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姆渡遗址被2009年第10期《中华遗产》评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同时的评选中,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多项实物被确认为“中国至今发现最早”,它们是:最早的较成熟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最早的榫卯结合方法;最早的木构浅水井遗迹;最早的装饰用彩石玉器;最早的漆木器;最早的骨哨;最早的陶埙;最早的木矛等8项。另外,田螺山遗址的茶树根,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该活动由《中国国...
景俊海观看获奖证书 景俊海讲话 11月5日,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在省政府副秘书长姚超英、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陪同下专程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祝贺该院获得5项国家文物局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奖,并在座谈时鼓励干部职工做好工作为陕西经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发布考古项目获奖新闻。 景俊海指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年曾有两项考古获得2008年度“全...
大浦水库底下“石蛋路” 日前,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在六横大浦水库库底和龙山隧道山岭下发现两段“石蛋路”。东南—西北走向,残长合计数十米,残宽0.5—1.0米。“石蛋路”做法:先是在就势平整的地面上稍加黄泥夯实基础,接着用稍大石块砌筑路基两侧,然后在路中央铺设鹅卵石间杂小型山石,平面略呈弧形,少事平整,既成。这是舟...
距今3000多年图形怪异刻工精细 在凉山州美姑县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遍布岩刻,图形古朴,刻线稚拙,甚至有些图形还未刻完……有人猜测,这些岩刻可能是古代濮人所刻;也有人认为与彝族或三星堆居民有关。 美姑岩刻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它对研究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价值?今年10月,凉山州召开一场关于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几十名专家对美姑岩刻的价值给予...
安特生眼中的仰韶村山谷景象。(历史照片) 瑞典地质学家发现了 一提到仰韶文化,每个中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人面鱼纹盆、小口尖底瓶以及彩陶盆、钵口沿上的原始文字符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仰韶文化以及其命名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1921年,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来到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安特生从小喜爱地下埋藏的宝藏,当时他担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一职,当年听说河南渑池县的...
记者11月6日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文物考古专家对淅川龙山岗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房址群,特别是三座大型分间式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非常罕见。 龙山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20世纪60年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发现有仰韶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唐长安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为其中一处重要的宫殿区,大明宫可视为其建筑的集大成者。大明宫兴建于高宗龙朔二年,当此之时,经过唐初特别是“贞观之治”数十余年的发展积累,国库充盈,海内升平,远方来贡,开放的大唐帝国恰步入中国历史上少有鼎盛时期。大明宫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营建的,而且它显然剔除了隋太极宫布局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于《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
崇陵南门建筑遗址 崇陵翼马 唐陵石刻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考古调查进展顺利,对18座唐代皇帝陵墓的考古勘探工作目前已经完成7座,其中唐睿宗李旦的桥陵遗址项目日前获得中国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的一等奖。 1000多年前的中国唐代,是当时世界最强盛的文明国家之一。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两位皇帝分别葬于河南偃师和山东菏泽...
延庆县西屯考古挖掘日前接近尾声,在挖掘发现的552处遗迹遗象中,首次发现数座双墓道墓葬,为全国罕见。该埋藏区位于妫河建筑创意园区内,因建设需要对其进行考古挖掘。 此次发现的最大的双墓道墓葬长21米,宽19米,内有9室2道,也是迄今为止延庆地区探察到的最大墓葬。根据墓内出土的2个陶人、一些陶羊和陶片,以及殉葬的牲畜骸骨,初步断定墓葬属于汉代,墓主人身份不明。 据了解,双墓道墓葬比较罕见,属于较高...
盗墓是一个古老的“职业”,盗墓者的生成几乎与墓葬的兴起是同步的。《庄子》、《吕氏春秋》等古籍中已经有关于盗墓技术的详尽记录。历史上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距今约3600年的商朝第一代王商汤冢,在距今约2700年的西周时期即被盗。到近代中国,盗墓行为蔚然成风,盗墓行为最烈、技术最为先进的地方首推洛阳与长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洛阳盗墓行径曾经震动世界。长沙的职业盗墓者被称为...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学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陕西临潼举行。来自中国博物馆学会、陕西省文物局,以及敦煌研究院、殷墟博物苑、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半坡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等三十余家国内知名考古与遗址博物馆的领导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中国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大计。中国博物馆学...
正在进行的河北定窑发掘吸引了国内外考古人的关注,大批专家赶赴曲阳定窑遗址一探究竟。昨天定窑联合考古队队长、河北省文研所所长韩立森向记者透露说,鉴于目前发现比较重要,考古队已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在原来5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发掘300平方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长韩立森透露随着定窑考古的进行,目前来自上海、郑州以及日本的瓷器专家相继赶到工地一探究竟,并对发现的窑炉和瓷器碎片兴趣十足。“主要...
河北省曲阳县官方四日透露,即日起,河北定窑考古队正式邀请全社会陶瓷和考古爱好者亲临现场,免费参观、考察正在进行的定窑考古发掘过程,观摩出土遗物,共享考古发现乐趣。 据了解,九月二十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考古发掘队,对位于河北曲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窑遗址开始史上第三次官方考古发掘。截至十月底,已发掘出四座窑炉遗迹和一处重要的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北...
记者从11月2日在洛阳市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获悉,洛阳市“偃师百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和“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两个田野考古项目在会上荣获二等奖。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是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从1993年开始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被称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这次洛阳市获奖的偃师百草坡东汉陵园遗址由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主持发掘,陵园遗址位于偃师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