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12月31日,记者从市北区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了解到,由美国贝林先生捐赠的第三批300余件稀有野生动物标本已经装船,将于2017年1月中旬抵达青岛港。 据了解,美国贝林先生将捐赠给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稀有野生动物标本共400余件,前两批共14件动物标本已于2016年夏季陆续抵青,包括首批长尾黑颚猴2只、豚尾狒狒2只、非洲狮子4只;第二批非洲象1只、幼年长颈鹿1只、成年长颈鹿1只、蜜罐1...
29日,内蒙古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发现了大型土塑动物造型,同时出土大量仰韶时期的遗物。 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是南流黄河中段最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存,也是国内截至目前发现的距今6500一5500年前,规格和等级十分讲究的一处仰韶中期的“中心聚落”或“酋帮中心”。 据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介绍,在遗址外围环壕发现门址四处,分列东...
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对一战国楚墓的发掘进行微博直播,古墓中端出一鼎两千多年前“牛肉汤”的说法引起网友热议。 “这是否为一鼎‘牛骨汤’或‘牛肉汤’,根据目前情况还很难给出答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动物考古专家侯彦峰,在披露出土陶鼎中的动物骨骼清理鉴定情况时如是说。 “2300多年来,地下水反复交换,况且这一出土陶鼎密封不严,即使当时鼎内有汤也早被稀释殆尽,依据目前鼎内经国家文...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 发现400多座陪葬坑 大量石制盔甲 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目前已发掘的陪葬坑里,基本以陶制品为主。 在秦始皇陵的陵区外围,考...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法国等13个国家的44位动物考古学者,围绕以下8个主题展开了讨论。 区域动物考古学综述性研究 墨西哥国家人类历史研究所Joaquín Arroyo-Cabrales介绍了拉丁美洲动物考古学的发展状况。印度德干大...
由上海自然博物馆引进,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巡展项目,今天起在自博馆B1临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这是该展首次走进亚洲,它将带领参观者去寻找地球生命演化历程里的“幸存者”。 展览囊括多件收藏与研究价值兼具的珍贵标本、图文版面、多媒体展品等,参观者能近距离观赏那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但现今已灭绝的一些动物标本,如世界上最大的鸟蛋、难得一见的恐鸟足和羽毛、雌性和雄...
12日至17日,“2016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会暨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国内及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法国、德国、瑞典、土耳其、南非、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的18位动物考古协会理事参加了国际理事会,这是国际动物考古协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理事会。 国际动物考古协会成立于1976年,目前,该协会拥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位会员...
文物动物园 儿童的成长发展是国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在培养儿童兴趣、满足儿童发展需求、探索儿童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了儿童专题展“文物动物园”,通过200多件动物形文物以及大量的互动游戏项目,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保护动物的思考。 借此次尝试,近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基金会和北京洛德文化中心协办...
日前,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安吉县林业局协办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专题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展。 展览由前言、灵蛇舞动、不老神龟、水陆霸王、四足游龙、水陆怪杰等6部分组成。以中国有代表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和活体为展出对象,系统性介绍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展览图文并茂,不少展品都是首次展出。既有被人们视为富贵祥瑞的黄金蟒,也有代表长寿吉祥的黄缘闭壳龟等,展品共计200余件。为提升展览展示效果...
昨日,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环基会)创始人、主席肯尼斯·尤金·贝林与成都博物馆签署“动物标本捐赠协议”,向成都博物馆捐赠包括羚羊、北极熊、长颈鹿、大象等,超过250件动物标本。这些标本计划于明年在成都博物馆展出。 据了解,除了动物本身,展览还将展现它们的生长环境,如非洲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北美苔原等。 贝林表示,此次捐赠主要是希望观众树立对自然的崇敬和保护意识。此次将捐赠地选在成都,是...
摘 要:夏禹铸九鼎,翻开了中国青铜器历史的第一页,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辉煌的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饕餮纹、龙纹等青铜器动物纹饰,并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生活方式,对现代的艺术设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一种启发。 关键词:青铜器 动物纹饰 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
8月10日,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动物考古学家江雨徳(Roderick B. Campbell)教授等一行2人考察访问了安阳博物馆,并就正在安阳博物馆展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发掘出土的骨器和馆藏骨器进行了专题考察。 江雨徳等对郑州关帝庙晚商聚落遗址出土的骨器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并对骨器的所属的动物种类、骨料来源、制作工艺和制作地域等提出了初步意见。江雨徳还考察了安阳博物馆馆...
清乾隆铜鎏金吐宝神鼬 自去年年底马未都给博物馆中的猫们搭建办公室并颁发“猫馆长”证书后,观复博物馆在“萌”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并于日前举办了“相看两不厌——历代萌宠展”。目前国内的博物馆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主题的展览,观复博物馆此展可以说是首创。文物是人类精神思想的载体,不同时代的文物都表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特征。本次展览展出了观复博物馆藏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时期的200余件以动物为造...
日前,美国动画片“疯狂动物城”全球热映,再创票房新高,兔子朱迪的形象深深刻在每个小朋友的心中。借着动画片的余热,汉阳陵博物馆策划了“阳陵动物城”主题教育活动。7月28日,“阳陵动物城”主题教育活动如期举行,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组织的来自西安的10余个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以汉阳陵出土的陶塑动物为蓝本,包括“陶塑动物”小课堂,陶艺制作,动物舞台剧三项内容。小课堂上,教育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