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村民垃圾坑内发现明朝古墓葬 日前,泾阳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墓碑上有字 还刻有兽形图案 “当时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过,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去看,没想到竟然发现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明太学生云门韩公之墓’。”昨日(3月15日)下午,发现古墓葬的村民韩明山称,古墓葬...
西安出土八百年前的酒水 西安首次发现金代墓葬,墓主人是当时陕西东路转运使兼六部尚书,是金代陕西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随葬品中有个梅瓶,出土时瓶口还是封着的,装有清澈的液体。梅瓶是古代盛酒器具,专家推测梅瓶里装的是当时的酒,因器物密闭性较好,此酒得以保存八百余年。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配合项城某基建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并发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铜剑距今已有2000多年,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据介绍,这处墓葬群共有古墓21座,其中19座为竖穴土坑墓,两座为砖室墓。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的考古专家在清理发掘该墓葬群时,发现这些墓葬曾被严重盗扰,只有5座土坑墓保存完好,出土的陶器数量、种类较多,有辅首...
古董酒水 西安首次发现金代墓葬,墓主人是当时陕西东路转运使兼六部尚书,是金代陕西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随葬品中有个梅瓶,出土时瓶口还是封着的,装有清澈的液体。梅瓶是古代盛酒器具,专家推测梅瓶里装的是当时的酒,因器物密闭性较好,此酒得以保存八百余年。
墓葬位于南郊西影路附近,根据出土的买地券判断,墓葬主人叫李居柔,是当时陕西东路转运使兼六部尚书,属于金代陕西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考古人员解释,因为当时处于金代灭亡的前期,墓主人虽为一地长官,但也与其他人一样选择“薄葬”。同时出土的还包括了30多件瓷器、铜器、玉石器等随葬品。 省考古研究院 隋唐考古研究室 于春雷:在出土的时候,其中一个梅瓶的口还是封着的,里面是有液体的,从液体的样本来看,它是相对比...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延伸段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工作人员确定墓葬范围 从东汉至辽代,跨度近千年的75座墓葬日前在大兴三合庄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据了解,此次发掘墓地延续时间之长、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数量之多,墓葬形制种类和保存之完好,为近10年来北京地区所罕见。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还剩下54座墓葬没有发掘,计划到5月底、6月初结束发掘工作,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也同步开展。 发现三合庄墓地考古发掘129座古代墓葬 在大兴...
3月14日,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在配合项城某基建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发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铜剑,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图为埋藏了地下两千多年的青铜剑,仍然寒光逼人。 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该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古墓21座,其中19座为竖穴土坑墓,两座为砖室墓,年代为战国至东汉晚期。考古专家在清理发掘该墓葬...
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的赤墩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昨天,无锡日报记者从钱桥街道获悉,去年5月以来,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赤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共发现崧泽时期墓葬31座,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器物190件,为研究太湖地区崧泽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3年3月,钱桥街道在显山路延伸段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
村民路过村边掩埋垃圾的土坑,无意间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青石板,好奇之下刨开上面的土,竟然发现是一座明朝古墓。日前,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村民无意发现明朝墓葬群 “当时发现也挺偶然的,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边过,发现坑边土崖上露出了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下去查看,...
云阳镇居智村村民无意间发现的明朝古墓 韩明山供图 日前,泾阳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墓碑上有字 还刻有兽形图案 “当时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过,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去看,没想到竟然发现一个墓碑,上面写着‘明太学生云门韩公之墓’。”昨日下午,发现古墓葬...
昨日,福建博物院举行2014年度文物考古工作汇报会。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就2014年对漳平奇和洞遗址、晋江庵山遗址和明溪南山遗址4号洞以往资料的整理、编写工作,以及将乐岩仔洞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做了报告。 “去年是我院考古所收获比较大的一年。”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表示,2014年度,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的田野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共有14项,发掘面积4780平方米,勘探面积达到...
考古专家正在现场勘测 3月5日,谯城区城父镇蒋曹村葛土楼、烟叶行两村分界处的一干涸小沟旁,有村民整地时无意中发现一处船型的墓葬,并第一时间报告了市文物管理处。 “这个干沟旁栽的都是树,沟东侧是葛土楼,西侧是烟叶行,发现的这个墓属于烟叶行村的地面。”当地村民蒋庆波介绍说,墓葬被发现后,村民们觉得古墓应该会有助于考古,便及时报告了市文物部门,希望文物专家能够前来勘测,看看到底有没有价值...
云阳镇居智村村民无意间发现的明朝古墓 韩明山供图 上万村农家院内的宝顶,好像一座敦实雄浑的碉堡。 发掘现场 出土文物 日前,泾阳云阳镇居智村发现一处明朝古墓葬群,经上报县市两级文保部门后,已对该处墓葬暂行掩埋,等待省文保部门批复意见,是否进一步发掘清理。 墓碑上有字 还刻有兽形图案 “当时我开车从村边填埋垃圾的大坑过,发现土崖上露出半截石板,好奇之下就停车去看,没想到竟然...
记者从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14年考古汇报会上获悉,福建省考古所2014年在福州海域发现东洛岛沉船遗址,沉船上出水的文物,为福州港至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物证。 2014年5月,福建省考古所在福州海域东洛岛西侧海湾内,发现水下沉船遗址。遗址所在海床较平缓,遗物分布范围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80米。从海底出水的碇石看,遗址中文物的年代可从宋代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代,具备非常丰富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