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滁州何郢遗址,一个千年遗址。 它的发掘,是我省皖东地区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昨日,记者获悉,该遗址首次发布考古成果出土20余具完整动物骨骼。其中多例被砍头、捆绑埋葬。 遗址年代基本确定为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何郢遗址,位于滁州市琅琊区扬子办事处十里村何郢庄。 遗址三面环水,为一近圆形台地,直径约70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如此“庞大”的遗址,是哪个...
1月23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体验考古,感受文明——2012年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文物爱好者和文博职工、高校师生、文史专家共400人参加。这是陕西首次通过媒体面向社会招募公众参加考古成果汇报会。在全天的汇报中,王社江汇报了“打石器的人——洛南旧石器地点”;孙周勇汇报了“点石为城——神木石峁遗址”;刘军社汇报...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陈黎)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秦东陵一号陵园考古勘探成果,两座“王”级别的“亚”字形大墓出奇的一致。专家判断一号陵园正是秦昭襄王和唐太后合葬的“芷陵”(古语称茝陵)。据史书记载,秦东陵还埋葬着秦始皇的父母。据悉,今年将对秦东陵部分陪葬坑和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两座“亚”字形大墓非常一致 秦东陵是战国末期秦国君王陵墓,《史记》记载秦东陵埋葬着多位君王和王后。 ...
石峁遗址 中广网西安12月20日消息(记者雷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20日)公布了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遗址重大考古发掘成果。通过两年多的系统调查和发掘,考古人员确认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史前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山梁上,地处黄河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处。这次考古发掘确认了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
近日,来自国内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等10个省市的30位考古专家聚集泗洪县,对该县梅花镇顺山集遗址考古成果进行论证。确定泗洪县梅花镇境内的顺山集遗址,为江苏境内新石器时期最早的人类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 这处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泗洪县梅花镇境内的顺山集遗址,位于淮河中下游,是一处面积为17.5万平方米的大型环壕聚落,发现的房址、墓地显示出清晰的聚落布局,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
8月29日,参观者在观看展览。当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60周年“发现霸国”文物特展与“甲子辉煌”文物成果展在山西太原举行。首次公开展出的300余件组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漆木器、金器等。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始免费展出。展览展示了水下发掘的古代外销瓷器、文物及不断革新的技术设备,呈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余年来在人才培养、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和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水下考古工作,作为国内第一家从事水下考古工作的专业部门,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历经2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在中国...
本报讯(记者朱永安)“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水下考古成果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作为国博建馆百年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两个专题展览分别展现了国博的馆藏实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除部分瓷器展陈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外,展览特选了135余件中国古代瓷器,分为“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三部分展出,囊括了不同时期的名窑精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近日,“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吴山广场粮道山路口的杭州博物馆里展出,集中展示了浙江省考古界在新世纪的10多年里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50多处重要考古遗址发现和600余件发掘文物。这也是由“杭州历史博物馆”扩建升级而成的“杭州博物馆”正式开馆后的第一个特展。展览将持续至8月9日,免费参观。
河北丰宁出土雍正帝亲妹妹“温宪公主”御封领地界石碑刻 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沙坨子村一个破旧老房子院内,近日出土了一块清代碑刻。文博专家表示,该碑刻是清朝皇帝康熙为其亲女儿温宪公主在现今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境内的养马厂设立的界石。这一石碑成为丰宁县境内记录温宪公主唯一的佐证。 现存放在丰宁文博馆的这一石碑为石灰岩石质、长方形,底部残缺,残长58厘米、宽29厘米...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日公布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最新考古成果。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于2009年6月13日正式开始,截至2012年5月,第三次发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类型,共计310余件(组),其中包括出土数量过百的陶俑,以及陶马3组12匹,战车2乘、弓弩箭箙等,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新华网图片 李一博 摄
日前,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史嵩之夫妇墓的考古成果。 墓志铭记载和现场的考古勘察,进一步纠正了史书和民间传闻中的不实说法。墓志铭清楚地确定了史嵩之的生卒年月。他生于1189年,卒于1257年(宋宝祐五年),而不是《宋史》所记载的卒于宝祐四年。 有史料认为史嵩之是史浩之孙、史弥远之侄。但专家考证认为,史浩、史弥远与史嵩之为堂亲,“史嵩之为史诏四世孙,祖父为...
武夷山西周原始瓷窑出土的青瓷豆 武夷山竹林坑西周原始瓷窑址窑炉遗迹 9个考古调查与勘探项目,8个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发掘面积5300平方米,其中发掘墓葬23座……昨日,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下简称省考古所)对外公布了2011年一年的考古工作。 记者了解到,去年考古调查与勘探项目大都是配合省内基础建设,共有9项,分别是沈海复线调查勘探、泉州南埔电厂调查勘探、福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