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2019年的首个临展——《浩瀚遗珍·海上丝绸之路与东亚建筑史迹》元旦在藏经楼展厅开展。 展览分为“东亚建筑文化圈的历史与发展”、“中日韩三国建筑史迹撷珍”、“匠出四明”、“木石漂海”四个板块,在向观众介绍东亚建筑史迹的同时,讲述了宁波的工匠、建筑技艺、石材等沿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的历史。 宋元时期,明州号称“东南佛国”,吸引了许多日韩高僧的到访。他们在研习佛法的同时也...
当地时间12月3日晚,值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前夕,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葡萄牙文化部和葡萄牙文化遗产总局支持,故宫博物院与葡萄牙阿茹达国家宫合作举办的“东风西韵——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在葡萄牙里斯本阿茹达国家宫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葡萄牙文化部部长丰塞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阿茹达国家宫馆长里贝罗分别致辞,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葡萄牙文化遗产总局局长席尔瓦等约200名...
昨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与货币展在月湖盛园宁波金融史馆拉开帷幕。展览由中国钱币学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联合举办,意在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同时推进宁波“一带一路”综合示范区建设。 本次展览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介绍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据主办方介绍,宁波促进了东方货币文化体系的形成。唐宋以来,宁波作为东方贸易都市、海上对外贸易的枢纽港,在中外贸易、中外钱...
“龙泉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始地”“有了龙泉窑,中国陶瓷史才更精彩,有了龙泉窑,世界才真正了解中国陶瓷,这是龙泉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日前,在“世界青瓷大会·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活动期间,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日本冲绳艺术大学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分别对龙泉窑的历史、考古历程、烧造工艺等方面作了交流和分享,进一步理清了龙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始地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并以...
10月23日,“中斯联合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座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出席并讲话。 刘玉珠指出,此次中斯联合考古项目,为古代海丝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对推动海丝跨国联合申遗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下一步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做好项目策划,助力海丝考古...
前天,永嘉瓯北丁山古墓正式发布发掘成果,共出土上百件文物,其中一件至少1600年“年龄”的古代波斯进口的玻璃碗在一座东晋古墓被发现。 今年5月至9月,为配合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对瓯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其中,汉六朝墓59座,是温州迄今发现汉六朝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另...
图为龙泉溪口瓦窑洋考古现场 宋元及明初时期,特别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时,宋元及明初时代也是中国古代通过海上丝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最成功的时代。 宋元及明初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工商业发达。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
10月15日, 由故宫博物院与世茂集团合作筹建的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启动仪式在福建泉州的石狮市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全国政协常委、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等出席启动仪式。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馆内拟设置常设展厅——海上丝绸之路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据悉,故宫海上...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15日启动建设,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该馆由故宫博物院与世茂集团在福建省石狮市合作筹建,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馆内拟设置海上丝绸之路常设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将为该馆提供场馆建设、...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书写了两千余年延续不绝的全球贸易往来、文明互鉴的辉煌历史。同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广州一直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整体价值的保护与发展。 日前,“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开启了广州与海丝沿线各地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旅程。活动于9月正式启航,首赴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及塞浦路斯开展推介活动、...
西汉四铢半两 朱家尖出土大量汉古币引起市民关注。上周六,本报摄影记者赶赴朱家尖对出土现场和追缴的古钱币进行拍摄。当晚,记者在查看图片时,发现其中一枚古币上“半两”两字相当清晰,但不知是汉半两还是秦半两,记者马上将图片发给中国钱币学会古代钱币专业委员会委员盛观熙先生,盛先生仔细审查鉴别后回电说,确认这枚古币是四铢半两,系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铸造币,以前汉半两在我市从未出土,...
继福建省泉州市之后,福州市也获批立法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26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批准《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此前4月27日,福州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并报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资源和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2012年11月17日,福州市有6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
专家查看遗址内出土的瓷器遗存 新华社记者 李 贺 摄 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的唐宋国清寺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7月20日,如东县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通报了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成果:共清理出文化遗迹17处和近千件文物标本,初步确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沿海一带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证据,更对见证和研究古代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史具有重大意义。 清理文化...
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晋江博物馆馆长吴金鹏接受记者采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宏):晋江,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之一。一千多年前,晋江磁灶出产的陶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全景中国晋江城市周”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一行日前走进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用心聆听泉州外销陶瓷的故事,亲身体验陶瓷制作工艺。 磁灶,地处晋江市西北部,面积56平方公里,梅溪穿流而...
昨天下午,记者从瓯海博物馆获悉,该馆前不久征集到了4件(组)温州古代地图。经过专家一致判断,认为该4件(组)温州古代地图上有明晰记载的文字、图案信息,有力佐证了温州系“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对“一带一路”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4件(组)温州古代地图,分别是清温州府海防图、清温处厘盐总局曁各分局地势全图、清温州府城营防图和清温州府海口图。据温州港开埠年份和龙湾地区炮台创设的时间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