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7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们正在刚玉集团五一生活区项目建设工地勘探和抢救一处元代壁画墓葬。该墓葬结构完整,壁画内容丰富完整,且绘制水平较高,是目前太原市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金元时期壁画墓。关于该墓葬的抢救工作,记者采访了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冯钢。 记者:古墓葬是怎么发现的? 冯钢:工作人员接到群众反映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稽查队工作人员赶赴刚玉集团五一生活...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伊和淖尔墓群中同时发现有地中海沿岸地区文化特色的金银器皿等遗物。该墓葬的发掘证明了北魏时期该地东西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频繁,为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实物例证。 据了解,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附近。以往发现的北魏墓葬大多靠近中原地带,在北方草原深处发现的北魏墓葬很少见。目前考古人员发...
发现墓葬的院子 专家介绍出土文物 近日,宝鸡市陈仓区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春秋时期早期墓葬。相关部门闻讯立即开展抢救性清理,该墓葬出土12件青铜礼器及铜铃、陶珠等珍贵文物。专家称,墓葬的发现使得“汧渭之会”这一千古之谜再次成为焦点。 墓葬规格为士大夫一级 昨日,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家院子内外,站满了想要目睹珍贵文物的村民。不善言辞的魏炳祥...
近日,江山市文物部门对四都镇一座古墓葬开展调查。3月25日,在省文物局委托下,市文物部门对该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该墓为长方形券顶式砖瓦石室墓,券顶有两处已坍塌。墓葬距地表1.5米,土表厚0.5米,整个墓室通长2.63米,通宽0.86米,通高0.9米。墓室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拱形券顶由8节青砖组成,墓室后有一排青瓦,瓦上放置一块墓志铭及三件陶瓷器,一件瓷罐、一件执手陶罐、一件瓷碗,四...
近日,武夷山市住建部门在岩前路进行道路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文物部门对这处古墓葬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12枚棺钉和5件古董器物。 武夷山市博物馆刘副馆长告诉记者,3月23日上午,由于武夷山市岩前路路面有些破损,住建局进行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随后住建局第一时间通知了武夷山市博物馆在内的文物部门,文物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勘察。 “我们赶到现场后,便联合...
3月23日,武夷山市住建部门在岩前路进行道路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文物部门对这处古墓葬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12枚棺钉和5件古董器物。 武夷山市博物馆刘副馆长告诉东南快报记者,3月23日上午,由于武夷山市岩前路路面有些破损,住建局进行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随后住建局第一时间通知了武夷山市博物馆在内的文物部门,文物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勘察。 “我们赶到现场后,...
3月23日,武夷山市住建部门在岩前路进行道路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文物部门对这处古墓葬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12枚棺钉和5件古董器物。 武夷山市博物馆刘副馆长告诉东南快报记者,3月23日上午,由于武夷山市岩前路路面有些破损,住建局进行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疑似明代古墓葬。随后住建局第一时间通知了武夷山市博物馆在内的文物部门,文物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勘察。 “我们赶到现场后,便联合...
日前,荥经县法院依法对以何辉为首的12名盗掘古墓犯罪团伙案进行了审判,分别判处12名被告人1年至5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悉,此案属雅安市首例盗墓案。 据介绍,荥经县严道古城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边的墓葬群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12月,被告人何辉伙同其他11人多次盗掘古墓葬,盗走棺椁木数张。 2014年3月中旬,此盗墓团伙中的杨大卫又伙同...
3月21日,记者从原阳县获悉,在该县新城区一建设工地,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现了一处由28座古墓组成的西汉时期墓葬群。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中一座汉墓已经开始保护性发掘,并出土了一些陶瓷等珍贵文物(如上图)。 被发现的这处汉代古墓葬群,位于原阳县新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地。该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是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工程建设前期地质钻探中意外发现的。墓葬群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
汉代石椁墓葬群大多以连片的石椁或少量的初期石室出现,基本以家族为单位,所以也可以称为汉代家族墓群,埋葬深度距地表从七八十厘米至四五米不等,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以及地方葬俗、家族的特殊原因等,每个石椁群往往呈现不同的特色,包括墓葬走向、雕饰图案的风格,墓道及陪葬的方式等,哪怕一个地区之内甚至相邻的两个石椁墓群之间,呈现的遗存特征亦不相同,这些汉代的家族墓葬群,往往因为历史上多次被盗,陪葬品已所剩无几,...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正式开放,8大展览共展出5000余件(套)文物精品。其中,《北朝壁画》展厅中1:1复制的壁画,丰富的内容与沧桑的历史感引起人们关注。 展览选取了5座墓葬壁画。由于条件所限,采用了以少量壁画原件与大面积摹本相结合的展示方式,除北齐高洋墓墓道东壁壁画采用了复原性临摹之外,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北齐高润墓壁画、高孝绪墓壁画以及元祜墓壁画都是以摹本、照片为依据的复制性临摹...
2015年3月份,霞浦县城南,葛洪山下,收割的榨菜堆满古县村道,附近一公里开外的方厝城村罗加州田野里,一座古墓被考古人员挖开,砖块裸露出地面。县博物馆馆长吴春明和方志委前副主任董兆世判断,这是一座西晋元康年代墓葬。他们认为,该墓葬为西晋在霞浦方厝城及古县一带建立温麻县治又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 3月中旬,就在霞浦沙江镇古县村大张旗鼓挖出“乌木”的时候,一公里开外的方厝城村罗加州田野里,一座西晋...
3月中旬,就在霞浦沙江镇古县村大张旗鼓挖出“乌木”的时候,一公里开外的方厝城村罗加州田野里,一座西晋元康年间的古墓葬被挖开。“这是西晋在霞浦方厝城及古县一带建立温麻县治的又一个有力佐证。”县博物馆馆长吴春明介绍。 历史上的温麻县,依托温麻船屯而建,而温麻船屯,是有记载的福建官办造船厂之始。1700多年过去了,福建的海洋文化愈发蓬勃。但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温麻船屯究竟在何处,至今仍扑朔迷离。 ...
3月21日,记者从新乡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获悉,在原阳县一建设工地,发现了一个由28座古墓葬组成的汉代墓葬群,出土了一些珍贵的彩陶等文物。 这处工地位于原阳县新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在建设前期地质钻探中,文物考古工作队意外发现了这一汉代墓葬群。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着28座古墓葬,大部分为空心砖墓结构,距现在地表5米以下。经文物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为西汉时期古...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曾入选200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发现65座古代墓葬,其中,元代墓59所,鲜卑墓6座。 位于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集宁路古城最早建于金代,后被元朝所利用,是当时蒙古草原与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最终毁于战争。2002年至2005年,考古人员曾对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器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