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6日,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叶小文率队的调研组一行15人,来粤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展专题调研。 17日下午,省政协主席王荣会见了专题调研组,省政协秘书长吴伟鹏参加会见。省政协副主席温思美主持座谈会,邀请省发改委、文化厅、旅游局和省社科院等单位向调研组汇报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情况。 调研组在穗考察了粤海关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黄埔古港、黄埔古村等...
【习近平:广西合浦古代海上丝路文化底蕴深厚】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总书记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陶器、青铜器、金银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一件件当地出土的文物,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习近平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说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为加强对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遗产价值研究、进一步推进保护工作,3月24日至25日,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小组办公室、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中山大学在广州联合主办“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进程”学术研讨会,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海上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进程”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城市发展”...
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举办“广东古代名窑陶瓷精品专题展”,展出了一只清光绪年间外销波斯的广彩“官窑”碗。 数百年间,大量瓷器通过海上丝路走出国门,被欧洲、中亚等地皇室贵族争相收藏;如今,一批海外的“外销瓷”经过民间收藏家之手重返故土,再现羊城。3月22日,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举行了揭牌仪式并展出一批具有百年历史的广东外销瓷器。记者了解到,该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颜盛繁耗资数千万元建立,出身历史系...
“黑石号”的挖掘是一个空前的发现,它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阿拉伯远洋船,并且保存了数量巨大的唐代工艺品,这一船在距离中国数千公里以外被发现的宝藏,证明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与中东诸国,特别是波斯、阿拉伯,已有直接的海运贸易,给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确证。 太震惊了!我看遍了各个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有那么几件就十分了不起了,但这里一柜一柜全是。”3月19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
林家大院墙头立石狮及墙檐下的精致堆塑。 杨勇/摄 如果砖石能言,这里的每一片瓦都能细说一个家族与海上丝路的故事,每一块砖都是一部海丝与福清的关系史。本周一,记者与福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彤一行,为本报与福清市委宣传部联合展开的福清海上丝路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来到渔溪古镇。随便走进一个村庄,几乎每幢楼都与华侨有关,最老的大宅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主人来自千岛之国印尼;最年轻...
泉州巾帼巧匠精品展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福建省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在晋江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汇集了泉州14位巾帼巧匠匠心独具、心血凝结的60多件杰作,涉及陶瓷、木雕、玉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多种代表性技艺品种。 泉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庄灿霞,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晋江市副市长黄少伟,泉州市妇联副...
2月26日晚,“海丝铸梦——2017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颁奖晚会在深圳南山区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莫高义,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广宁,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等出席活动。 “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评选活动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协、珠江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于2016年3月启动,共收到15个地级市96家单位...
资料图 日前,福建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在泉州召开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推进座谈会。福建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与泉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泉州、漳州、莆田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办、市文物局和晋江等13个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 座谈会上,泉州、漳州、莆田市文物局负责人作了主题汇报,13个县(市、区)代表分别就本区域申遗存在的问题进行汇...
昨天,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宁波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办法》1月起正式生效,我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有法可依。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相关协调会议精神,国家文物局确定“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8年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由泉州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共同实施推进。目前,我市海上丝绸之路4处史迹点永丰库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保国寺、天童寺已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
12月27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展出。今日中午,记者提前在成都博物馆为网友探营。 成都平原从新石器晚期开始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广泛的文化联系。宝墩古城、三星堆古城与浙江良渚古城、湖北石家河古城筑城方式相似。金沙遗址出土有良渚文化玉琮。三星堆遗址出土有与长江中下游相似的商式青铜罍、尊。春秋战国时期,楚蜀关系紧密,据载,蜀国丛帝开明来自楚...
11月24日至25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监测云及基础数据库培训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培训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宁波市海丝申遗办及各申遗点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培训。 按照培训要求,宁波市市“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监测及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于11月底正式启动。各申遗点落实专人负责遗产监测及基础数据库工作,并抓紧开展基础数据库录入及监测云调试运行工作。目前已完成4个申遗点的基础信息录入及审...
12月8日,上海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发布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学者在位于今上海青浦区白鹤镇的青龙镇遗址上发掘出6000余件名窑瓷器及数十万瓷片,为唐宋时期龙泉窑等南方诸多窑口转运高丽与日本的外销瓷,这些文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说明青龙镇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青龙镇地处南北海路交通的要冲,又有吴淞江、长江沟通内陆,地理位置优越。据文献记载,青龙镇遗址是古吴淞江的出海口,为唐宋时期重要的...
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始见“越窑”之名,但越窑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影响最为广泛的瓷窑体系,不仅是汉六朝中国南北瓷业之翘楚,亦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魁首。越窑是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宋以前瓷窑的统称。 根据考古调查,上林湖东汉、三国时期的瓷窑址有11处,这表明自东汉时期起,遗址区域内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青...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商人威廉·希克为之惊叹“珠江上忙碌船舶运营的景象,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十三行博物馆内巨幅油画描绘的就是这样的场景。摄影:肖雄 走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仿如穿越至清代,昔日“唯一通商”贸易口岸的盛景重现。一个月前,历经3年时间筹备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十三行原址正式开馆,包括“镇馆之宝”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在内的上千件关于十三行历史的文物逐一亮相。一馆观百年辉煌海丝路。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