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就世界范围来说,青铜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而在中国这一点尤其突出。青铜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艺术与科学价值高而饮誉海内外,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成为文物鉴定中最重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青铜器究竟有多少,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数量太大,到处都有,难以确知。就陕西而言,从1949年10月到1979年,三十年间先后出土商周青铜器三千余件。1976年12月年扶风庄白出土微氏家族铜器群,一个...
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酒器、水器、兵器、鼎、食器、乐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现在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进行详谈。 1.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
发现有人想倒卖青铜器,西安的红先生设计钓出文物贩子,并配合警方将其抓获。 今年8月初,红先生发现一自称胡某的人在网上一群里卖青铜器。私聊后,怀疑对方是文物贩子,红先生准备报案。为稳住对方,红先生和其聊起青铜器,谎称认识一老板有意购买并约定见面。8月23日晚8时,在红先生和胡某谈价时,警方将其抓获,现场缴获青铜器数件。经鉴定,其中一件青铜器为春秋时期青铜鼎,系国家三级文物。 近日,因涉嫌倒卖文物...
记者昨日从师宗县委宣传部获悉,在该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墓地的考古发掘有重要发现,经初步判定,这是战国秦汉时期与“西南夷”有关的一处土著青铜文化墓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今年1月在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工作队局部钻探,结合墓地四周剖面以及村民提供的大量信息,发现了师宗境内第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遗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
公元前16 世纪,中原商文化南下,在武汉黄陂建立据点,留下了盘龙城遗址。 以盘龙城为基地,商王朝将南方的铜矿资源北运,同时也将中原的青铜冶铸技术和其他文明成就带到南方。这一历史事件带来了中国青铜时代面貌的根本变化,开启了长江文明的新时代。 以盘龙城的出现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江西瑞昌铜岭遗址、吴城遗址和牛城遗址,安徽南陵和铜陵遗址,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以及四川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成为长江流域早期青...
出土的文物 近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师宗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云南省师宗县新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已出土青铜器数十件,从铸工、纹饰来看,具有很高的、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新村墓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师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遗存。今年1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工作队局部钻探,结合墓地四周剖面以及...
战国原始瓷盖鼎 商至周,由于统治阶层对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被称作“礼器”。礼器则以青铜礼器为多见,其有六大类: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对比分析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器形,我们发现原始瓷存在大量的鼎、尊、罍、簋、匜、鉴、盂、豆等仿青铜礼器的器物,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乐器。吴越文化区...
【摘要】多年来,人们以为宁乡出土青铜器的历史是从四羊方尊开始的,实际上宁乡出土青铜器历史至少可早至康熙九年(1670)。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有十五件,其中晚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六件,除1938年黄材出土的四羊方尊外,还有道光十六年(1836)朱石桥出土的三件铜钟、道光二十四年(1844)沩山出土的周觚棱壶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毛公桥出土的“父乙”窝纹罍。 更多还原 【关键词】宁乡...
2004年,中国嘉德(微博)推出民国时期北京著名收藏家关祖章旧藏铜镜专场拍卖,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成交,其中一面“唐代脱银 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以45.1万元的高价成交,远远高于拍卖前的15万元估价。在当时这被认为是铜镜市场升温的一个开端,其实作为一个专项收藏的门类, 铜镜算是一个有传统的门类。但是从2004年开始,大家普遍认 为这是一个相当有空间的投资的空间。也确实从此,中国的古铜镜...
【摘要】青铜觯是主要流行于晚商、西周早期的一类重要青铜酒器。本文在分析青铜觯的分布以及总结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分布特点先论定铜觯的商文化性质,然后讨论分布反映出的商周王朝疆域的变化,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在分期断代和商周分界上的意义 【关键词】青铜觯;区域特征;族属;商周疆域;分期断代;商周分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周代的“东土”研究》(项目批准号13CKG013)阶段成果...
记者13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云南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初步成果,考古学家判定兴义遗址为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并发掘出滇中青铜时代遗存,专家推测遗址下部有更早期的文化遗存。 兴义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杨广镇兴义村。2015年7月,兴义小学在扩建过程中发现人骨及陶罐等文化遗存,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初步认定兴义遗址为包含有海东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存的遗址。 据悉,兴义遗址为贝丘遗址,...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考古资产保护利用盘龙城论坛”获悉,我国权威考古专家建议,包括盘龙城遗址在内的长江流域若干重要青铜文化遗址,可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介绍,公元前16世纪,中原商王朝南下,在现在的武汉市黄陂区建立据点,留下了盘龙城遗址。以盘龙城为基地,商王朝将南方的铜矿资源北运,同时也将中原的青铜冶铸技术带到长江流域。这一历史事件带来了中国青铜时代面貌的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