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目前,思明区共普查登记296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建筑2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6处。有部分历史建筑类文物单位存在老旧、破损腐化、蚁患严重等安全隐患,被列为危房。 思明区政协委员建议加强认识,借助社会力量参与修缮,同时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 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政府财力不足 思明政协特邀研究员彭一万说,资金是开展文物保护的物质基础,政府应当加大保护文物财政投资的力度。 ...
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也成为了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根和魂。杭州市文化遗产存量丰富(截至今年10月,杭州地区有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共946处)、人口密度大,监管难度高。但与此同时,文物执法人员少、执法区域广、文物执法网络薄弱,再加上新增文保单位多,这都给文物执法工作带来了挑战,仅靠现有文物行政执法人员的力量来保护文物,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如何结合实际、找出解决问题...
近日,本市在苏州地区率先出台《常熟市级文物保护经费管理办法》,首次规定对乡镇或个人实施的文保维修项目进行经费补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保工作。 据介绍,个人实施文保修复需经文物保护部门批准同意。项目结束后,文保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投入支出,再考虑给予一定补助。《办法》还明确对文保经费实施绩效管理与监督,规定文保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就要明确提出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数量、范围、目的,项目结束后财政部...
广泛吸引社会参与的博物馆办馆思路已经在上海产生明显效应,这个渴望拥有更多中小型专业博物馆的城市,终于迎来了各类专业博物馆建设的黄金时期。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一年,上海创纪录地建成了12个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并且在年底前全部对外开放。这是上海历史上建成并对外开放新博物馆数量最多的一年。今明两年,上海的中小型专业博物馆建设将依然保持这样的速度。 这些新建成的中小型专业博物馆涉及到各...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七届 “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评选结果于北京揭晓。罗宗正等10人荣获本年度杰出人物称号,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等五家单位荣获本年度杰出团队称号。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表示,“薪火相传”活动举办的宗旨在于鼓励全社会关心文物、保护文物,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基金会今后将切实把文保工作融入社会,抓大事、办实事。基金会要...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祖传文保大宅植槐堂无力维修,为了保护古建筑,7户主联名贴出“英雄榜”:谁维修房子,给谁30年使用权。消息一出,在当地引发了一片热议。 事实上,如植槐堂这类因年久失修,无力维护保养的文物古建筑不在少数,有些因国家拨款得到了及时维修,有些则被“认养”而得到修护,有些则继续破败下去。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历史建筑数量众多,尽管政府不遗余力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国家文物保护部...
非遗进校园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三十五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和保护机构,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2013年,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遴选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任务繁重,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这是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社会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10月底,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2014年中央财政实际下达文化遗产保护资金88.43亿元,比2013年增加11.1亿元,增长14.35%。其中,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6.63亿元,支持75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1735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以及10个...
5月28日本报对历史建筑的报道 今年4月29日,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挂牌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广州市已有478栋老屋被评为历史建筑,平时该如何修缮保护?钱由谁出?政府部门如何监管业主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近日,广州市规划局就历史建筑保护的制度建设等召开研讨会,透露该局正在组织编制《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维护利用指引》,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为业主答疑解惑。 怎么修? 将出台通俗...
丽江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多途径做好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全市形成以纳西东巴文化为核心,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产业互动化的东巴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已有490项纳西族东巴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市非遗名录总数的76%。同时,分别建成了7个以东巴文化为覆盖区域的省、市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8%, 丽江市政府在充分发...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中国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任务繁重,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需要全民参与保护 中国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唯一有完整历史记载的文明...
外国观众在西城小微博物馆观看非遗作品 中国文物网讯 2011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相关条文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法律已经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撑,但与国外相比,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尚处于...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国务院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通知》(198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都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提出明确要求。事实上,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有着社会力量的参与,比如不少不可移动...
作为世界文物大国,中国一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却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刚刚在宁夏银川结束的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说,就整体而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文物合理利用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的态势。但与此同时当前文物利用工作也存在着两方面突出问题,即利用“不够”和利用“不当”的问题。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