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豆(“小白礁I号”出水) 河姆渡文化双鸟木雕神器(田螺山遗址出土) 陶盉(田螺山遗址出土)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宁波,7000年文明史从河姆渡开源,两千年“海丝”路自三江口起航。源远流长的文明脉络,积淀深厚的历史蕴藏,通江达海的交通贸易,博大精深的思想宝藏,无不汇集于宁波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化港城。 时值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
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让不少北京通州市民充满期待。除了地上建设,通州地下考古工作同样引发关注:一块块待开发的空地被发掘出或长或方的墓坑,还有工作人员手持铁锨、竹竿作业。11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公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今年以来,文物部门在通州区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城、千余座古墓,纵贯战国至清代。 ...
11月21日下午,笔者在镇海区九龙湖镇文化中心前发现,许多村民在“远古的微笑——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展板前,边观看边议论纷纷,好不热闹。该镇河头村的陈大爷感触地对笔者说:“未想到阿拉生活的脚下,至今为止竟是镇海最早的先民发祥地,今后我们一定配合政府将这块宝地看护好。”这就是镇海区文物部门开展的镇海文物遗址保护宣传大蓬车进乡村的一个场面。 鱼山·乌龟山遗址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河头村境内...
昨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11月14日到16日期间,中国彩陶文化论坛和“遥远的对话—大地湾考古成果特展”在杭州举行。该活动由浙江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指导,将主要就彩陶的保护、研究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展开探讨。 据悉,这次外展文物共计65件(套),包括陶、石、骨、玉器等,所展文物再现了大地湾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研讨会以“彩陶的保护研究及在人...
日前,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城墙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山之间——木渎古城考古成果展”系列活动,邀请参与者听讲座、看现场,体验考古工作的科学与严肃。 11月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锦琼在苏州城墙博物馆给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考古视野中的城》。唐锦琼依托城址考古的最新资料,为听众剖析了考古对古代城址观察的独特角度,指出了古代城址相较于一般性聚落的基本特征,以及对苏州城市...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日前埃及政府一支专门负责发掘、研究古代文献资料的团队在首都开罗以北约160公里的布海拉省发现一部珍贵的《古兰经》古代手抄本。 埃及宗教事务部长穆赫塔尔·戈马说,这一珍贵的《古兰经》手抄本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7世纪,发现地点是布海拉省首府达曼胡尔市一座清真寺附近。除经文外,还附有经文注解、注音以及其他珍贵的手抄文献。据悉,此手抄本将作为埃及重要考古发现公开展览。 ...
10月24至25日,由吉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长白山管委会主办,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白山管委会文广新局承办的“宝马城——长白山金代皇家神庙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在长白山池北区举行。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马少红,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长白山管委会副主任李一杨等领导与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宝马城遗址位于长白山池北区西北4...
日前,由省考古所和宿州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宿州芦城孜遗址考古成果展”在宿州市博物馆开展。展览精选出土文物200余件,以芦城孜遗址为主,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陈列,辅以图文介绍,对发掘过程、遗址遗迹以及考古知识进行直观呈现。芦城孜遗址位于宿州市南部桃园镇浍光村芦城孜自然村东侧,距市区约16公里,是皖北地区保存较好、时代较早、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聚落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从距今4600年前龙山时...
9月26日上午,以“‘一带一路’——共同的记忆和共赢的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开幕。会议期间,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成果发布,考古工作确认了古代月氏文化遗存,为探讨月氏与贵霜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据介绍,古代月氏西迁中亚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欧亚大陆古代东西方人群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古代月氏研究成为国际历史学、考...
“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26日在西安举行,中国西北大学发布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考古成果。中外考古人员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区开展系统考古研究,全面了解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大批遗址,包括一些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介绍,该校将考古研究拓展至中亚地区,开拓了丝绸之路国际考古的新境界,2009年至2013年先后三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考察遗存...
“盘龙城遗址公园是武汉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工建设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馆新馆将最大限度呈现盘龙城考古发掘的成果,让市民充分感受到灿烂深厚的中华历史文明。”昨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盘龙城遗址是新中国考古工作中最早发现的商时期长江流域的古代城址,发现多处宫殿、大型建筑、手工作坊基址及墓葬,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金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 据了解,对...
英国约克大学官网近日刊登的一项最新考古成果显示,在农业刚刚传播到不列颠岛之时,当地人的饮食方式并没有立刻发生变化,沿海地区的居民依然主要从海洋获取食物。 原始农业大约在6000年前传入不列颠岛,但是考古学家在不列颠岛当地并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人类遗骸。然而,在苏格兰西部沿海的内赫布里底群岛上,此前曾有考古学家发现了生活在那个时期的古人类骨骼碎片。此次,考古学家对骨骼碎片中的胶原蛋白序列进行...
集10年考古发掘之力,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出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编著的《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一书,8月4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11日,记者从省考古所获悉,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首发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磐,龙泉青瓷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釉色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珠。2009年,...
4日上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在浙江省龙泉青瓷博物馆召开。“十年磨一剑”,此次报告会集中报告了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自2006年始长达10年的考古研究成果,并首发了《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 据了解,此次报告会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以及丽水各县区博物馆等...
8月4日上午,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考古成果报告会暨《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首发式在龙泉青瓷博物馆举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大学、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物出版社、丽水各县(市、区)博物馆(文保所)等相关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及波兰陶艺家前来参与,共享考古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龙泉窑的发掘研究,促进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