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5日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研究员金幸生博士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缙云共同发现了一件早白垩世鸟蛋化石标本:缙云厚盔蛋。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蛋化石,也是迄今为止在我省发现的第一颗鸟蛋化石。 这枚缙云厚盔蛋呈长形,长约5厘米、宽3.2厘米,蛋壳厚度为0.17毫米,因其独特的蛋壳微观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蛋化石科——厚盔蛋科,但鸟蛋属于哪种鸟类尚无定论。该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
【摘要】广州出土的青铜器十分脆弱,强度极低。本次工作对脆弱青铜器典型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电导率、密度、吸水率等的测试,以及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测试其腐蚀后的主要成分,以此表征青铜器的脆弱程度,为后续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广州 脆弱青铜器 腐蚀 矿化 表征 【基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资助 【来源】《文物春秋》2015年06期
图为莫高窟第57窟《菩萨-初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图为莫高窟第39窟《飞天-盛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女菩萨、飞天、乐舞伎、天女、开窟造像的女施主……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莫高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现有洞...
昨日,山西省考古所侯马考古工作站发布最新考古发掘报告。考古专家日前在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发现一处时间跨度从汉朝到宋朝的墓葬群,其中4座北魏墓葬尤为珍贵,出现了梯形土洞墓与方形单室砖墓共居一处的形制,对研究墓葬形式演变及文化民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现的墓葬群位于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考古专家共发掘面积13200平方米,清理祭祀坑822座,墓葬37座。其中汉墓8座、北魏墓4座、宋墓25座。本次...
【摘要】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发掘可知,世界五大主流文明之一源自先秦时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以西北丝绸之路(国内段)为基点思考丝路文明交流缘起,紧扣住了时代最敏感的脉搏,其所经之处的文化遗产符号意义、文本误读、再创作等问题随之而来,亟须重读、重塑,以融入当代空间,呈现中华族群黄河流域文化的过去历史。因此,以文献资料、地图与实地考察等为依据,在对西部五省区文化资源梳理基础上,就统计资料中的文化元...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承担的陕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课题“西咸一体化背景下的大西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构研究”顺利结项,通过专家评审。 大西安地区地上地下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规模宏大,集中了一系列大城址、大宫殿和大陵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西咸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大西安”地区必将承担多重城市角色,具有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但是其...
【摘要】小河墓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青铜时期文化遗存之一,对解读新疆青铜时期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以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探讨新疆小河墓地人群的母系起源。线粒体DNA分析结果表明小河人群的母系遗传构成非常复杂,既包括欧洲和西伯利亚遗传成分,也带有少量的东亚及南亚遗传成分。结合考古学文化,我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青铜时期人群迁移...
为了推进项目深入展开,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比较研究》课题组,日前在吐鲁番主持召开“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西夏文字学专家史金波,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学专家李正宇,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专家李并成,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敦煌学专家郑炳林,武汉大学吐鲁番文书学专家陈国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颜...
2月25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研究中心在北疆博物院正式成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邓涛代表研究所与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黄克力签署合作协议并为中心揭牌。中科院院士邱占祥等专家一行11人参加此次活动,并组织召开了联合研究中心首届学术指导与规划委员会会议。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北疆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创建,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古脊...
[内容摘要]行业协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行业协会建设的经验,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行业协会的社会定位,明确其具体职能和实现方式,从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章程、服务范围及对象、纽带作用等四个方面推进其建设,并依据其具体的职能设计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行业协会 社会定位 职能 科学建设 [作者简介]张兆林,山东济宁人,1980-,硕士,聊...
在仔细分析近36年来逾百万场拍卖纪录之后,卢森堡大学几位经济学教授近日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认为全球艺术品市场已经过热,尤其在战后艺术、当代艺术领域的“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这篇报告运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艺术品市场交易的激增现象。作者指出,当前的情况跟1990年艺术品市场泡沫极为相似,而今天市场依然持续的膨胀则被他们定义为“泡沫形成期的狂热”。全球经济存在的问题将会像影响奢侈品市场一样影响艺术品市场。...
王长丰博士的《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十二,由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作《序》并题写书名。全书分为上、下两册。这是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填补族徽研究多项空白的科研巨著。该书捜罗丰富,涵盖面广,资料齐全,既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也是一部资料性著作,是一部学习、研究殷周金文族徽必备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2月22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由商务部通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标承担我国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工程管理任务。该工程是国家文物局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也是四川文物部门首次承担的文物保护援外工程。 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2016年文物援外重点工程,它的实施,可向世界进一步展示中国文物保护理念和保护管理水...
《晋中国保》由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编纂,主编杨羡平,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本,精装,共224页,定价158元。 晋中市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538处,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89处,其中国保单位65处,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 该书以“三普”资料为基础,用简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精...
朱泾镇待泾村蔡家溇发现的石柱 近日,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蔡家溇发现的7根石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称,这7根石柱是清代船坊遗址,也有可能是上海首次发现的古代私家船坊遗址。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已经开展调查研究,将尽快给出答案。 “船坊”是一种用于泊船的建筑群。蔡家溇在待泾村蒋泾10组,位于建设中的朱泾镇“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花开海上”景区东侧。待泾村村委会主任姚民军介绍,这7根石柱原为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