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水下考古特展,21日在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开幕,透过水下考古资料,证明台湾与大陆过去真的相连。 据“中央社”报道,台当局“文建会”所属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筹备多时,由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人类学组主任何传坤策展的“潜进历史─水下考古特展”,21日起到12月13日在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将带领民众一起揭开水下考古的...
香炉上的青釉已经掉色 板桥镇遗址出土的石质纺线轮 昨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在一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陶质纺线轮和石质纺线轮。考古人员还从另一个灰坑中出土了一个瓷兽足和一个陶质香炉。考古队专家告诉记者,两个纺线轮是当时宋人用于纺线织布所用,纺线轮的出土说明宋代手工纺织业已进入鼎盛时期。 出土陶石质纺线轮 在板桥镇市舶司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两个纺线 轮制作材料不...
黑陶茶盘部分已经破碎 瓷壶保存得非常完整 10月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考古发掘人员在北宋时期文化层内发现了一个黑陶制作的敞口盘(茶盘)和一个完整的瓷壶等文物。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北宋时期茶文化发达,当时的胶州人就喜欢品茶,板桥镇作为当时北方唯一的海上贸易通道,茶叶交易非常活跃。 10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几名考古发掘人员正在清理一处灰坑。&...
铜质发簪保存完整 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出土了一个宋代铜质发簪。在继续考古中,考古人员还从一个灰坑中出土了一个骨质梳和大瓷罐。在考古现场,考古队为了弄清古建筑的用处,还专门请来了烟台博物馆古建筑专家为遗址解密。 出土宋代铜质发簪 在板桥镇市舶司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在一个新发现大灰坑中,发现了一个宋代铜质发簪。记者看到,铜质发簪长14厘米,呈扁形,发簪底部自然弯曲,发簪虽已生锈但...
我们的祖先不仅用铜制造了劳动工具和炊器,而且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音乐,在陶钟的基础上,铸造了铜编钟。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建国以后,我国考古工作先后在陕西、河南、安徽、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发现了西周至战国时代的铜编钟。1977年9月,解放军某部在湖北省随县(现为随州市)县城西北约三公里处擂鼓墩的地方,兴建营地,发现了一个战国早期的特大墓葬——随州曾侯乙墓。被人们誉为地下乐...
敦煌壁画斑驳、脱落的背后,竟然是盐类结晶在作怪;通过化学元素成分分析,出土自欧亚大陆的100多面汉代铜镜找到了同一个源头——我国中原地区……讲求实证的自然科学正以强有力的高科技手段,渗入考古研究。当“科技考古”在世界上风生水起之时,这一新兴学术领域,却在中国遭遇了发展瓶颈。 在昨天举行的“科技与考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和融合...
济南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有46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让济南拥有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昨天,凝聚着济南丰厚历史底蕴的“济南考古发现特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开展。济南地区考古发现的约150件(套)文物,为济南市民提供了一条了解济南历史文化的途径。 本次展览由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主办,市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承办。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30个部分,展出的约150件(套)文物...
由河北省文研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曲阳定窑遗址联合考古队日前取得重要发现:发掘出两座窑炉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北宋早期至金代瓷片,其中有龙纹瓷片和带有“尚药局”等款识的瓷片。联合考古队领队、省文研所所长韩立森说,这些瓷片为研究定窑的全貌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宋、衰落于元。但关于定窑的真正创烧年代、发展历程、产...
10月15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现在整个遗址的模样基本显露,考古发掘人员在进行细致地清理。10月15日,本报独家刊发了多名考古专家的原址保护观点后,很多市民拨打本报热线表示支持。对此,山东省文物部门称现在正在研究具体的保护方案。 10月15日,本报独家刊发了多名考古专家的原址保护观点后,很多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希望能将已经发掘出土的北宋建筑群保留下来。“这处建筑...
系我省继滁州十里村何郢遗址获2001-2002年田野考古奖以来再次获此殊荣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曾经轰动一时的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继今年3月成功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近日,又荣获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这是我省继滁州市十里村何郢遗址获2001-2002年田野考古奖以来再次获此殊荣。 2006年12月到2008年7月,由...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奖”评选获奖名单,昨日记者获悉,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发掘的新郑胡庄墓地获得二等奖,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发掘的荥阳娘娘寨遗址获得三等奖。这是两处考古发掘获得“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另外,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承担的“淅川沟湾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此次也...
为加强日照市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更好的传承弘扬尧王文化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市之间的合作,在山东大学举办“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由山东大学和日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日照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尧王文化研究会承办的“聚落与环境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e03;日照首届国际尧王文化论坛”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日照...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奖”评选获奖名单,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桥陵遗址)、岐山县凤凰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获得一等奖,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考古获得二等奖,陕西靖边县统万城遗址、蓝田县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考古获得三等奖,陕西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 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评选自1993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为中国考...
今年9月6日,胶州常州路老市政府建筑工地,几名工人偶然发现的几个铁钱块,牵引出了一段充满神奇、意外的考古之旅。兽形瓦当、金簪子、官窑瓷器、陶石质纺线轮……近百件珍贵文物陆续出土,逐渐拨开历史的迷雾,将埋藏千年的宋代板桥镇市舶司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板桥镇市舶司遗址的宋代文化层发掘已基本结束,接下来还将继续发掘唐代文化层。截至目前,专家们这样评估此次考古发现...
周公庙遗址考古现场。 记者昨日从宝鸡市文物局获悉,岐山县凤凰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被评为“2007-2008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自2004年以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省市文物部门和岐山县的大力支持下,以判断周公庙遗址聚落性质为首要学术目标,以厘清聚落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大范围调查,大面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