1处。据了解,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由于长年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总...
中美考古专家最近在福建省东山岛康美镇城安村旗尾山、尖公山西北侧,发现新石器时期人类墓葬区和贝丘遗址等文物。 专家认为,这是在已发掘的大帽山贝丘遗址的基础上,东山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为“航海术、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课题,以及闽台史前关系的渊源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重要实物证据。 由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范雪春、副研究员陈子文、哈佛大学博士焦天龙、东山县博物馆馆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