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11日于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申报中心认证官为2005年发现的“二连巨盗龙”颁发世界上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化石认证证书。 “二连巨盗龙”化石于2005年4月在二连浩特市偶然发现,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修理,最终确定为是一具巨型恐龙的化石。这种恐龙站起来有5米多高,体长超过8米,体重...
8月25日,沂蒙山区山东省蒙阴县一企业在对该县蒙阴镇完庄村长山进行旅游开发时发现了许多类似牙齿、骨骼的石块。后经市文物部门实地勘察鉴定,60多块在溶洞的黄土层中沉睡了约10万年的古动物骨骼化石得以重见天日。 8月25日,蒙阴县福海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对长山溶洞进行二期开发的过程中,在所开洞口内约4、5米处发现了大量类似动物骨骼的化石,蒙阴县文管所闻讯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了保护,并及时将情况...
萍乡市发现的恐龙骨架化石。 同一岩层此前发掘出恐龙蛋“二合一”全国罕见 几个月前,市民在萍乡市安源经济开发区四季花城建筑工地附近发现了数百块动物化石。经认定,这些化石属于距今6500万年的恐龙骨架化石。这是继萍乡发现248枚恐龙蛋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萍乡也因此成为我省继广昌之后第二个发现恐龙骨架化石的地方。今日,中国科学院专家赴萍乡进一步实地考察。 市民钓鱼时发现动物...
在板厂峪出土的我国目前最完整的斑鬣狗头化石 日前,中科院专家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板厂峪景区再次发掘出了6个斑鬣狗头骨化石和一具骨架化石。至此,该景区内发现的斑鬣狗化石已达58个,规模居亚洲第一。 专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可能揭开1.1万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之谜,并有望为“现代人起源”假说提供佐证。 2006年12月下旬,抚宁县板厂峪景区开发过程中,工人们偶然在路旁半山腰...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普查工作组介绍,日前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东升庙附近出土了部分类似象牙、耻骨类化石,经初步鉴定为猛犸身体遗留物,目前相关化石已送专业部门进一步检验。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站长胡延春介绍,猛犸是生活在北部严寒气候中的一种古哺乳动物,身高体壮,嘴部长有一对弯曲的大门牙,外形与现代大象相似。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身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达4吨至5吨。猛犸身披...
据墨西哥《纪事报》31日报道,德国汉诺威地质科学和原材料联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埃尔斯米尔岛上发现了一片5500万年前的森林化石。 由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组成的考察小组对这片化石中一些树木的完好保存程度非常吃惊。考察项目领导人卡斯滕·皮普约翰博士说,一些树干的化石从新生代开始保存至今,甚至仍能看到上面的年轮。 这些化石有长度不超过1米半的有根树木,也有长度超过10米的倒下...
一条在大约三四百万年前天天喝“石灰水”的鱼,以其全身超常粗大的骨骼,见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气候的持续干旱化。《美国科学院院刊》本周在线发表了中美古生物学家的最新发现,论文将刊登于9月9日出版的纸质版上。 2005-2006年,青藏高原北部,荒凉的柴达木盆地。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王晓鸣博士,与中科院几位古生物学家一起,在干旱的古盐湖沉积地层中,取出了一些古鱼类的化石。...
见证数万年前六盘山地区脊椎动物成群 在彭阳县被黄土掩埋的山下,竟埋藏着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被村民称为“龙骨”的古生物化石,是无意间被发现的,从而证明了数万年前固原不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大型脊椎动物成群。 8月20日,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介绍说,管理所收藏的较为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是在近期一次打击盗窃古生物化石案件中查获的,共约3000公斤。化石中包括臼齿、...
在西澳大利亚著名的化石出土地Gogo,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饶有趣味的盾皮鱼化石。在这条生活在距今3.8亿年前的现代鲨鱼远祖体内,研究者找到了它的3个鱼宝宝的化石痕迹。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发现的最古老的胚胎化石。同时,它将动物体内受精和活产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亿年。 Gogo地区的独特地质特征是这块化石得以完美保存的决定性因素。在泥盆纪晚期,这里曾是一片珊瑚礁群中的环礁,海水缺氧,动物死亡后的遗体还没...
8月18日,笔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研究员赵丽君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李淳等,在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ACA》)2008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称,在我国云南东北部中三叠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长4.2米的早期蛇颈龙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纯信龙类化石。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属纯信龙类,生活于距今约2.2亿...
专家发现被骗的人还真不在少数,随着化石价值越来越被人认同,化石造假也开始大行其道,究竟怎样才能不让自己受骗?专家们在鉴定化石的同时,也教给大家不少辨假的绝招。 假化石并不全是人工 很多人都认为一旦提到假化石就是人为造假,其实大自然有时也会给人以假象:在中科院古生物博物馆里,有一块清秀的化石,看似有着清晰的植物花纹,却被认定是假化石,专家告诉记者,它缺少植物该有的结构,它的花纹是由于地下水带...
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11日宣布,首都加拉加斯东南部出土了一批早已灭绝的似剑齿虎的化石,类似的发现在南美洲尚属首次。 据法新社报道,这些化石在2006年的一次石油勘探过程中被发现,出土化石包括6具似剑齿虎化石,其中一块完整的头骨化石最为珍贵。化石的年代可追溯到180万年以前,委内瑞拉古生物学家阿斯卡尼奥·林孔将其称为“南美洲60年来最重要的发现”。 似剑齿虎的外貌...
海洋鱼化石 日前,黎城县洪井乡洪井村村民韩国良在村南山坡上挖供水管道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海洋鱼化石,化石上面嵌着的鱼头、鱼体脊柱、鱼刺等轮廓清晰可见。 今日上午,记者在韩国良的指引下来到化石所在的山坡上,只见一块桌面大小的青石上嵌着一条鱼,鱼的形体丰满、栩栩如生。身长25厘米,宽6厘米,鱼头、鱼体脊柱、鱼刺等轮廓清晰可见,但鱼鳍部分有些残缺。 在这块青石上,除了鱼体外,还有贝壳、软体海洋水生...
季先生送交鉴定的化石(右为贝壳化石)。姚远摄 昨天,一位市民给本报新闻热线84499000来电称,他10多年前在汤山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一直珍藏在家里。多年来,他虽多方讨教,但一直无法确定这些化石究竟属哪种动物,很希望能得到专家的鉴定。这位市民还说,如果这些化石对古生物科研有帮助,他愿意捐献出来。 当天下午,经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初步鉴定,其中数块化石颇具研究价值,如果得到确认,将是...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赵丽君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博士等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8年第3期上发表论文称,在我国云南东北部中三叠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楯齿龙类化石。该标本不仅是我国目前最古老和最完整的豆齿龙化石,也代表了该类群中一个全新的属种。命名为“康氏雕甲龟龙”的标本的发现对于研究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