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滑县人民政府主办以“运河城镇”保护与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滑县)论坛在河南滑县举办,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等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滑县走遗迹、论古今、说发展,就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机遇,积极建言献策。 论坛上,专家们就大运河遗产研究与保护、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历史渊源、大运河历史作用、大运河与“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关联性、大运河...
图为扬州运河“绿色+文化”盛景,已成宜居城市的品牌。孟德龙摄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之原点,2500年来,扬州城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大运河对包括扬州在内的沿线城市来说,不是生母,便是乳娘。随着国家层面运河文化带建设构想的提出,如何保护利用这一人类遗产,就成为摆在运河城市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而“绿色发展”显然已成为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不二选择。 26日,记者走进运河名城扬州,...
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行。这一天,来自法国、埃及、北京、山东等海内外的运河专家及代表将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如何构建?这个命题,除了需要实地考察,更需要集思广益。因此,本届论坛将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为主题,邀请来自法国、埃及等国的运河研究专家和实践者,共同探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构建,推动中国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
记者昨日从通州区获悉,以燃灯塔、通运桥、近代学校建筑群为代表,运河文化带中的236处文物都将在2020年前完成修缮。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还将探索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方式。 236处文物三年内完成修缮 作为运河北端的水陆都会,通州历史悠久,故宫三大殿的梁柱大多由运河北上,经通州进京。因此,这片土地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遗址、出土文物,如码头、桥梁、闸坝、古城、粮仓、古墓、皇木、花板...
近日,全国水利博物馆责任与创新座谈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上,中国水利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长江文明馆、黄河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等30家水利博物馆馆长、专家发起成立了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讨论并通过了《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章程》,共同发表了《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杭州宣言》。 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是一个由水利博物馆、展示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成的公益性的交流协作服务平台。联盟的成立,旨在深...
11月14日上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海平一行赴海宁长安镇,就《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进行立法调研。 市人大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上塘河、崇长港大运河遗产及长安闸遗产展示馆,详细调查了长安三闸、老坝的考古挖掘和保护情况,了解了运河沿岸的老街风貌,并在其后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对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探讨研究,就...
14日上午,“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大运河第一城·扬州书画摄影作品晋京展”在北京开幕。 本次作品展是一次全面展示扬州书画摄影水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综合性大展,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220余幅,其中特邀名家书画作品16幅。其中,有专题书写十九大精神中相关内容的书法作品,有以扬州的历代诗词与人文风景为内容的书画作品,还有反映扬州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风情的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从多方位展现了...
11月14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政府主办,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联、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扬州市美协、扬州市书协、扬州书法院协办的“新时代 新征程 新篇章——大运河第一城扬州书画摄影作品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拉开帷幕。 展览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220余幅,其中特邀名家书画作品16幅。这些作品中有专题书写十九大精神中相关内容,有书写咏扬州的历代诗词;又有展现扬州运河文化...
日前,河北故城县文物部门在京杭大运河流经的故城镇头屯村附近发现数座明代窑址,印证了史料上关于故城“七十二皇窑”的记载。 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岭介绍说,他们在大运河河堤内100米处勘探出3座窑址,窑址位于地表1.5米以下,呈弧形分布,每座窑的面积约30平方米,还探明了窑门和3厘米厚的烧土。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勘探力度,使窑址边界更加清晰。 姜玉岭说,此前,当地村民曾在地里挖出一...
故城县文保部门日前在郑口镇西城镇村发现了清代大运河山西会馆基址,并出土了碗、旗杆等物品。据山西会馆经营者后人和当地文保部门考证,这座山西会馆见证了一个大运河商贸重镇曾经的繁华。 据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岭考证,过去大运河边凡是有大码头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山西会馆。这座山西会馆所在的郑口镇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镇,距离石家庄、邢台、邯郸、济南均在150公里左右,可南下苏杭,北上京津,东西辐射冀...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从桥下拾级而上,感觉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浙江在线拍友 柱子 摄)
杭州桥西历史街区坐落在大运河杭州段南岸,因位于拱宸桥西岸而得名。桥西历史街区综保工程始于2007年,集中保护了桥西直街、桥弄街、同和里、吉祥寺弄等传统街巷肌理,修复了张大仙庙、财神庙、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等富有本土民俗特色的公共建设,对杭州第一棉纺厂、红雷丝织厂、土特产仓库等体量大的工业遗存建筑进行公共场所导向的保护改造,形成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手工艺...
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各省市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关键在“带”。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为“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形成统领协调格局,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具体要体现在三个“联”上。 在保护上要体现...
10月24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保护管理情况汇报工作正式召开。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市社科院院长陈利权、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爱琴等走访了江北小西坝,考察了大运河江北段姚江水利工程设施,并出席安庆会馆座谈会。 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大运河自绍兴上虞向东西从余姚入境,经余姚、江北、海曙,至镇海甬江口入海。大运河宁波段包含了虞甬运河、姚江—甬江、慈江—刹子港—西塘河等主航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