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四川文物》2015年03期 【摘要】从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有着各种墓葬防护措施,主要表现在尸体防腐、墓室防潮和墓葬防盗上。尸体防腐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材料和步骤上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差异。墓室防潮措施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化、从先秦两汉时期高等级人物专享到宋元时期普遍运用于平民墓葬的发展过程。墓葬防盗措施主要运用于帝王陵寝中,发展到宋元时期平民墓葬的防盗意识增强,出现了修建墓上假椁的现象。 ...
日前,淳化县车坞镇齐子塬村发现一座砖室墓葬,该墓葬坐西面东,由竖穴墓道和土洞墓室组成,平面呈长方形,墓室长2 米 ,宽1.5 米 ,距地表1.3 米 。从现场看,墓主人骨骼完整,因未发现墓志铭等物,暂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从砖的形式和墓葬结构来看,初步判断为汉代民间墓葬。 经抢救性挖掘,出土随葬品有铜镜、铜带钩、大布黄天币、陶仓、陶灶、陶罐等文物,共计16 件。此次发掘为研究汉代丧葬风俗和生...
文物保护碑背后的盗洞(图片均为网友@下乡知青伤不起 提供) “之前看过靖边杨桥畔镇的汉代墓葬壁画,也听说过这里盗墓非常猖獗,但今天实地查看还是相当震惊。”网友@下乡知青伤不起 5月21日来到这一带的渠树壕汉代墓群寻访古迹,被遍布的盗洞和散落的人骨震惊了,据他描述文物保护碑附近的一个盗洞,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墓室。 网友:古墓群惊现新打的盗洞 据了解,这一带分布有上万座汉代墓葬,是陕北地区同一时区...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学专家向广州日报介绍了2014年广州恒福路汉唐墓葬考古成果。即2014年3月至5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工程建设,在恒福路某工地进行勘探发掘,清理西汉、东汉、三国、南朝、唐、南汉及明代墓葬共20座,出土陶、瓷、铜、铁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02件。 其中发掘的一对“王武”私印和信印,在广州地区甚是少见,因此备受广州考古界的关注。
《敦煌学辑刊》2015年01期 【摘要】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表现题材较为广泛,包含花卉、瑞兽、人物等题材,其中墓室中孝行人物题材占据主导位置。这一现象形成于宋金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它与北宋儒学的重新复原、金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宋儒对人们生活的规范及当时的复古之风等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清水宋金墓;孝行图;墓葬装饰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陇右文化学科”科研项目...
《敦煌学辑刊》2015年01期 【摘要】遵循历史的方法,此文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中符号系统的体育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上揭示魏晋时期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象征谱系,破译其象征的内涵。另从文化学的研究中,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图像进行阐释,明确了在文化的核心和外围,存在着似断还续的纽带。同时在审美的视野中寻求一种合理的解答,进而把握体育的发展与流变的精神命脉。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01期 【摘要】宋代族葬之风盛行,家族墓地是家族丧葬理念及其礼制特点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材料,以北宋相州韩氏家族为例,对其家族墓地的墓葬位序及丧葬理念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韩氏家族在北宋时期以"五音姓利说"规划墓地,集中埋葬家族成员,但墓葬位穴之间的尊卑关系又与文献所记载的五音墓地有所出入。 【关键词】相州韩氏;家族墓地;埋葬位序;五音墓地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02期 【摘要】随着北魏的分裂,北朝墓葬文化格局再次发生变化,奠定了此后隋唐文化的发展趋势,其中东魏-北齐所起的作用更显重要。东魏都城邺城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种类与组合延续着北魏末期洛阳地区的基本特征,墓葬壁画则突破北魏中、晚期墓葬所遵循的“晋制”的束缚,开创了新的范式。不过,都城地区的文化辐射强度偏弱。至北齐时期,新的墓葬文化格局趋于定型。北齐霸府晋阳与都城邺城形成“...
墓舍外景 后人树立的刘大元帅墓历史简介 博白县水鸣镇圩头南侧,有一座盖有墓舍的土墓,据考证墓葬主人为东汉时期征讨交趾的“北滩大元帅”。该墓为砖土结构,墓框主体圆形,墓冠覆盖黄土,形似半球状,古朴大方、肃穆庄严,特具我国南方民间坟茔风格,虽年代久远,但得乡民维护修缮,至今基本完好。据考证,这是博白县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墓葬,距今1961年,为东汉时期的历史和军事提供了较高的研究价值。 传说:刘...
6月13日消息,经过工作人员两年多的寻找,在青关山台地发现一段城墙,疑似是一直在寻找的北城墙。据了解,在之前的三星堆考古中,还相继发现了东、南、西三道城墙,加上此次的考古发现,三星堆古城城圈或可初步呈现在世人面前。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在从化区流溪河流域进行文物资源考古调查的成果。去年6月至今年5月,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领导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从化区博物馆等单位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在从化区流溪河流域进行文物资源考古调查。 本次调查取得了突破性的收获。截至今年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流溪河上游吕田、良口、温泉三镇共计新发现各期遗址共计260余处,其中...
墓地里发现的两枚十七世纪银币 英国不少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牛津和剑桥等中世纪时期成立的学校,其大学所在地从中古以来就有城市和聚落,人类活动和历史记载也从未间断。因此,每当大学兴建新楼或进行修葺时,往往先进行考古发掘,抢救当地的文物。根据英国媒体5月份的报道,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在今年3月的建筑工程中便发掘出一座17世纪英国内战时期年轻女子的墓葬,其死因引起了考古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猜测。 ...
我市近期连续大雨,致使高泉山友谊河水泥厂段高墈发生严重坍塌。近日,汨罗市文物考古所专业人员经过此地时发现高墈上有古墓葬迹象,经进一步勘探调查,初步可确定为一处先秦土坑墓葬。该所立即上报岳阳市考古研究所,经省考古研究所批准后,该所派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田野考古章程对此处古墓葬进行了为期20天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经科学发掘证实,该墓葬为战国土坑竖穴墓,出土器物有彩绘陶鼎、陶敦、陶壶、玉璧、青铜盆、青铜车...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一养牛场内发现神秘古墓。6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一相关负责人称,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该墓葬为北宋时期,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较简单,特点较为明显。 5月27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武邑县文广新局来电称: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西北方向1500米处,绿鑫奶牛场在修建青储池时发现一座圆形砖室古代墓葬。随即该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武邑县文广新局及韩庄镇相关人员一同前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