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以活生生的动物为玉雕题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玉雕动物佩饰,反映了人类早期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在随后的历史中,动物玉雕题材越来越广泛,作品越来越多,人们赋予这些动物玉雕许多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直到今天,玉雕动物佩饰仍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生肖类玉雕挂件,是许多人的心爱之物。 目前已出土的红山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艺术品,除了著名的在...
日前,捐赠珍稀野生动物标本签约仪式在湖北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举行。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和武汉市副市长王立等出席签约活动。这也是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向中国中部地区的第一家珍稀动物标本捐赠。 为进一步丰富长江文明馆藏品,促进长江自然博物馆建设,长江文明馆于2015年11月邀请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区代表到长江文明馆考察,就捐赠动物标本事宜进行商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签约仪式上...
从明天起,“生命奥秘·脊椎王国——动物标本展”将在中国湿地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拉开帷幕。展期只有一个月,由中国湿地博物馆和大连生命奥秘馆联合打造。 神奇技术将生物体保存得栩栩如生 不少观众还记得去年暑期轰动杭城的“人体奥秘展”,说这场脊椎动物展是它的“姊妹篇”,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这里将展出67件大型脊椎动物的生物塑化标本。 此次展出的这些脊椎动物,都使用了生物塑化技术进行制作,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山西大同不断有北魏遗址、窖藏和墓葬被发现,出土了大量反映这个时期文化的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石雕柱础、波斯银盘、鎏金高足杯和玻璃碗等,充分反映了北魏王朝汉化和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繁荣程度。但真正能够深层次反映这个时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则是大量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本文选介的这几件陶狗、陶猪、陶羊就是其中的一类代表性作品。 釉陶子母狗(图1) 高...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1日报道,一张捕捉到幼年长尾猴抓住成年长尾猴的尾巴荡秋千的摄影作品在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野生动物摄影竞赛中脱颖而出,以最高得票率荣获年度最佳人气奖。该作品出自摄影师托马斯·韦贾彦(Thomas Vijayan)之手,吸引了1万多名投票者的支持。 图片中的幼猴抓住两只成年猴子的长尾巴,调皮地玩起了荡秋千,嘴巴张大着,看似十分高兴。两只成年猴子则淡定地坐在树枝上,任凭幼...
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灵长类动物特展》。 为丰富黑龙江儿童寒假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宣教平台建设,1月14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北方森林动物园联合举办“学生寒假系列特展”之《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特展》开幕式及2016年寒假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仪式。 2016年寒假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班。 猴是灵巧聪明的象征,猴作为灵长类动物,浑身透着一股机灵活泼、滑稽有趣的劲儿。猴是生物学上与人类亲缘最近的...
穿山甲、小灵猫、豪猪、青鼬……昨日,30只(件)栩栩如生的珍稀动物标本在市博物馆与观众见面。由广东省博物馆、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态多样性——珍稀动物标本展》启幕,展览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生动的“科普课堂”,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中旬。 上午10时许,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昂首的羚羊、可爱的果子狸、威风凛凛的豪猪等标本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观看、合照、听工作人员讲解,...
12月14日,《生态生命生存—贝林标本之美洲动物特展》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驻枫叶小镇奥特莱斯(哈尔滨市松北区中原大道16999号)分馆隆重举行。 记者从黑龙江省博物馆获悉,为广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展示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的独特魅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黑龙江省博物馆与枫叶小镇奥特莱斯联合举办《生态生命生存—贝林标本之美洲动物特展》。本次展出野生动物...
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中原古代器物上的动物意象”为主题的专家科普讲座。讲座通过大量的精美文物图文,向观众们介绍了中原时期古人所用器物上各类动物图案所蕴意的意义及背后的故事。 “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特展是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展览,展出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王子午”铜鼎、骨笛、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132件与动物有关的精美文物,及浙江自然博物馆精选的2...
11月16日上午,世界著名慈善家肯尼斯•贝林向我馆捐赠的部分野生动物标本运抵浙江自然博物馆。 此次运抵杭州的标本共计6件,全部来自非洲,有非洲象,豚尾狒狒(2件),豹、非洲狮以及薮猫等5个物种,由国际著名标本工艺师制作,工艺精良、神态生动。其中,非洲象为一成年公象,体长5米,模样十分逼真。上述标本专箱包装,从非洲起运,穿越印度洋,进入太平洋,运达上海,并由海关监管车专程运送到浙江自然博物馆。 ...
江西南昌海昏候墓出土龟镇 镇,《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而席镇则是用来压席子角的。中国古代室内家具的种类不多,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陈设矮床、几案、屏风等。但须铺席的地方却不少,为了避免由于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遂于其四隅压上镇。后来此物造型愈来愈讲究,成为各种动物造型的雕塑小品,在汉代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也是汉代室内布置的亮点。比起汉瓦当和铜镜来,镇一点也不逊色...
我国用烛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战国秦汉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 业的发展,开始用瓷烛台。瓷烛台中,借用动物的造型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从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狮形烛台、羊型烛台和骑兽俑烛台等。唐代烛台仍以陶瓷材质为主流。 1973年镇江丹徒县华墅公社西晋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狮形烛台(图1),高9.3...
日前,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称科学家现已发现两种 2.78 亿年前在巴西出现过的以前未知的蝾螈目生物,有望揭示动物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阿根廷、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在南美所找到的最古老爬行动物遗骨旁边发现了这两种两栖类生物化石,并在《自然》 (Nature) 杂志的一项研究中进行了公布。图为图像再现古代湖泊生态系统中灭...
(1)11月2日,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三趾马动物群古生物化石。 近日,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和提升展示效果,国内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之一——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组织技术骨干和科研人员对馆藏的近万件古生物化石进行整理修复,并对展厅重新规划布置,以系统展示奇蹄类三趾马、鼬鼠、巨鬣狗、巴氏剑齿虎等古生物化石。此次大规模布展工作预计11月底结束,届时部分珍贵古生物化石将在布置后的新展厅...
在商周时代的神话和美术中,动物或动物纹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祭祀中被视作神奇力量,扮演沟通天地的助手。张光直先生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一文中指出,“神话中的动物发挥在人的世界与祖先及神的世界之沟通上”。而这一切,在商周青铜器上更是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 动物凶猛之:动物造型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很大一部分取动物为其造型,或只取头部,或根据动物形态制作器物,而无论是哪一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