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 (记者 章红雨)9月25日,全国古籍出版反侵权盗版联盟在浙江杭州成立。此举标志着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正式向侵权行为开战。该联盟旨在保护联盟成员的著作权及邻接权权利,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促进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了解,该联盟的任务主要有11项。除学习、宣传、普及著作权法律、法规、规章及国际条约,向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提供著作权...
16日,浠水县博物馆文博人员展示珍贵的清代古籍珍善本。该馆藏有距今已700余年的元刻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明刻本《古今禅藻集》、清代禁毁书《李温陵外纪》等元明清古籍4.6万余册,经专家鉴定的善本书有3096册,其中不乏珍善本。 近年来,浠水县博物馆组建了专门机构,全面完成了近5万册古籍的普查、整理和登记,并逐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日前,该博物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
华龙网讯(记者 纪文伶)昨日,黔江区文广新局透露,黔江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西双版纳傣文南传佛教经典《尖达塔度》参加了第四次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有望跻身“国宝”行列。 据介绍,古籍《尖达塔度》呈贝叶形折叠装,全册正反共42面,全长177厘米,宽约55厘米,纸质陈旧古朴,字迹色泽暗淡,是绵纸傣文贝叶经抄本。经过有关知名专家的鉴定,并据云南省贝叶经文化研究所专家分析,《尖达塔度》记载的是在勐尖达(...
古籍在拍卖场的崛起近年来,在诸多类型的收藏品走俏市场的时候,古籍的收藏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藏家的重视。不过,古籍市场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没有出现疯涨也没有大幅回落,就算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整体低迷的2008年艺术品市场,古籍市场也是波澜不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古籍逐渐在拍卖场上崛起。2011年的春天,拍卖场上诞生了许多新的纪录,这其中包括中国古籍拍卖的一项新世界纪录。5月22日,中国嘉德2011...
还有多少“古籍修复班”没有开课?相关资讯:文物修复师须持证上岗古籍修复方法综述古籍美容师:寂寞并快乐着古籍修复人才奇缺 可尝试商业化运作南京艺术学院举办文物修复技能展示活动江苏百万册古籍待修复 高水平修复师全省不足5人古籍传承何时坐热冷板凳:公众缺了解 专业人不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组建南京古籍修复人才培训基地乍一看,是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得到了就业市场的积极响应,实际上却又让...
首批古籍修复成教生“出师” 近日,首都联合职工大学国家图书馆分校的首批文物鉴定与修复(古籍鉴定与修复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这也是北京市首批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的成教生。 国图培训中心负责人闫征介绍,在前不久刚结束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上,观众目睹了国家图书馆专业人员修复残损古籍善本的精湛技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认为...
记者近日从文化部获悉,一部为古籍善本保护量身定做的法规《古籍保护条例》即将出台。据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介绍,该法规在完善文物级别古籍善本保护的同时,将重点制定规章保护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近现代出版物。据了解,在1982年出台的《文物保护法》里,有些规定已涉及到了古籍善本的保护,但是保护的重点侧重在对各级文博单位文物级别古籍善本的保护。对此秦杰认为,新时期带来古籍保护的一大突出变...
在拉萨市江苏东路,西藏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坐落在僻静的居民区之中,与居民房中布置不同的是,走进这个精致的藏式院落,也就走进了如浩瀚海洋般博大的藏文古籍世界。这是由土登尼玛先生组织,专门从事古籍文献抢救、研究、整理和出版保护的非盈利性的民间机构。西藏政府部门近些年来致力于对包括藏文古籍在内的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而民间机构参与保护藏文古籍这一行为,则受到了从众多国家前来参加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的国...
本报讯(记者 张然)近日,自称“故宫(微博)职工”的人再次向本报发来举报信。针对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应古籍书丢失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举报信称此事件实为一起严重的监守自盗案件。 昨天,故宫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对清查图书所发现问题的追查将继续进行,一旦确认丢失和责任人,会坚决依法依规处理。而对于举报反映的情况,故宫博物院称他们高度重视,会一并纳入调查,并将阶段性进展及时公布。 “职工”爆料 ...
本报讯 (记者张然) 近日,自称“故宫职工”的人再次向本报发来举报信。针对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应古籍书丢失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举报信称此事件实为一起严重的监守自盗案件。 昨天,故宫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对清查图书所发现问题的追查将继续进行,一旦确认丢失和责任人,会坚决依法依规处理。而对于举报反映的情况,故宫博物院称他们高度重视,会一并纳入调查,并将阶段性进展及时公布。 “职工”爆料 7年...
本报兰州讯(记者吕宝林)8月16日,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学术成果展示暨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兰州举行。 展示交流会由省社科联、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联合主办,集中展示了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20年来在古籍文献整理编译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成立于1991年的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是一所专业从事古籍文献整理编译工作的研究机构,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已先后整理出版《中国西南文献...
新华网宁波8月18日专电(记者 郑黎)记者18日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获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目前正式申报的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所申报的370余种馆藏明代科举录已通过专家初审,并向国家图书馆捐赠馆藏影印出版古籍。 此次,天一阁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影印版《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8函47册、《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上下)二册等馆藏出版精品。 天一阁是我国现...
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CFP供图 《高昌馆杂字》封面(资料图片) 汉语中的“消停”,回鹘文音译为“阿思答”;汉语中的“刮风”,回鹘文音译为“烟得伯刺的”……这不是今天翻译家们在教授学生学习回鹘文,而是...
纪念徐森玉诞辰130周年 陈福康 徐森玉先生被尊为“国宝”,是当之无愧的。徐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文物学家和文献学家,他与鲁迅先生同龄,曾经是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时的同事。他见多识广,满腹经纶,有些还是“绝学”。但他一生谦虚低调,不喜撰述,很多学问未能通过著作留存下来。因此,知道徐先生名字和学术贡献的人并不多。8月17日是徐先生诞生130周年纪念日,今年也...
《古籍保护条例》呼之欲出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为《古籍保护条例》的制定贡献智慧和力量。”在8月2日举行的《古籍保护条例》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开宗明义。经过两年半的努力,该条例已完成了调研、起草工作,目前进入讨论阶段。当日,来自国内的古籍专家以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图书馆的有关人员参加了讨论。 据介绍,该条例经过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