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贵州考古人员近日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大量先秦两汉时期珍贵遗迹遗物,取得了赤水河流域汉代考古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黄金湾遗址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村新阳组,2009年调查发现,处于黄金湾小河与赤水河交汇处的赤水河东岸,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目前所知贵州赤水河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处两汉时期古遗址。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金湾考古队队长张改课说,如此密集分布、类型多...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13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第二届襄阳道安论坛”迎来百余位国内外专家、学...
日前,考古人员从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了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在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人员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2014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在接到民众举报阿斯塔纳附近有疑似墓葬遭到破坏后,立即指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在确定属于古代墓葬后,对其进行发掘。该墓葬位于阿斯塔纳古墓群保护范...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对去年发现的一座宋金时期墓葬内精美画像砖进行室内整理时发现,其上面雕刻的12组人物和30多幅花卉装饰图案均为高浮雕砖雕作品,这在陕西地区的宋金墓葬内十分少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考古人员介绍,以往陕西地区发现的宋金墓葬中的画像砖从艺术手法上多为先雕刻后烧制的简单模制砖雕作品,而此次墓葬发现的则为先烧制后雕刻的高浮雕作品,相比模制砖雕作品雕刻难度大,艺术价值也更高。
湖北襄阳一墓葬现5颗五彩舍利子(图) 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半个月前,市考古队员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发现了5颗五彩舍利子,目前已存放于市博物馆。 13日,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介绍,半个月前,他们在清理岘山脚下的安乐窝墓葬时,在墓顶上意外发现了一个绘有图案的八角形盒。盒中,装有5颗大小不一且形状各异的晶体颗粒和一枚刻有“金玉满堂”字样的钱币(如图)。去年12月25日...
近日,陕西省平利县文物管理部门接到线索,在该县境内龙头村一处坡地发现大量墓砖。 经过勘察,现场可见汉代至南北朝墓葬5处,2处为汉代墓葬,3处为南北朝墓葬。其中一座墓室为砖券形式,现场散落大量楔形绳纹砖、子母口砖,分别饰粗、细、深、浅绳纹。目前,墓葬分布范围为耕地,地表为黄土质,土层深厚,无弃耕迹象,地表无法判定地下情况,保护难度较大。 平利的史前文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秦、汉、三国时期,这里...
1月初,淳安县千岛湖镇屏湖村村民在千岛湖水库边发现因水位下降而裸露的古代墓葬和出土文物,并报告了淳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1月20至25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淳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此次清理共发现古墓葬4座,出土陶瓷碗、钵、鸡首壶、铁刀等随葬品共17件。古墓葬均为长方形砖砌券顶单室墓,人字形平砖铺底,均位于南部山坡,坐北面南,并排而立,应为一处家族墓地,从西至东依次编号...
昨天有媒体报道,重庆、四川等地的博物馆里收藏有一种汉代摇钱树,其底座上往往雕刻各种精美的动物,包括羊。羊年快到了,这种和羊有关的文物,会成为文博界的明星。记者了解到,其实这种摇钱树,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正在展出。 “摇钱树”多出现在西南地区 据介绍,作为文物的“摇钱树”,是指主要发现于我国西南地区古墓葬中的一种树形器物,也叫升仙树,产生于东汉早期,至六朝早期衰亡。 专家介绍,摇钱树通常由树体和...
昨日,记者从庐江警方获悉,发生在1月5日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据介绍,当晚该县公安局冶父山派出所专职巡逻队在辖区夜间巡逻时,将正在盗掘古墓葬的何某某等3人擒获,现场收缴作案轿车和探针、铁锹、镐头、手电筒等一批作案工具。经鉴定,所盗文物为唐宋时期古瓷器。 据警方介绍,当晚23时许,庐江县公安局冶父山派出所民警及巡逻队员在梁岗村姚墩村民组八卦窑山岗巡逻时,发现一部黑色比亚迪轿车停...
近日,在郑店子拆迁工地发现汉代墓葬群,墓葬群被发现后,亳州市文物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清理墓葬10座,其中砖室墓4座,土坑墓6座。出土文物9件,这些文物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经多年持续的田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去年年底在闻名遐迩的陕西周原遗址的核心区域发掘出一处殷商遗民的墓葬区。专家发现,其中一座保存完整且享受一椁两棺的墓主,不仅曾经作为周王后的“外交代表”远赴山东等地办事,而且成为迄今为止周原考古发现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民族政策和商周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座命名为m11的墓葬享有一椁两棺,清理发现其不仅拥有众多陶器、玉器、贝币等文...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围...
重庆三峡库区丰都赤溪遗址群近日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峡江地区比较罕见的唐代墓葬。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考古专家介绍,丰都赤溪遗址群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考古发掘项目,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抢救性考古发掘中,赤溪遗址发掘1100平方米,清理汉至唐宋时期的各类遗迹45座;赤溪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3座;溪嘴墓群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东汉至六朝时期墓葬4座。 文化遗存主...
图为现场及散落的墓砖。陕西省文物局摄 图为现场及散落的墓砖。陕西省文物局摄 记者10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该省平利县境内发现5座汉代及南北朝墓葬,佐证了当时文化繁荣、民众繁衍生息的社会形态。 据了解,平利县文物管理部门接到线索,在平利县境内一处坡地发现大量墓砖。 经过勘察,现场可见暴露汉至南北朝墓葬5处。其中,2处为汉代墓葬,3处为南北朝墓葬。一座可见墓室砖劵形式,现场散落大量楔形绳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