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3日,在距略阳县城60公里的白水江镇党委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简短文物移接交仪式,略阳县公安局白水江派出所所长淡德良将6件宋代墓葬出土文物移交给了略阳县江神庙民俗博物馆馆长徐宁,至此,白水江村组修建道路古墓葬出土文物顺利回归国家。 7月20日,略阳县文化广电局接报白水江人民政府建设工地发现墓葬。随后,县文化广电局、文物旅游局相关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白水江镇党委负责同志及当地公安干警相继赶到现场...
近日,樊城沃尔玛旁一处工地发现砖石古墓。据考古队员介绍,目前已发现汉代至隋唐时期墓葬60余座。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人民路与长虹路交互处的原襄樊棉纺织印染厂。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千余平方米的区域已挖出约1米的浅坑,并且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就有一根小树枝做标记。 参与挖掘的杨师傅介绍,小树枝标记的区域就是古墓,大约有60余座。他说,古墓群所在位置本来打算挖地基,没想到,考古队勘探发现了古...
为配合烟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2013年4月14日至30日,烟台市博物馆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并在西三甲村附近发现一大型墓葬群。5月1日至6月30日 ,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1座,目前已经整理完毕。 本次发掘所清理的91座墓葬根据形制可分三类:土坑墓、砖室墓及瓮棺墓。土坑墓共83座,多为3米长、2米宽的长方形,均带有熟土二层台,部分...
7月19日,一条题为《重磅!江西武宁发现明朝第六位皇帝古墓群!大量文物破土而出!》的帖子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疯传。 当日,记者向18日已前往现场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上海求证。他表示,在武宁县横路乡的确发现了一个明清墓葬群,已被老百姓挖出,但并非明英宗墓葬。 古墓中挖出的一个酱釉陶罐 古墓葬内的石雕 【网传】 武宁发现明朝第六位皇帝墓 综合网络间传播的帖子内容,大致意思是:7月...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又有新进展,考古人员近日发现了大堡子遗址区域内目前看来最早的秦人墓葬。 今年5月中旬,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开始对编号M31的墓葬进行了发掘。领队侯红伟说:“近期发现,这是西周晚期的墓葬,这也是大堡子遗址内目前看来最早的秦人墓葬。” 侯红伟介绍,这座长为4.1米、宽为2.2米的墓葬为东西朝向,墓葬总深度10.5米,其中垫土4米,墓葬6.5...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米;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
墓内发现的石碑 继发掘新蒲中桥杨氏土司墓园后,遵义昨日又新发现一处播州土司家族墓葬。 这处墓葬位于汇川区高坪镇。据称,50多年前,当地因修建粮仓,将墓葬上的部分石块打碎取走,造成墓葬损坏严重。后来,该墓葬又被泥土掩埋于地下,仅剩其中一个受损的石墓室露在外面。今年初,当地修建还房小区,挖出了一些墓葬品。 5月下旬,经贵州省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开始对该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进一...
山西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两座新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復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復。」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 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其中,西侧墓葬壁画面积为6平方公尺;东侧墓葬因有残缺,壁画面积为4平...
记者从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两座新近发现的辽代墓葬壁画日前被整体搬迁至云冈石窟,并将在这里全面修复后与世人见面。 “云冈石窟研究院目前正在为两座墓葬壁画修建专门的工作室,待里面设施完善并达到恒温恒湿的条件后,我们将打开包装进行全面修复。”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志忠说。今年4月,大同市发现了两座辽代墓葬,墓室四壁绘有彩色壁画。每幅壁画中间都用暗红色竖线隔开,上面绘有奏乐等内容,展示了墓主人...
记者今日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两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辽代壁画墓葬,近期已被整体搬迁至此,实施后期修复保护。专家介绍,将两座古墓葬实行一体“打包”进行整体搬迁保护的做法,开创了全国先河。 4月24日,正在大同市五洲西二路附近施工的建筑工人发现一座古墓葬,随即上报文物部门。该墓葬直径1.34米,通高2米。考古人员清理墓室时,在紧挨其东南部又发现一个类似的古墓葬,该墓葬因早期遭到盗扰而致其上部残缺,两座...
7月19日,记者从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礼县大堡子山项目队了解到,秦西垂陵园发现迄今年代最早的秦人宗族墓葬。当中发掘出土20件西周晚期陶器,这是继2006年“秦编钟”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系秦开国国君秦襄公或其子文公夫妇陵墓,是秦国第一大陵园——秦西垂陵园,200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堡子山遗址“秦编钟”考古发现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
记者14日从含山县文旅投公司获悉,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正式启动。 据介绍,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位于凌家滩遗址核心区,为凌家滩4个国家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1200万元,由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该项目主要是对凌家滩遗址墓葬祭祀区已经考古发掘的68座墓葬、1处祭坛等进行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和指示性展示,其中5座墓葬进行精品覆罩式展示。 目前,含山县文旅投公司已经精心完成施工...
凌家滩墓葬祭祀区展示工程位于凌家滩遗址核心区,为凌家滩4个国家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1200万元,由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该项目主要是对凌家滩遗址墓葬祭祀区已经考古发掘的68座墓葬、1处祭坛等进行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和指示性展示,其中5座墓葬进行精品覆罩式展示。 目前,县文旅投公司已经精心完成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并于6月19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北京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为施工中标单位...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临沂晋代墓葬与汉代相比差异甚多。但墓葬分布的位置与汉代分布比较吻合,在文物的种类上也有本地特色,应是晋沿汉制的一个体现。出土文物中多有南方器物,说明临沂经贸与江南有着密切联系。晋代由于临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中心地带,既保留中原本地特色,也体现了南方文化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晋代;墓葬文化;临沂
殷墟墓葬中,出土的玉、石、陶、青铜等不同材料制成的人俑身上大多都着衣,这就为我们考察商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且这些人俑的具体衣着有所区别,这应该与当时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有关,我们可以从人俑的衣着上明显看出其等级地位的差别。 在殷墟出土的殉葬俑中,表现商代贵族形象的人俑较多。在侯家庄西北岗的一座墓葬中,曾出土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跪坐人像。从它上面保留的衣纹,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穿着的服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