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12月18日,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宜宾市文广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宾市博物院承办的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考古成果专家座谈会在宜宾华荣酒店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近20位著名考古专家参加了会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宜宾市委、宜宾市人大、宜宾市政协、宜宾市文广局、屏山县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教授高大伦主持。与会...
“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 11月22日在浙江嘉兴博物馆开展。展览所展出的遗物与遗迹,是新世纪十年以来浙江考古发现的各类重要成果。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物局、嘉兴博物馆共同承办,并得到了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温州市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等省内29个单位的支持。共展出旧石器时代至清代50多处重要聚落...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所主办的“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明园石油宾馆举行,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领导、新疆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文博界同仁和有关地州及县(市)的文物同行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领导进行交流和指导。 会议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卫东主持,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盛春寿致开幕辞。 自治区...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一天的会议,让代表们感受最深的是,今年我区文物考古成果丰硕:为配合我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调查发掘古墓葬12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千余件,许多发现,填补了区域考古空白;《2007年度高昌故城第二次发掘报告》等一批考古科研成果报告相继完成;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小组,完成了普查成果集成丛书的编...
2011年10月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美研中心举行了姜里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乃冰出席会议并讲话,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赵红骑和张浦镇镇长王建华分别致词。会议由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清主持。姜里遗址考古领队、苏州考古研究所丁金龙副所长介绍了姜里遗址考古成果的概况:姜里遗址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配合姜里村新农村建设,2011年7月-9月,苏州...
维修前的小雁塔 维修后的小雁塔 维修中的小雁塔 维修前的小雁塔塔顶 塔身券窗裂缝 塔身券窗裂缝 9月25日,西安举办“小雁塔抗震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员张全民公布了上世纪60年代和2003年关于小雁塔塔基考古成果,为首次正式对外系统发布。其中1963年—1965年对小雁塔进行了整修。
[提要] 文以诚(Richard Ellis Vinograd),1995年起任斯坦福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主任,晚期中国(宋代至今)艺术领域备受尊崇的学者,获得众多奖项和荣誉。中译本挑选书中的精美图片作为彩插,相信读者必将为那流光溢彩的艺术之美所折服。
秦始皇以前的古代中国是什么样?10日在西安开展的"考古中华--新中国考古成果展",或许能让你了解"五谷六畜"的起源、城市农业的发展和礼乐科技的演进,以及众所周知的种类繁多的器物发展史。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由秦始皇陵博物院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也是这个陈列在北京展览之后的第二站,共展出新石器时期至明代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大型墓葬等...
展出的文物类别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考古中华—新中国考古成果展”10日上午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展览所展出的遗物与遗迹中,许多考古发现迄今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此次展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共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明代50余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和大型墓葬等的图片、模型、展板,以及考古发掘文物300余件(...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内蒙古魏家窝铺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201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从2010年7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开始对魏家窝铺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共发掘4000余平方米,发现房址36座,灰坑62个,灰沟2条,灶24座。其中,房址均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面积在10余平方米至50余平方米...
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也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对这一课题仍在不懈的探索之中,但已经可以看出,在中国这一革命大致发生在距今约2万年至距今1万年左右,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离开寒冷的冰河时代,沐浴在全新世温暖的阳光之下,逐渐学会了烧制陶器、磨制石器、驯化作物和定居村落,开辟了人类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转变的新...
一个考古成果展引发了一场对国人观念的反思。7月23日有报道称,“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华文明形成起点可前推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 按照这个说法,中国文明就已经有了6200多年的历史,和埃及齐平。但事实上,历史学界已有定论的中国文明史也只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距今仅4000年出头。 崇尚古老,越久远就越好,一直都是中国人的重要观念,对此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孙立群表...
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些年来,浙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及时向社会传递这个信息,2010年6月3日上午10:00-11:00,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在杭州举行了“浙江旧石器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仁国主持,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作了主发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旧石器考古专家高星博士对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作了综合评述。在...
图①:大街南墓地汉画像石拓片。 图②:大街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 图③:大街遗址发掘现场。 图④:大街南墓地出土的陶楼。 图⑤:四街墓地出土的殉狗。(照片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大街遗址或为古代日用陶器及建筑材料烧造区,对研究当时制陶手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价值 □大街遗址南面与齐长城源头相距不足一公里,对深化齐长城的保护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大街南墓地...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邢台市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西前留村西150米处的南水北调干渠范围内进行了考古钻探,钻探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墓葬18座。 其中元代墓葬2座,因早年盗扰,除出土碎砖及白瓷残片外,墓室中没有发现任何遗物。清代墓葬16座,出土有黑釉瓷碗、双系带流黑釉瓷灯、盘式黑釉瓷灯、灰色板瓦、铜钱等100余件。该古墓群竖穴土坑墓8座,带墓道洞室墓8座,带墓道竖穴土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