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淮南市潘集区芦集砖厂在工地上取土时,发现一些像骨头又像石头的东西,于是向文物部门报告。考古人员赶到现场鉴定后,确定是距今30万~50万年之间、新生代全新世淮河古象化石。图为5月11日下午,淮南市博物馆考古部文立中主任正在研究一块淮河古象化石。
日前,岑巩县羊桥乡两名小学老师无意间发现了迄今5.25亿年前下寒武纪珍稀动物化石。 据了解,这两名老师当天在该县龙鳌河上游河岸散步时,不经意踢翻了一块石头,发现石块中“镶”有许多小虫虫印迹。仔细观察,虫虫大的约10厘米长,小的仅长1厘米,有的头部长有复眼,腰身呈蜈蚣状,有的仅见腰至尾部呈楠竹嫩笋节状,有的呈莲藕状……形态多样。 昨日,经古生物专家...
昨天记者从利辛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近日该县汝集镇一农民在田间取土时,在两米深的泥土里挖出一个动物化石,现初步判断是个距今约万年的大型动物化石。具体是何种动物化石还有待省古生物专家的进一步研究确认。 昨天,利辛县文物管理所赵涛所长告诉记者,8日当天上午他们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后,就立刻赶到现场。此时一节类似犀牛角的化石已经被村民挖断。为了能将整个化石完整取出,他们立即让村民停止取土的同时,对化石区进行...
日前,忠县文物局在双桂镇赶场村发掘出晚期侏罗世时期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距今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左右。这批化石为恐龙的后下肢,包括胫骨、腓骨、腿骨和零散趾骨,埋藏在上沙溪庙祖时期风化比较严重的灰白色砂岩地层中。 恐龙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超过一亿六千万年之久,忠县以前在石宝镇河坝和坪山永兴场也发现过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发现对研究生物的进化、地质、地貌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近日,利辛县汝集镇一农民在地头沟边取土时,发现一中大型动物化石,利辛县文物部门有关人员初步估计该化石距今最少上万年,这对于研究利辛县乃至全市古代地质,气候等各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文物部门有关人员在现场看到,化石已被破坏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及时对化石残片进行了收集。据动物的头部、及牙齿判断是动物的骨骼化石,是中大型动物化石,通过化石初步判断该动物是犀牛类动物,具体生活在什么年代等问题都还不能确定。...
5月4日,江西南康市百家姓和谐城建设工地挖掘出土了一批直径10至12厘米不等的圆形恐龙蛋化石。以往南康市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均为长条椭圆形,此次发现,至少可以说明有两种类型的恐龙曾经生活在南康。中新社发 许朝阳 摄
工作人员拼装鸭嘴龙化石骨架标本 5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一具长9.32米、高4.18米的鸭嘴龙化石骨架标本。据介绍,这具恐龙化石组装已基本完成,6日就可接待群众参观。 “鸭嘴龙”是镇馆之宝 据省博物馆研究员杨秀娟介绍,这具恐龙化石骨架是鸭嘴龙,是1978年省地矿局勘探队在我省嘉荫县勘测时发现的。经过省博物馆考古人员两年的挖掘整理,一具含真骨80%以上的恐...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崇喜博士通过对热河生物群新发现的1件原始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命名了中生代哺乳动物戈壁兽类一个新种——罗氏戈壁兽。据了解,新发现的罗氏戈壁兽产于辽宁北票陆家屯地区的灰白色砂岩中,化石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其头骨和齿列在目前已知的戈壁兽类哺乳动物中保存得最为完整,为戈壁兽类齿式的确定提供了确凿的物证。...
湖南花垣县一处采石场日前发现三点五亿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这一发现对研究地球的形成和运动意义重大。 此间媒体报道称,湖南花垣县文物局近日接到群众反映,在县城城郊烽火村采石场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文物专家在现场看到,这些化石形状各异,有的形如宝塔,有的弯曲像蜗牛。现场采石人员说,附近其它几个采石场也发现了大量类似生物化石,其中有些化石貌似青蛙,有些螃蟹化石连蟹钳都清晰可见。 “通过查阅相关...
● 始新代化石群为国内罕见 ● 珍贵蛙化石鸟化石等为华南首见 昨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江永博士等向媒体发布,三水发现大量始新代化石,为国内首次发现的始新代化石群,其中骨舌鱼、蛙化石、鸟化石为华南首次发现。 收集20多块骨舌鱼化石 获悉广东三水盆地新近发现了脊椎动物化石,4月1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张江永研究员、技术人员王钊和王秋元专程到三水...
4月18日,湖南省文联主办、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协办的《田野·舞者》谢子龙茅古斯摄影艺术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展出时间为2009年4月18日—4月25日。 此次摄影艺术展共展出60余幅以土家族先民创造的古老舞蹈“茅古斯”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届时,观众可以从这些摄影作品中清晰地看到土家族古老的渔猎、农耕、生活等生活场景。 《田野·舞者》——重现活化石R...
根据化石绘出的纳玛象想象图 已有5年“考古”经历的刘泽涛,13日上午在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一个新挖不久的土坑里寻宝时,发现几块骨骼化石。15日上午,记者和即墨市博物馆陈海波副馆长闻讯后前去探秘。陈副馆长鉴定,这是几块纳玛象骨骼化石。 15日上午9时许,记者和即墨市博物馆陈海波副馆长冒雨来到北安街道办事处何家演前村的刘泽涛家时,他正在家里的茶几上摆弄自己捡来的宝贝,5岁的...
沂源猿人发掘队员合影(前排左二为吕遵谔教授) 沂源猿人头盖骨 1981年10月18日,位于北京大学院内南端的一处教授住宅区里突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他们手里提着大小不一的包裹,径直走进了著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吕遵谔的家。 这几位不速之客来自山东,他们是受山东省文化局的委派,来请吕遵谔帮助鉴定不久前在山东省沂源县境内发现的一批动物化石。 当吕遵谔看到来人拿出的一块瓢...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违法出境的国家拥有追缴权 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不完善。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记者表示,由该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从现在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同时,以保护古生物化石为主要责任的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也获批成立。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是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之一,古生物化石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日前发现多处化石残骸,专家初步认定为霸王龙化石,距今1亿1千8百万年,比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北美洲霸王龙化石早6千多万年。 据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一采石场日前发现多处化石残骸。 3月2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季强研究员到喀左县,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考察鉴定。初步鉴定结果为霸王龙化石,距今已有1亿1千8百万年,比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北美洲霸王龙化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